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20年4月9日消息:最近在一家國外社交新聞網站上,看到一則比較有意思的問卷「是誰加速了貴公司的數字化轉型?」。答案既不是董事會,也不是CEO、CIO和CFO,而是新冠病毒(Coronavirus,簡稱「COVID-19」)。發起者雖然解釋說這只是一個玩笑,但卻深刻的揭露當下企業面臨的狀況。根據拉普拉斯信條(又稱決定論)的理論,變化一旦產生,事件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偶然因素的干預不會讓它停滯,只會加速結果的到來。
圖1:「誰加速了貴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問卷
圖片來源:reddit網站
像柏林圍牆的倒塌或「9.11恐襲」一樣,作為一個影響世界的事件,COVID-19疫情對全球政治和經濟產生的巨大作用力也正在逐步展現。全球疫情當前,沒有人能獨善其身。COVID-19疫情帶來的變化和影響,也已經深入到了企業運營的各個層面。疫情期間,在線學習、遠程辦公成為了人們新的生活方式。「無接觸式服務」的廣泛應用,帶動了線上經濟O2O(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網際網路結合,讓網際網路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商業模式的快速發展。
研究表明,疫情期間數字經濟比非數字部分遭受的損失少得多,數字化領先的企業,受到的影響更小。當下疫情環境中,一部分企業正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而另一部分企業則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一、全球的數字化經濟發展趨勢
自1965年戈登·摩爾提出著名的「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晶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以來,在過去的50多年裡,隨著硬體、軟體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數據也產生了幾何級數的增長。數據能力的生成從1992年的每天100GB到2018年每秒50000GB,數據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生產要素,與產業、企業的生產活動密切相關。多年前一些專業的信息技術機構就提出了數字化(Digitalization)的概念,指出數字化是指應用信息技術的增強提升人類的效能。在2011年,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提出「數字化轉型」理念,即「使用技術,根本性的提高企業效益或者達到改變企業的目的」。
當前,數字化浪潮正重塑世界經濟格局,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可持續增長的引擎。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簡稱IDC)預測,到2023年數字化轉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將驅動全球一半以上的GDP,數字經濟產值將占到全球GDP的62%。全球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正在提速,加快數字化發展和建設數字國家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的共識。
(一)全球主要經濟體數字化經濟概況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全球各國國民經濟中占據核心地位。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47個國家數字經濟總規模超過30.2萬億美元,占GDP比重高達40.3%。其中,有約半數國家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美國數字經濟規模蟬聯全球第一,達到12.34萬億美元,中國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地位,規模達到4.73萬億美元。
圖2:2018年全球主要國家數字經濟規模
圖片來源:《全球數字經濟新圖景(2019年)》
(二)中國數字化經濟發展情況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9年)》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計算,名義增長20.9%,占GDP比重為34.8%。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2018年數字經濟發展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貢獻率同比提升12.9個百分點,超越部分已開發國家水平,成為帶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關鍵力量。據分析,到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體規模將在35萬億元人民幣左右。
圖2:2011-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統計及占GDP比重統計情況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三)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情況
