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答題才能「撩」到閱卷老師?附初中物理命題的隱含條件

2020-06-10     理想眾望

原標題:如何答題才能「撩」到閱卷老師?附初中物理命題的隱含條件

每當考試結果出來,明明都會做的大題,明明都會做的填空,答案都沒錯,怎麼就是少分了呢?到底這些閱卷老師的「給分點」是什麼?這就給你來揭秘。

填空題

1. 填空題所填文字要簡約且表達精準;

2. 物理專有名詞不能寫錯別字;

3. 數字要寫單位,最後結果用整數或小數表示。

【例】當居室前後窗子都打開時,「過堂風」會把居室側面擺放的衣櫃門吹開,這是因為衣櫃外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壓強減小;將糖分別放在熱水和冷水中,熱水變甜的更快一些,這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儘管這些題型老師在課堂上都會有所涉及,但其實更多的部分是需要同學們課後自主消化的。可以使用初中《教材劃重點》進行配套理解學習,這裡面會有很多專題講解,解題技巧的講解,從而幫助你更好的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延展課堂外的相關知識。

簡答題

簡答題要求運用精鍊的物理語言對問題做出正確解答。對於現象解釋型的簡答題,應遵循「有所依據、有所說明、簡要結論」的基本要求。

【例】冬天,在戶外說話時,常看見人們口中呼出的"白氣",而在夏天卻看不見,這是為什麼?

答:冬天,戶外的溫度低,口中呼出的水蒸氣遇冷會液化成小液滴而形成"白氣";夏天的溫度高,水蒸氣不能液化成小液滴,所以,在冬天可以看到呼出的"白氣",而在夏天卻看不到。

作圖題

1. 光學作圖

(1)光線用帶有箭頭的實線表示,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法線用虛線表示。

(2)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鏡面的延長線、物像連線及虛像均用虛線表示。

(3)透鏡可以用符號表示;畫「透鏡」的光路,折射面可在兩側中任意側,但不能畫在透鏡中間。

2. 電磁學作圖

(1)畫電路圖時,電路元件符號與實物圖的順序要一一對應,電路元件的符號要規範。

(2)畫電路圖時,導線要橫平豎直,在導線的交叉連接處要打上「實心點」。元件要畫在各「邊」中,不要畫到拐角處。

(3)連接實物圖要做到「接線到柱」,導線不能在接線柱外交叉。

(4)滑動變阻器在電路圖和實物圖中的作用要相同。

(5)磁感線用虛線或實線表示均可,要畫箭頭。

3. 力學作圖

(1)力的示意圖的畫法。

同一圖中不同大小的力要用不同長度線段區分。

用帶箭頭的實線表示力,箭頭標在線段的端點。

力的作用點畫在受力物上;若物體受多力作用,可將所有力的作用點集中畫在物體的重心上。

在箭頭旁邊標出力的符號及大小。

(2)槓桿力臂的作圖。

力臂用實線表示,用雙箭頭或大括號標出力臂。

力的作用線的延長線用虛線表示。

力的作用線與力臂的交點處應畫出垂直號。

(3)滑輪組繞線作圖

繞線的起點應在滑輪組的鉤上。

繞線應與滑輪邊線相切,且要畫直線。

繩子自由端要畫箭頭,標出力的符號F。

綜合題

1.物理量符號、單位、字母的大小寫,書寫要規範。

2.計算題的解題過程應有相應的物理公式(導出公式也可)及數據代入過程,結果要有數值和單位。

3.同一題目中,如果出現多個同類的物理量,應能通過附加角標或注釋進行區分。

4.計算結果如果出現非整數,一般來說,不宜用無理數或者分數作為最後結果(字母式結果例外)。如果題目沒有特殊要求,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後2位。

初中物理命題隱含條件

1.光滑=沒有摩擦力;機械能守恆

2.漂浮=浮力等於重力;物體密度小於液體密度

3.懸浮=浮力等於重力;物體密度等於液體密度

4.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受平衡力;動能不變(同一物體)

5.靜止=受平衡力,動能為零

6.輕小物體=質量可忽略不計

7.上升=重力勢能增加

8.實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儀、照像機),光線相交,實線

9.虛像=正立的像(平面鏡、放大鏡、凹透鏡),光線的延長線或反向延長線相交,虛線

10.物距大於像距=照像機的成像原理

11.升高到=物體的末溫

12.升高=物體溫度變化量

13.白氣=液化現象

14.不計熱損失=吸收的熱量等於放出的熱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於轉化後的能量

15.正常工作=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實際功率等於額定功率

16.串聯=電流相等;選擇公式P = I2 R計算和比較兩個量的大小

17.並聯=電壓相等;選擇公式P = U2 /R計算和比較兩個量的大小

18.燈都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路斷路(有電壓處斷路)

19.燈部分亮,電流表有示數=電路短路(無電壓處短路)

20.家庭電路用電器都不工作=保險絲燒斷,短路或總功率過大。

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密度ρ(kg/m3) ρ= m/(vm:質量,V:體積)

壓強p(Pa) P= F/s(F:壓力,S:受力面積)

熱量Q (J) Q=cmt(c:物質的比熱容,m:質量,t:溫度的變化值)

歐姆定律 I= U/I(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需要記住的幾個數值

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0m/s

2.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108m/s

3.水的密度:1.0×103kg/m3

4.水的比熱容:4.2×103J/(kg·℃)

5.一節乾電池的電壓:1.5V

6.家庭電路的電壓:220V

7.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ono3IBnkjnB-0z3L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