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獲得「編制」有多重要?過來人的經歷,說出實情

2019-09-18     學習印記

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畢業生越來越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於是考取教師資格證,成為一名老師,就成為很多大學生正在做的事情。不過,大家也應該知道,成為一名老師,並不意味著將來就不會失業。因為老師也有很多種類型,比如公辦學校的有編制的老師、民辦學校的老師、教育機構的老師等。

這些各類的老師總體上可以劃分為兩個類別:即有編制的老師和非編制的老師。因為這兩種老師性質的不同,導致待遇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福利,也會有很大的差異。總體來說,可以有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有編制的老師幾乎沒有失業風險

有編制的老師一般都是通過教師考試錄取的,工資都是由基本工資、津補貼,職稱工資等組成,都是由國家財政進行撥款。總體來說,工資是有保證,只要不犯錯誤,就不會被開除,一直可以到退休。而非編制的老師,一般都是由學校臨時應聘的人員,工資都是由學校支付,一旦學校的招生發生變化,或者是學校進行調整,需要裁員,那麼,沒有編制的老師很容易就會失業。

二、有編制的老師可以調動

由於自身工作的原因,很多老師都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動。如果是有編制的老師,在一定的區域內進行工作的調動,依然可以保留自己的「編制」。沒有編制的老師,一般都是與學校簽訂合同,如果工作需要調動,那就需要與學校解除合同,才能夠到其他地方任教,而且還需要重新簽訂協議,商量工資、上課時間等問題。

三、有編制的老師,退休更有保障

有編制的老師在工作期間,都會由國家統一繳納五險一金,而且中間也沒有中斷。退休後,則可以根據相關的職稱,每月拿到相應的退休金以及相應的醫療服務,可以說是相當的有保障。而非編制的老師,如果在工作期間,出現過與學校解除合同或者是沒有一直繳納五險一金等問題,都有可能會影響到退休以後的養老金問題。

以上三點,就是小編從無編制老師變為有編制老師的感悟。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獲得編制才能更放心地工作,不用擔心將來會被解聘的問題。因此,通過教師招聘考試,是很多老師身份轉變的關鍵考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_ZSXG0BJleJMoPMS9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