在分析了全球9個國家和地區、12個技術類別、19個行業中的210個企業數字化轉型支出後,IDC在2019年4月份的《全球半年度數字化轉型支出指南》中指出:四個行業將占2019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支出1.25萬億美元的近一半,分別是:離散製造業2200億美元、流程製造業1350億美元、運輸業1160億美元和零售業980億美元。對於離散和流程製造行業,重要的數字化轉型支出是智能製造。IDC預計這兩個行業將在智能製造領域投入超過1670億美元;同時在數字創新和數字供應鏈優化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分別為460億美元和290億美元。在運輸行業,主要的戰略重點是優化數字供應鏈,這意味著貨運管理和智能調度的支出將近650億美元。同時,零售業的首要關注點是全渠道商務,這將推動對全渠道商務平台的投資超過270億美元,增加虛擬體驗、店內情境化營銷和下一代支付。
圖3:2019年前四大數字化轉型產業支出所占份額
圖片來源:根據IDC發布數據製作
IDC最新的一期《全球半年度數字化轉型支出指南》中的預測數據表明:到2023年全球用於實現業務實踐、產品和組織數字化轉型的技術和服務的支出預計將達到2.3萬億美元。在2019年到2023年預測期內數字化轉型支出將實現穩步增長,五年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7.1%。目前各個行業的成熟度水平有所不同,並且都在追求他們的數字化轉型目標。金融服務板塊的整體增長最快,其中銀行、保險、安全和投資服務行業在預測期內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9%。分銷和服務板塊(包括零售和專業服務等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8.0%,超過市場整體水平,而公共部門的增長率將達到17.1%,與整個市場持平。
二、航空業的數字化轉型革新
數字化革命所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給所有的產業帶來了挑戰也同樣帶來了機遇。世界經濟論壇(WEF)在其《數字化轉型倡議》(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itiative)中分析了數位技術對工業界和社會的影響。根據WEF預測,2016年~2025年數字化轉型預計將為航空旅遊業創造高達3050億美元的價值,並為消費者帶來價值7000億美元的收益。
自從數字化轉型概念被提出以來,航空業一直在尋找打開數字化轉型的正確方式。在大量的專業機構調研和評估中,無論是傳統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還是初創航空企業的高管都無一例外的把數字化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如何能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抓住效益和效率提升,將會給產業帶來更有大的價值。
(一)航空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事例
2016年7月,羅爾斯·羅伊斯宣布與微軟公司合作,利用數位技術的力量變革航空業。合作將結合航空工程和包括高級分析和物聯網(IoT)在內的雲計算領域的頂級解決方案,從根本上轉變發動機相關的運行和維護工作。該功能將被整合到羅爾斯·羅伊斯行業領先的TotalCare服務解決方案中,從而顯著降低成本,提升準點表現,為客戶乃至整個行業帶來更大價值。全新的數字化功能建立在微軟Azure雲平台上,利用微軟Azure物聯網套件從地理位置分散的不同數據源收集和匯總數據,並利用Cortana智能套件來深入了解這些數據,從而能夠對更加廣泛的航空運行數據進行管理和整合。
2016年11月,GE公司和Teledyne Controls公司達成合作,GE公司將使用Teledyne Controls公司的地面連接(Ground Link)技術通過無線傳輸方式不間斷地傳輸發動機數據,以便於GE公司通過Predix平台進行發動機健康監控。
2017年初,波音公司將自己的數字化工廠命名為數字化轉型環境(DTE)。DTE包括應用開發和運行時平台Pivotal Cloud Foundry,以及用來運行該平台的底層硬體。這部分工作包括支持持續集成與開發,讓波音公司的應用團隊可以快速測試新軟體並將其部署到生產環境、獲得用戶反饋,並進行疊代更新以不斷改進軟體。如今,交付新軟體產品只需短短三個月,而在DTE發布之前,則需要長達三年的時間。
2019年2月,空客公司與達索系統公司簽署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協議備忘錄(MOA),在實施協同3D設計、工程、製造、模擬以及在智能應用方面展開應用。這將使空客公司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邁出重要一步,為全新的歐洲航空工業生態系統奠定基礎。3D體驗平台為空客提供了全新工業範式,使飛機的開發周期和生產成本均減少30%以上。而該平台也將處於空客2020年推出新飛機戰略的核心位置。
(二)航空運輸業的數字化轉型事例
《SITA2019航空運輸IT洞察》報告顯示,2018年航空業IT投資達到500億美元,用以支持改善乘客旅程。其中:航空公司IT總支出達到了400億美元,占收入比重增至4.84%,機場IT支出約為100億美元,占收入比重增至6.06%。受訪的CIO中,60%的航空公司實現了高達20%的旅客滿意度增長,45%的航空公司實現了20%的旅客處理速度增長;同時,63%的機場CIO表示旅客滿意度同比增長了20%,44%的機場CIO稱旅客處理時間更短了。近年來,航空公司一直沒有停下數字化轉型的腳步。
早在2011年United Airlines、Alaska Airlines以及Delta等航空公司就開始實施數字化,推廣飛行員使用蘋果iPad替代紙質的飛行圖表和地圖。隨後的兩年之內,電子飛行包(英語:electronic flight bag,縮寫EFB)加快了飛行駕駛艙的無紙化進程。2013年8月份,微軟和達美航空曾聯合宣布,為旗下19000名空服人員部署基於Microsoft Dynamics零售解決方案,用於處理乘客的支付行為、更新登機口信息、乘客聲明書等。
