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遺漏、錯誤或沒有上榜,請小夥伴留言,小編立刻更正
TOP1
雲南白藥
雲南白藥
雲南白藥是雲南省出產的傳統中成藥。由於它對於止血愈傷,活血散瘀,消火去腫,排膿驅毒,具有良好療效,因此成為主治各種跌打損傷、紅腫瘡毒、婦科血症、咽喉腫痛和慢性胃病的特效藥品,從二十世紀初行銷於世以來,蜚聲中外,歷久不衰,被譽為傷科聖藥。近年來研究發現,雲南白藥還具有抗癌、抑制腫瘤的作用。
是由雲南民間醫生曲煥章吸取民間傳統配方,經過多年鑽研和實踐而首創配製的,最初取名為「百寶丹」,後稱雲南白藥。目前,雲南白藥有傳統瓶裝和膠囊劑白藥兩種。
TOP2
雲南鮮花餅
鮮花餅
鮮花餅是一款以雲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餅,是以「花味、雲南味」為特色的雲南經典點心代表。鮮花餅在雲南當地烘焙品牌大都均有銷售,其中以嘉華餅屋最富盛名。每年4月,等待鮮花餅的上市早已成為當地人民的共同期待,排著長隊等待購買新鮮上市的鮮花餅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景象。 據史料記載,鮮花餅早在300多年的清代由一位制餅師傅創造,由於鮮花餅具有花香沁心、甜而不膩、養顏美容的特點,而廣為流傳,從西南的昆明到北方的天津均有所見。晚清時的《燕京歲時錄》記載:「四月以玫瑰花為之者,謂之玫瑰餅。以藤蘿花為之者,謂之藤蘿餅。皆應時之食物也。」食用玫瑰花的花期有限,而這種餅只用食用玫瑰花的花瓣,這也是鮮花餅頗顯珍貴的一個原因。隨著鮮花餅名聲的日益升華,經朝內1的進貢,使之一躍成為宮廷御點,並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並獲得其欽點:「以後祭神點心用玫瑰花餅不必再奏請即可。」食材—雲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
食用玫瑰花為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但屬雲南種植的最為上乘。雲南素有「植物王國」、「鮮花國度」的美譽,全國七成多的鮮花產自這裡,正是因為雲南擁有其他區域無法比擬的優勢——四季如春的氣候,優質充沛的日照,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食用玫瑰花的生長提供了優異條件。
TOP3
富民楊梅
雲南省富民縣3000多個楊梅園同時開園。富民楊梅採摘活動已發展成為昆明市知名的鄉村旅遊品牌。 成片的楊梅園遍布富民的村村寨寨,處處洋溢著「種楊梅、摘楊梅、品楊梅、賣楊梅」的喜悅。走進富民,不論是路邊,還是楊梅園,隨處可見紅艷欲滴、爽口誘人的楊梅壓彎了樹枝。從昆明進入富民,每隔數十米就有舉著示意牌,邀客人到自家果園摘梅的村民。一路上擺攤賣楊梅的果農更是排起了長隊。樹上的楊梅一顆緊挨著一顆,不少市民禁不起楊梅的吸引,紛紛進入園中採摘。20元左右一公斤的鮮果無人嫌貴。楊梅節一開節,不必挑著擔進城,農戶們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了,有的農戶種楊梅收入高達20多萬元。
楊梅除了鮮食外,還可以泡楊梅酒。楊梅酒喝起來口感純正,略帶回甜。當地村民非常熱情,不僅教遊客釀酒,還可以免費幫遊客釀好帶走,促進了釀酒業的發展。遊客在感受自己採摘楊梅的樂趣後,還可以吃一頓地道的農家飯,帶動了餐飲業。近幾年楊梅節開幕後的幾天裡,全縣度假山莊、農家樂接待直接就餐人員10多萬人次,餐飲營業收入300多萬元,拉動綜合經濟達2000萬元,而且摘楊梅、就餐人員逐天增加,成了該縣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成了聞名的旅遊休閒地。
富民縣是欠發達地區,該縣充分發揮地處省會昆明近郊、交通便利、生態環境好的區位優勢,堅持以「綠色家園,休閒天地」為主題,對大樹楊梅、櫻桃、葡萄、桃子等特色林果採摘為主的農業觀光旅遊項目進行整合,大力發展生態游和農事體驗游,形成縣域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富民月月有鮮果,其中又以大樹楊梅最為有名。富民因地制宜,確定了以種植大樹楊梅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目標。改造現有楊梅園的同時,通過成年大樹移植和水晶梅、黑晶梅等新品種的引進種植,在縣城周邊面山、公路沿線連片種植楊梅,在品種上進行早熟和晚熟的合理搭配。2011年初富民楊梅種植面積已達到2.78萬畝,預計產量可達4200噸。
