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廣州僅1小時車程,這個嶺南銀杏之鄉,藏了廣東最美秋景

2019-09-08     遊行跡


廣東的秋總是消無聲息

還沒到來便已離開

不留一點痕跡

這讓很多人留下了這樣的印象

廣東,沒有秋天

但其實

廣東把秋天都濃縮在粵北山區里

這裡

蘊藏著最有詩意的嶺南秋景

銀杏、紅楓、村落、炊煙、梯田

……

這裡是

集唯美秋景於其中的粵北城市

韶關

南 雄 銀 杏

秋天提起韶關,一定要從南雄說起,古樸的鄉村街道、美如油畫的銀杏葉,在不冷不熱的秋風裡,隨著變動的晨霧、隨著流轉的光影,散發著南國特別的氣息… 沒錯,這裡就是「中國嶺南銀杏之鄉」

南雄有著全國緯度最低的大片銀杏樹林,主要分布在坪田、油山、帽子峰等18個鄉鎮,上百年樹齡的有1000多株,樹齡最長的足有1600多年


帽子峰森林公園

秀美如畫的金色海洋

位置:南雄北部38公里處,帽子峰鎮芳坑村境內門票:30元/人,自駕車入內10元/輛


金秋的帽子峰,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700多畝銀杏和水杉,以及星星點點的楓香林,與碧波溪流相映成趣,構成一幅亮麗多彩的「黃杏紅楓圖」。層林盡染,五彩斑斕,因此也被美譽為「嶺南九寨溝」



在帽子峰森林公園裡,最吸引人的就是充滿浪漫小鎮情調的芳坑,這裡清凈優雅,建築錯落,別致有格,既有歐洲小鎮的浪漫情調,也有中國小鎮的歷史烙印。


芳坑街黃金大道樹幹筆直的銀杏,泛著金黃的樹葉,獨具生態特色的銀杏飄韻,景點內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像抹上一層詩畫般的色調,像走進童話般的世界,使人遐想萬千,眷念無限。

此時,秋意漸濃,帽子峰依然可以觀賞到不同季節的銀杏色彩,有的綠意盎然遲遲不肯染秋;有的與秋同行,綠中泛黃;有的急不可待,披上了金黃的外衣…


南雄帽子峰森林公園遠離村鎮,層巒疊嶂,空氣清新,是個「翠滴青山不染塵」的好地方。公園裡很多地方保留了原始森林風貌,春可踏春訪花,夏可休閒避暑,秋可觀賞銀杏,冬可感受冰雪,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


坳背村

千年古銀杏庇佑的古村落

位置:南雄坪田鎮坳背村

南雄的銀杏景色除了帽子峰,那就是坪田鎮,這裡的銀杏樹大多隱映於鄉野村落里。而諸多村莊中,坳背村的銀杏景色最為誘人。秋天裡的坳背村,那鋪天蓋地的金黃令人讚嘆不已……


村子裡有一棵1200餘年歷史的古銀杏樹,要六七個人才能圍抱。聽村裡人說,每年春天人們為祈福來年豐收,都要在這棵古銀杏樹前祭拜。

在坳背村閒逛,可見炊煙裊裊的農家小屋,屋前舍後都錯落著銀杏樹,小孩子們在嬉戲,老人們圍坐銀杏樹下喝茶聊天,眼前一幅淳樸恬靜的鄉村畫卷,真心愜意和迷人。


馮屋村

趙薇電影《親愛的》取景地之一

位置:馮屋村裡離坳背村只需要走十分鐘的路程


南雄坪田鎮的馮屋村,是趙薇主演電影《親愛的》取景地之一,這是一個具有山城特色的小村,村子依山而建、環水而居,時聚時散,星羅棋布,林地相間,綠樹掩映,營造出一派和諧愜意的田園美景。



銀杏樹在這裡是每家每戶的「標配」。樹隨人至,栽種在房前屋後,便於採摘更裝點家園,古樹、老屋,勾勒出「枯藤、老樹、昏鴉」的意境,見證了歷史的厚重和歲月的滄桑。

秋風拂面,斜陽映射在整片銀杏林里,斑駁陸離,一剎那間便能感受到夢境中的淳樸而唯美的鄉村田園景象。

軍營寨

看銀杏和看日出雲海最佳地點

位置:從馮屋村自駕到軍營寨只需十多分鐘

坪田鎮的軍營寨,是當地海拔最高的杏林區,在這個小山村除了可以看金黃的銀杏林,另外一個驚喜便是看日出,賞雲海!