2015年,歐洲單一天空空管研究計劃聯合執行體(SESAR)在制定歐洲空管總體規劃(ATM Master Plan)中,就突出強調了數字化轉型。隨後在2018年版本的制定中,SESAR明確提出:通過SESAR 2020的後續計劃,共同投資未來空管研究和開發項目,並共同實現一個單一、安全的數字化歐洲天空,從而使歐洲在數字化未來中依舊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2018年1月,新加坡航空推出數字創新發展藍圖,旨在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化航空公司。新航與新加坡民航局和經濟發展局展開合作,旨在塑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數字化航空和航天生態系統,提高新加坡在亞太區域作為旅遊和航空樞紐的吸引力。這將涉及航空和航天生態系統的數字化發展,以改變和提升行業的能力、效率和彈性。此外,通過數字化體驗和活動,來驅動以旅遊為中心的便利性,也是此次合作的核心所在。
三、數字化航空公司的概念解析
航空公司擁有龐大的數據金礦。不完全統計,每一次飛機的航班飛行就會產生高達1TB的數據,2019年我國民航完成1166萬個起降架次,海量的數據可以在運行效率提升、市場產品開發和旅客服務改進等方面創造更大的價值。然而,當前的航空公司還需要進一步通過數字化轉型去實現這一點。
(一)信息技術在航空公司的應用發展
自上個世紀中葉,商用電腦正式投入航空運輸業使用以來(1964年首個航班控制系統正式啟用,實現了機票預訂流程的自動化),航空運輸業的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幾經變革。根據全球首家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的公司高德納諮詢公司(Gartner Group,簡稱Gartner)的相關定義,我們對航空公司的IT信息技術發展歷程大致歸納為以下3個階段:
圖4:航空公司的IT信息技術發展演進圖
信息數字化(Digitization)階段,根據Gartner的定義:信息數字化是模擬形式變成數字形式的過程。具體而言,航空公司通過構建計算機信息系統,將業務中的流程和數據通過信息系統來進行處理,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於個別資源或流程來提高效率,其核心特徵是信息的數字化。航空公司內部管控系統、航班運行控制系統、旅客服務系統等的運用就是一個信息化的過程。
業務數字化(Digitalization)階段,根據Gartner的定義,業務數字化是指利用數位技術改變商業模式,並提供創造收入和價值的新機會,它是轉向數字業務的過程。可以說,航空公司的數字化,是通過信息化過程中構建的技術能力,讓業務和技術真正發生互動,從而改變傳統的商業運作模式,是對構成業務運營的流程和角色進行數字化,並以此創建新的業務模式。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收益管理系統的應用是一個數字化的過程,在PSS系統的支撐下,完成了從業務到數據的信息化,而收益管理系統通過數據處理,實現了將數據變化成業務,從而產生價值。
數字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階段,Gartner對此定義為:開發數字化技術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個富有活力的數字化商業模式。航空公司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實施信息技術,實現企業全面數字化,營造滿足旅客和企業客戶個性化需求和期望的體驗,還將牽涉公司的組織變革,包括人員與財務、投入產出、知識與能力、企業文化是否能接受或適應轉型。可見,這不僅是對業務及其戰略進行數字化改造,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型、甚至顛覆。
2013年,波音公司提出了數字航空(Digital Aviation)的發展構想;2015年,在Jeppson Connect的全球客戶峰會上,波音提出了數字化航空公司(Digital Airline)的概念。
(二)數字化航空公司的詮釋
作為近百年興起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航空公司擁有比較傳統的運輸服務和產品設計。但是隨著二十一世紀數字化人群的出現,航空公司發現以往數十年成功運行的商業模式,正在被數字革命所摧毀,不再有效。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儘管客貨運輸的主營業務並沒有改變,但是市場卻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客貨運輸的需求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在旅客運輸方面,受移動通訊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影響,旅客的出行習慣發生了重大改變,他們需要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航空出行方式;在貨物運輸方面,供應鏈和物流需求的變化對航空運輸的時限和流程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差旅管理公司(Travel Management Companies,簡稱TMC)、在線旅遊代理(Online Travel Agency,簡稱OTA)和垂直整合者的崛起則完全改變了航空旅客運輸的競爭格局和市場規則。航空公司悲哀的發現,他們的競爭者不再是傳統的行業內其它航空公司,跨界而來的網絡信息企業正在摧毀傳統業務的防線。這意味著,航空公司必須打破傳統的認知,重構產業鏈和商業模式。數字化轉型,則是將傳統的航空公司從純粹的運輸企業向平台化、生態化去轉型,打造對旅客航空出行全程的智能服務能力。