TOP4
呈貢寶珠梨
呈貢寶珠梨是雲南省聞名的特產水果。2005年9月,「呈貢寶珠梨」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成功註冊,是呈貢縣重點打造的五大品牌之一。果圓形,一般重200-330克,大者達500克,皮薄,淡黃綠色,果肉雪白,脆嫩,汁多,味濃甜,微香,食後無渣。 寶珠梨是雲南眾多梨果中的佼佼者,中國優良品種梨樹。薔薇科梨落葉喬木。溫帶果樹。原產雲南省呈貢縣,是東方梨系統沙梨類經濟栽培種。據記載,栽培歷史最早見於明代。適於溫暖濕潤氣候,樹姿開張。果近球形,果皮呈黃綠色,萼片脫落,果實不經成熟即可鮮食,味甜質酥,石細胞稍多。1994年 ,呈貢栽培面積4.5公頃,產量7000噸。晉寧、會澤、宣威等縣市也有少量栽培。寶珠梨栽培已有數百年歷史,傳說大理國時,有高僧寶珠和尚到鄯闡城(今昆明)講經,從大理帶來雪梨樹苗,經過與呈貢優良梨種嫁接,成為名果。吃果不忘栽樹人,這梨就叫「寶珠梨」以紀念高僧。由於品優質佳,曾經作為貢品,遠赴京都,寶珠梨的產地也因此而得名「呈貢」。
呈貢新區平均海拔1900m,紅壤或水稻土。夏季多雨,冬季乾旱,年均降水量800—1200mm,年均氣溫14.9-15.3℃,年均日照時數2232小時,無霜期285天。寶珠梨喜溫涼,對水質、土壤、氣候環境要求較嚴,因而適栽區域較窄。在呈貢縣,主要分布在洗澡唐山—段家營松山-鳳凰山-李旺山-小尖山-小關山-台板山和馬煙囪山-趙家山-磨盤山-小石頭山-吳山-尖峰山-馬鞍山-梁王山,2條山脈面向滇池一側,其中以吳家營鄉的繆家營村、萬溪沖村、郎家營村、段家營村、趙家山村為主,50—100年生老樹占50%—70%;萬溪沖村和繆家營村栽培最多,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縣的1/3;馬金鋪鄉和七甸鄉是栽培新區,樹齡多為10—15年。
2011年9月,素有「果中君子,滇中梨王」之稱的「呈貢寶珠梨」又通過了國家農業部地理標誌產品認證。
TOP5
圭山山羊
圭山山羊產區以雲南省路南縣為中心。路南縣位於東經103°16′,北緯24°44′,海拔1679.8米,最低1500米,為亞熱帶地區,地勢東北高、南部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南盤江普拉河、巴盤江經縣境內由東北流向西南,大多數地區屬河谷地帶。圭山山羊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之間,這個地區東部是地面起伏和緩的圭山高原,西部是土肥水好的巴江溶蝕壩子,中部是林立岩溶山。該區兼有亞熱帶森林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5.5℃,極端最高氣溫33℃。極端最低氣溫零下7℃,年平均無霜期255天,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最高1332.1毫米,最少665.5毫米,每年5月開始進入雨季,8月雨水較多,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5%,形成夏秋多雨、冬春乾旱的乾濕分明的氣候特點。主產區土壤絕大部分為紅壤。植物種類繁多,為多種亞熱帶植物。森林主要分布在山區,以圭山西南一帶最多,大多數是雲南松和華山松。路南全縣林地面積560343畝,其中疏林面積達87057畝,灌木林291512畝;牧地面積達447026畝;耕地面積251069畝。農作物:壩區以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烤煙為主;山區以玉米、馬鈴薯、蕎子、豆類為主。
TOP6
祿勸撒壩豬
