庚子年春節,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突如其來。在恪盡主責,全力完成抗擊疫情宣傳報道任務的同時,人民日報社還有另一條重要戰線——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確保報社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和廣大職工的健康安全。在奮戰於這一戰線的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中,擔負大量服務保障任務的金台物業是一支重要方面軍。
提前部署
掌握主動權
連日來,金台物業黨支部堅決貫徹落實人民日報社編委會部署和機關黨委要求,面對人手緊缺的突出困難,迅速成立黨員突擊隊。
黨員領導幹部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團結帶領幹部職工並肩連續作戰,守護報社幹部職工的共同家園。真正讓黨支部成為了凝心聚力的堡壘,黨員成為了引領群眾的旗幟。
物業工作,人是最重要的資源。水電氣暖、衛生保潔、垃圾清運、保安、客服、維修等基礎保障,都是標準的人力密集型工作。關鍵時刻,如果沒有人,後果難以想像。
事實上,早在春節前夕,公司黨支部就開始嚴密關注疫情發展,著手制訂留守人員方案。
當報社領導在1月20日的報社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高度重視此次疫情的要求後,黨支部立即研究決定,為了保證疫情防控人力,同時也為了保證公司員工安全,截至當日尚未離京的員工全部停止休假,駐社待命。
面對因不能回家過年而有怨言的員工,支部一班人和黨員對其逐個耐心細緻地勸說,把對「小家」和「大家」的利害得失掰開揉碎地講明白,最終獲得了員工們的理解和支持。
之後的情形證明,正是因為黨支部見事早、行動快,下好了先手棋,才牢牢掌握了防控工作的主動權。
金台物業黨員突擊隊在生活區清理轉運垃圾
衝鋒在前
勇當領頭雁
儘管做到了先行一步,但由於較早前已有員工回鄉,且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當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式打響後,「兵力」不足的問題還是迅速突顯出來――隨著疫情的蔓延和防控措施的升級,物業各崗位特別是保潔、安保、維修等最前線「戰位」的工作量數倍增長,留下不足平時一半的員工一個人要頂幾個人用,由於工作壓力驟增,部分員工或出於對疫情的恐懼,或出於身心的疲憊,萌生了退意。
黨支部發現這一苗頭後,第一時間通過黨支部微信群組織學習機關黨委下發的《關於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作用的通知》,迅速研究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把留守人員中的10名黨員和5名入黨積極分子組織起來充實一線。
黨支部書記王耿親任突擊隊隊長,支委一班人身先士卒,帶領黨員同志天天奮戰在第一線。辦公區生活區隔離區清潔消殺、垃圾清理轉運、排查外來人員、打掃衛生間、清掏化糞池……哪裡危險哪裡就能看見黨員的身影,哪裡最髒最累哪裡就有共產黨員。
在黨員隊伍的感染帶動下,基層員工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保潔人員每天數次在報社所有區域進行全方位的消殺,高濃度消毒液的味道刺得他們睜不開眼、喘不上氣,但他們仍在堅持毫無怨言;客服部、監控室、配電室、鍋爐房因值班人員少無法輪休,很多員工乾脆就吃住在自己的崗位上;編輯樓前台24小時對進入人員測量體溫;此外,隔離觀察區內的衛生消毒、新媒體大樓和老乾局的盒飯供應、以及回京人員的排查等工作,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金台物業黨員突擊隊在報社各區域進行消殺
強化保障
築牢「大後方」
除了以身作則外,為了穩定人心、帶好隊伍,黨支部還要求把關心員工做在實處。他們多方籌措,為員工配發了的防護用品;他們免費配餐,保證員工充足的營養;他們做好集體宿舍清潔工作,保證員工良好休息和健康;他們與員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利用點滴時間與員工聊天談心;他們對員工開展心理干預,打消員工的顧慮,以真心換真情……
很多留守黨員的家都在北京,有的黨員住處與報社近在咫尺,但為了防疫任務順利進行,同時為了穩定員工隊伍,也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選擇住在辦公室和集體宿舍。在與家人的通話中,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對不起,今天我又沒法回去了」。
付出必有回報。目前,報社工作區、新媒體大廈和東區、北區、南區、甜水園、道家園、豫王墳、煤渣胡同等各生活區防控措施到位,環境乾淨整潔,人員進出有序,迄今為止無一新冠病毒病例,為戰鬥在宣傳報道的前方編輯記者築造了穩固安全的「大後方」。
金台物業黨員突擊隊對報社辦公區進行清潔消殺
來源:中國城市報-城市先鋒行
本文採訪素材由金台物業提供
責任編輯:劉燁燁、廖芮(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