青翠遠山,潺潺溪水,路邊家禽,落葉瓦房,秋天的軍營寨,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這個小山村只有8戶人家,當日出晨曦照在金色的杏樹和老屋時,頓時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一切都那麼迷醉人心。


想要欣賞日出和雲海,需要在坪田鎮住一晚,並備好交通工具,第二天凌晨4、5點起床趕往軍營寨等候日出。夜晚在這裡露營,還可以看到最迷人的星軌。


火紅的秋天

紅色的是山還是葉?在韶關,已經分不清......


南雄紅砂嶺

神奇而壯麗的紅土地

位置:紅沙嶺位於油山鎮(原大塘鎮)的黃田村和下會村之間,縣道X341旁

自駕:韶贛高速—南雄梅嶺出口(左轉)—G323線(左轉)—X360線—S341線(左前轉)到目的地

這是一塊神奇而豐饒的紅土地,自從盤古開天地,就備受大自然的厚愛,無邊的紅土地仿佛有著最原始的生命力,赤裸裸的紅土中,大地的脈搏在劇烈地跳動!


雲髻山

漫山遍野的紅楓

位置:韶關市新豐縣

交通:105國道縱貫縣境,惠深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等多條高速,交通便利

雲髻山,珠三角第一高峰,登高遠眺,滿山的楓葉給山披上了燦爛的霞光,恍如一片紅色海洋般壯觀。

進入11月,漫山遍野的紅色楓葉,便成為雲髻山在深秋季節的主色調,這裡生長著嶺南最大片的原生三角楓,熾烈如火的紅葉層層疊疊,非常壯觀。


從新豐江之源的「流雲飛瀑」景點一直到下山的路段,是三角楓分布較為集中的地方,曲徑通幽的小道上,片片紅葉盡顯「楓」情。


黃金梯田

在韶關,除了金燦燦的銀杏葉,還有那唯美線條交織出的黃金般的梯田,美不勝收…

扶溪蛇離梯田

廣東最美梯田

位置:廣東韶關市仁化縣扶溪鎮乘車:在火車站廣場上,仁化—扶溪的車不少,扶溪—蛇離約8公里,可以選擇包車或者坐摩托車前往,體力好的也可惜選擇徒步進村自駕:廣州出發—京珠高速—贛韶高速(周田/仁化/G106出口)—周田鎮—G106—丹霞鎮—S246—Y007—S342—扶溪鎮—蛇離村,全程約350km,行車約4.5小時


扶溪蛇離梯田,被譽為「廣東最美梯田」。中秋節後,在秋風的吹拂下,連綿的金黃色梯田從山腳盤繞到山腰,乃至山頂上,層層疊疊,高低錯落。


阡陌縱橫,房屋茅舍與梯田相間並融,鑲嵌在梯田裡的彎彎村道,仿佛一條飄動的絲帶,能把人的思緒帶向遠方。

農田、村莊、野花、溪水、樹林,如畫家用筆下的顏料將這寧靜的小村盡情渲染。

暮靄沉沉,把遠山折迭出幾重水墨,頗似一幅潑墨的山水田園圖畫。這裡有古村、瀑布跟竹林,規模較大的梯田分布在苦竹坪、下里社、上里社、木應村。


石印村梯田

一腳跨三省的梯田

自駕路線:各地—韶贛高速丹霞站—G106國道—S246縣道(長江鎮)—Y515鄉道(石印村)

石印村隸屬粵北韶關仁化縣長江鎮,位於長江鎮北部,東接長江塘洞村,北鄰江西崇義,西面緊鄰湖南汝城熱水鎮,是名副其實的一腳踏三省的交界地。這個小高山自然村的梯田景色秀麗,如詩如畫,錯落有致,線條豐富多彩。