解放前祿勸縣內基本沒有公路,山高谷深,各民族之間相互來往較少,很多地方自覺不自覺地對豬採取近親0、閉鎖繁育的選育方法,通過千百年自然選擇,使它們的體形外貌、生產性能和生長環境等特徵特性基本趨於一致,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優良的地方品種—撒壩豬。由於境內自然地理狀況複雜多樣,各地氣候、飼料、飼養管理差異較大,選育目的、生產要求和生活習慣不同,使撒壩豬形成了大、中、小型三種類群。 20世紀50年代末期,在第一次畜禽品種資源調查中使用了撒壩豬名稱;撒壩豬遺傳資源1986年錄入《中國豬品種志》;1987年錄入《雲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2006年6月2日,農業部以第662號公告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2006年6月9日,雲南省農業廳第15號公告列入「雲南省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2011年錄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撒壩豬2011年10月在雲南省農業廳等部門組織的雲南「六大名豬、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雞、六大名魚」評選活動中被評定為雲南「六大名豬」之一。 祿勸火腿加工企業以撒壩豬和含撒壩豬血緣的雜交豬為原料進行加工的「撒壩火腿」,2008年11月獲得「雲南省著名商標」稱號,「撒壩火腿」年產銷量達5200噸,暢銷省內、外,發展成為了較有影響力的「雲南火腿」品牌之一。
TOP7
尋甸牛乾巴
尋甸回族群眾素有飼養菜牛腌制清真牛乾巴的傳統手工藝,由於牛乾巴味道鮮美可口,易保存攜帶,食用方便,因而,頗愛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尋甸回族群眾長期飼養牛羊,積累了豐富的養牛經驗。要腌制色佳味美的牛乾巴,必先喂養壯牛。每年農曆正二月間,回族群眾開始購買老牛,或將自家即要淘汰的牛關起來喂養。先以嫩草催膘,同時根據牛的牙口和體質,適當採用中草藥進行打癆除疾,以健脾胃,增強食慾。這樣,牛的體質漸漸好起來了,再增加蠶豆面,蠶豆秸粉制的糠等精細飼料喂養。有經驗的回族老人,還經常給牛梳皮毛,用乾草墊廄,讓牛睡得舒適,他們常告訴年輕人說:「廄干食飽牛長膘。」經過精心喂養,再瘦弱的老牛,在他們手中,也會逐漸變得毛光水滑,膘肥體壯。進入寒露節令時,便開始宰牛、腌制牛乾巴。
宰牛,按照傳統習慣都由阿訇下刀,經放血、剝皮、開膛、分前、後兩半截上掛,然後順著肉逢,剖成24塊「骨施特」(即凈肉),並將割下的肉鋪在通風處涼透。之後,再進行腌制。一般按6%至8%的比例,將鹽撒在肉上搓揉,再放入陶制的大瓮缸內腌,缸口須用硬紙或麻布蓋緊紮好,腌20天至30天便可以出缸晾曬,直至肉麵干硬,呈板栗色。
每條牛宰後可腌24塊牛乾巴即12對,每對都有名稱:飯盒、里襠、鐮刀、火扇、外白、碓嘴、搶口、胸子、骨梆梆心,瓜子以及兩對肋條。肋條又分頭道肋和二道肋。其中「飯盒」、「里襠」為上品,肉質細嫩,容易切片,食用時煎煮均可,尤以香油煎吃為妙。煎乾巴片味香醇酥脆,油而不膩,實為酒席上的佳肴。其餘次之,如助條,油多筋多,燉吃鮮美。
TOP8
安寧紅梨
「安寧紅梨」具有果大形正,酸甜可口,汁多味濃、皮薄肉厚,果皮顏色艷麗,品質極佳,具有酥、脆、耐儲運的特點。當地獨特的氣候、水土條件形成了「安寧紅梨」的獨特品質。 安寧市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亞熱帶高原溫涼氣候,特別適宜紅梨的生長。安寧市紅梨肉細嫩脆酥,汁極多,味酸甜適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口感極佳,因此在市場上頗受消費者青睞。目前安寧紅梨除在本地和全國各大城市銷售外,還遠銷港、澳地區並出口紐西蘭等國家。
TOP9
玉婷特色燒烤
公認的特色好吃的燒烤有碳烤生蚝,扇貝、傣味勐海烤雞,香辣田螺、傣味沖乾巴、香草烤魚、海鮮粥、玉婷烤魚、蒜香雞腳、另外包燒系列,滷菜系列,涼菜系列及自製無任何添加劑的楊梅汁,腌制生烤系列共計100餘個品種,特別值得一提的玉婷滷麵更是吃貨們的最愛,其味香辣鮮美,回味無窮。
TOP10
據《晉寧州志》記載,道光二十年前當地就有瓜子種植歷史,到今約200年。1991年農業志記載:「據民國年間《晉寧州志》、《昆陽縣誌》記載,葵屬類有白瓜子,黑瓜子、紅瓜子三種。特別是黑瓜子,顆粒大、飽滿、品質優好、吃起來不傷口,是接待客人和贈送親戚朋友的禮品,很受當地百姓的喜愛。經過常年自留自繁的逐步篩選過程,形成了目前顆粒飽滿,品質優的當地品種」。當地種植歷史悠久,是節日及喜慶時招待客人的佳品,深受當地村民的青睞。現在夕陽葵花子種植面積達到333.3 公頃,年產量600噸,已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