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牙:人窮豈能志短,脫貧自力更生

2020-03-27     保山資訊

石春牙,男,阿昌族,現年48歲,是保山市龍山鎮芒麥村大田坡組一名樸實的農民,和祖祖輩輩生活在那裡的阿昌兄弟一樣,一直以來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2000年的時候,石春牙的妻子不幸患上了癲癇,並經常犯病,給原本生活幸福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到了2003年,由於長期的辛勤勞作,石春牙左右股骨部分壞死,喪失部分勞動力,這一切使並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夫妻倆為讓80多歲的父母能夠安享晚年,兒子能夠安心就學,一邊治病、一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精耕細作,靠微薄的土地收入和在打零工來維持困難的生計。窘迫的生活、帶病的身軀,一度讓石春牙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2012年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阿昌山鄉春雷陣陣,石春牙一家於2013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並開始享受醫療救助和低保救助,黨的惠民政策給貧困家庭帶來了曙光,要強的石春牙也看到脫貧的希望。

不等不靠,幸福靠發展產業創造。被列為貧困戶後,石春牙深刻意識到,「等靠要」得來的脫貧不是長久之計,唯有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才能真正致富。他開始主動要求參加技術培訓,在茶園中耕管理培訓中,石春牙把學到的技術運用到實際生產中,當年的2畝茶葉收穫頗豐。為了脫掉頭上「貧困戶」的帽子,衝破「等靠要」的思想,在石春牙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石春牙於2014年加入龍川江烤煙專業合作社,開始種植烤煙3畝,由於地理條件、種植技術和勞力不足的原因,當年烤煙畝產僅為2850元,總收入為8670元。結合家庭開支,支出遠遠大於收入。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2015年石春牙又申請新植堅果6畝,烤煙3畝並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改進了種植技術,當年年底烤煙收入畝產達到了4000元,總收入為12000元,並養殖育肥豬7頭,年底家庭純收入達到2800元。2016年7月由村兩委引薦幫助下,石春牙開始嘗試種植四季豆、無筋豆的4畝,由於從沒有接觸過四季豆和無筋豆的種植技術,豆包出現畸形太多,眼看著煮熟的鴨子要飛,石春牙及時向技術員尋求幫助,在技術員的指導下當天就購買農藥給豆苗噴施治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辛勤的努力和付出,9月底得到了豐碩的回報。當年僅種植無筋豆、四季豆就給家庭純收入增收了1.6萬餘元。2017年在穩住2016年產業的基礎上又種植了百香果2.5畝,實現收入11250元,家庭溫飽得到解決。

永不服輸,付出終將得到回報。曾經的困難生活讓石春牙悲觀過,在看到村組幹部、幫扶幹部多次串寨入戶開展「自強、誠信、感恩」活動宣傳後,石春牙深刻的認識到,脫貧並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時的事,而是大家的事。為了提高經濟收入,石春牙四處打探,了解到潞江壩地區冬季蔬菜種植效益較好,銷路不錯,於是當起「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7年,他在村裡率先連片種植蔬菜,當年便實現了20000餘元的收入,村民看到效益後也紛紛向他取經詢問種植經驗,他總是積極主動給村民講解種植技術。目前該小組共有12戶種植冬季蔬菜50餘畝,每年可實現收入50萬元。石春牙還主動向小組建言獻策,建議結合我們蠻旦的氣候,發展壯大澳洲堅果、核桃、草果等經濟生態兼容的長效產業,確保貧困群眾能從生態產業中長期受益。2018年在縣林業部門提供種苗的支持下,他在自家的荒山荒地種植了澳洲堅果7畝。2019年他看到西番蓮市場銷路不錯,又在自家土地上種植了2畝西番蓮,他堅信在自己的精心管理下一定會碩果纍纍。石春牙脫貧致富的信心一天比一天足,他毫不保留地將種植管護技術、經驗教給村裡的村民,在他的帶動下,村裡大多群眾跟著他發展起了生態種植產業,石春牙一家也於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

知恩感恩,脫貧不忘回報社會。石春牙是一名自立更生、大膽嘗試的農村「帶頭人」, 不僅在產業上敢闖敢試帶領群眾發展,同時還擔任小組義務環境「監督員」,為建設美麗家鄉而積極奔走。石春牙不僅在自力更生脫貧上讓群眾豎大拇指,他一再向村裡其他建檔立卡貧困戶提倡「貧困戶一定要自強自立自信」,當起了脫貧攻堅政策義務「宣傳員」,在家庭美德上,他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他始終幾十年如一日的細心照顧八十多歲的父母,再教育子女上,他要求兒子一定要認真學習努力走出大山,學成本領,將來回到家鄉帶動父老鄉親謀求發展。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兒子石正超於2018年通過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行動計劃,考入上海職業技術學校。通過辛勤努力,石春牙一家經濟收入有了明顯增加,全家光榮脫貧,成為阿昌山鄉的脫貧致富標兵。

尹紹平 、趙其棟

編審:李賽航

責任編輯:楊冬燕施媛媛唐霖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qlIJnEBiuFnsJQVJGN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