梯田如鏈似帶,層疊起伏,高低錯落,如詩如畫,如痴如醉,那蜿蜒的曲線是大自然的傑作。當你遇見了它,便會深深地被它的色彩所震撼,初秋時節放眼望去,滿是綠油油的世界,隨著秋意濃而逐漸勾勒出屬於秋的色彩。

乳源必背瑤寨梯田

享有「世界過山瑤之鄉」美譽

位置:位於乳源瑤族自治縣城東北54公里的大瑤山腹地自駕:走京珠高速至韶關南(曲江)出口下高速,往樂昌方向經桂頭鎮即達班車:西河汽車站--乳源。車次車時:06:15-18:45每10分鐘一班(夏),06:30-17:00每10-15分鐘一班(冬),票價14元/人,全程約一小時,到桂頭鎮打車乳源必背瑤寨景區。

在廣東素有「丹南必谷」的說法,其中的「必」指的就是必背。必背鎮享有「世界過山瑤之鄉」美譽,居住在這裡的6000多過山瑤同胞是瑤族的一大分支。

崎嶇的山路兩旁,梯田遍布,最美的當屬集中連片的桂坑尾村的梯田,有「金色梯田」之稱。站在高高的山頂上往下望,層層疊疊猶如天梯的梯田與田間的房舍、裊裊的炊煙、勞作的人群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田園詩畫。

除了必背瑤山的梯田風光外,過山瑤的習俗更是一大看點,在即將到來的農曆十月十六的「盤王節」,瑤族人會祭祖慶收,親友暢敘,還會上演最隆重的「耍歌堂」。


樂昌五山梯田

深山裡藏著的黃金

位置:韶關樂昌縣五山鎮石下村的上黎家小村

自駕:韶關—樂昌—五山—S247省道—石下村上黎家

五山梯田也叫上黎家梯田,位於韶關市樂昌五山鎮,距市區30公里。勤勞的黎家村民利用這充沛山澗,在谷坡上辟開了層層疊疊的梯田,經過世世代代的精雕細琢,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壯美梯田。

因為地勢較高,天氣寒冷,一年只能種植一季稻,夏至插秧,中秋後收割。五山梯田就位於S247省道旁的山上,若是條件允許,可以停下車,走上山一睹梯田全貌。在竹林、瀑布、高山杜鵑的襯映之下,梯田尤為動人。

除了看不盡的風景線還有吃不完的美食天堂舌尖上的韶關,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

曲江大塘扣肉

肉質超香嫩,色澤鮮美

大塊肥美的扣肉,夾著香芋

入口即融,美味無比

連吃2大塊都不覺得油膩

南雄板鴨

北風起,臘鴨香

珠璣古巷的板鴨

憑藉油尾豐滿、肉紅味鮮而火了千年

在韶關

當天不知道吃什麼的小夥伴

就會蒸板鴨

加點薑絲

簡直完美

龍歸冷水豬肚

高端的食材

往往不需要複雜的製作過程

酥脆的豬肚

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再嚼便有濃濃的汁香

一股香甜瀰漫整個口腔

樟市黃豆腐

它仍保留著古石器時代的傳統製作方法

特別是表層配以野生黃果仔汁上色

既撇掉了豆腥味又使豆腐更鮮亮

最嫩的豆腐莫過於此了~

樂昌北鄉馬蹄

北鄉的馬蹄

個大肉嫩爽甜少渣

連CCTV都來報道

因為氣候的原因

這裡出產的馬蹄特別香甜

就算是生吃味道也是棒棒噠

曲江馬壩油粘米

油粘米細長又潔白

用它煮的飯會起油光

整個廚房,都是米飯的香味

9月過後

剛好是去韶關的好時節

別再猶豫了

來韶關吧

廣東的秋天

就在這裡等你來感受了


- END -

編輯丨阿游

排版丨阿游

圖片丨阿游

策劃媒體丨廣州遊行跡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

活動策劃丨廣州遊行跡旅行社有限公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ZzrHm0BJleJMoPM9T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