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我們餐桌上吃到的淡水魚,有些魚的口感和鮮美的味道,那可不是一般的池塘養殖的淡水魚所能比的,這些魚就來自長江、黃河、淮河、珠江等水域。比如說最為常見的「四大家魚」,草魚、青魚、鱅魚、鰱魚,它們的鮮美程度要超過很多其他淡水魚。但是最近幾年,這些淡水流域裡捕撈出來的魚類和蝦類,是越來越少了,這跟過度捕撈有很大關係。長江流域永久性禁捕,刀魚、中華絨螯蟹等長江淡水食材,難上餐桌。
這幾大淡水流域出產的魚類到底有多少,可以從農業農村部漁業局統計的數據里看出來,比如說長江流域,每年所捕撈的數量還不到10萬噸,這個量僅僅是占到我國水產品總量的0.15%,這本身就說明,在長江流域可供捕撈的魚的種類和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另外還有些魚,比如說長江鰣魚、中華鱘、長江江豚、白鱀豚等等,已經很少能見到了。
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在這個通知里,公示了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要完成漁民退捕,實現全面永久性禁捕。2020年底以前,完成長江幹流和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大渡河等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水域的漁民退捕工作,2020年起實現常年禁捕,暫定實行10年禁捕。
暫行10年的禁捕,考慮的是長江魚類的繁殖周期。一般長江里的魚類,繁殖周期為3年,10年禁捕,可以使大多數的魚種能夠完成3個周期的繁殖,這能使魚的數量得到一個根本的改變。過度地捕撈,已經使長江、黃河這些水域裡的魚蝦等數量,相比較於以前,下降的太厲害。比如說有的人在下網的時候,下那種「絕戶網」的,導致小魚小蝦都被捕撈乾凈了,這對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
以下的一些食材,或許以後很難在餐桌上看到了。比如說中華絨螯蟹,這種蟹可是我們國家特有的一種蟹類,從2019年2月1日起,已經禁止捕撈了。另外還有長江刀鱭,也就是常說的刀魚,每年的清明節前後,這種魚被稱作「天價刀魚」,賣到幾千元一斤,同鳳鱭(鳳尾魚)、中華絨螯蟹(河蟹)一樣,已經禁止捕撈。
這就是說,上面提到的幾種長江特有的水產品,刀魚、中華絨螯蟹、鳳鱭、長江鰣魚,最起碼在10年以內,不允許捕撈,在我們的餐桌上再也不會見到了。對於漁業的長遠發展考慮,這是好事情。
新聞來源: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經濟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