鑒於當前全球航空運輸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趨勢,筆者對數字化航空(DigitalAirlines,簡稱「Di-Ai」)審慎定義如下:Di-Ai是一個基於數字化時代人群的出行特點的、以數字為核心驅動力、可根據旅客的航旅出行需求提供差異化的空中位移服務、高度智能化的航空運輸組織運營體系。
(三)數字化航空公司的願景與藍圖
我們認為:Di-Ai既是航空運輸企業,也是信息科技企業。通過數字信息在生產經營中的應用,改進並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是Di-Ai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客戶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主要驅動力,Di-Ai需要圍繞以客戶為中心來建立核心競爭能力,在頂層進行數字化戰略設計,同時變革傳統業務模式、創新設計服務產品並制定生產運營方案。
對於Di-Ai的願景,我們理解如下:根據市場需求設計商務、旅遊、家庭等多樣化的航空服務產品體系,通過網際網路以供旅客自行挑選,自動化打包生成航空出行計劃;同時,通過移動通信設備和自助服務系統,實現對旅客旅途全程的自動化管理。
對於Di-Ai的發展藍圖,我們描繪為:對航空旅行實施數字化賦能,創新設計航空服務產品的業務模式和流程,不斷滿足變化中的旅客行為需求和偏好。
四、疫情期間,航空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幾點淺見
根據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ata Group,簡稱IDG)的一項雲計算研究顯示,企業預計平均數據量將達到247.1TB。數據分析是解讀海量數據並發現答案的關鍵。利用合適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企業可藉助大數據分析的力量,準確預測即將到來的變化和行業趨勢。
COVID-19疫情當前,全球航空公司都開始重新審視自身信息化對業務的支撐情況,航空企業數字化轉型在商業應急方面意義重大。另一方面,疫情也在加速推進航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隨著後期疫情逐步減弱,航空公司急需考慮通過設計一些新的O2O線上項目,如直播活動、聯合營銷和跨界合作等營銷模式,以吸引未來潛在的客戶,通過拓展新的營銷模式和手段,去幫助航空公司在未來整個市場和流量逐漸恢復的情況下,快速的復原並提升業務。
艱難時期過去之後,航空業的復甦也將加速,行業回暖為從業者所盼。在疫情消退後,整個交通運輸業(包括航空業)都會面臨比較大的反彈。面對這樣的趨勢會迎來客流上的爆發,航空公司可通過數據智能的方案,從航班恢復、機組編排以及網絡優化等方面進行智能動態調整,建立相對合理的資源調配,從而去保障航空運營效率最高、成本最優化。同時,基於對市場需求的分析和預測,航空公司需要數字化工具對未來市場進行判斷,優化運力結構以實現收益保障。
疫情防控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像「按下暫停鍵然後繼續播放」那麼簡單,它已經完全打破了既有的全球經濟格局,改變著供應結構和成本結構。與此同時,鏈條式的影響還將持續,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將給整個全球經濟環境注入諸多的不確定因素。所以,航空公司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行業面臨的一個必選項,數字化航空公司的出現也是一個必然結果。
(未完待續)
編者註:
《航空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分析報告》是由兩位航空業內資深人士李明業和楊欣宇聯合共同創作一份分析報告。旨在分析航空公司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戰略,對傳統的航空運輸服務進行創新和變革。
針對當前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掠的態勢,兩位作者希望通過對航空業當前面臨的困境和發展進行研究分析,找到航空公司更好應對疫情的方法,並為疫情帶來的市場變化建立匹配的商業發展模式。
作者李明業是航空公司的戰略分析專家,從事航空運輸業近20年,有多家客貨運航空公司的項目和戰略工作經驗;作者楊欣宇是業內資深專家,從業于飛機製造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學院金融管理博士在讀,擁有近20年全球化的專業航空運營諮詢服務經驗,一直以來致力於為航空公司提供優秀的航空產品。
參考文獻:
[1]36氪<後疫情時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邏輯和思路>商業視角2020-04-03
[2]Yanxia Lu,Emma Wang,Lianfeng Wu<新冠肺炎疫情刺激數據智能市場跨越式前進>IDC-MarketPerspective2020-03
[3]史震Andy<數字化隨筆-概念>簡書2017-12-23
[4]<從倫敦航空節看航空業數字化轉型>趣海南2019-05-28
[5]李明業<全球民航旅客運輸服務及市場營銷發展變革分析>空運商務2017-10
[6]Protiviti甫瀚<達美航空:在數字化浪潮中保持領先>https://www.protiviti.com
[7]Pivotal<波音公司數字化轉型中的「3個E」>信息化觀察網2019-08-09
[8]空中客車公司加速數字化轉型2019-04-0213:06
[9]空客公司和達索系統公司展開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2019-02-1902:02
[10]Westmrman,George,etal.
[11]蔡勁冬<航企要如何擁抱旅遊市場的數字化轉型?>民航資源網2015-03-24
[12]Boeing,Jeppson Connect APA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