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有四人,為何鎮元子只請吃兩顆人參果,看其目的是啥

2019-12-15     秦漢三國風雲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有兩位大哥,一位乃是火焰山上的牛魔王,花果山的時候悟空曾與其歃血為盟,但是危機來的時候他卻跑得賊溜。第二位便是萬壽山五莊觀上的鎮元子大仙,當年因為人參果事件兩人可謂是不打不相識,事後鎮元子還與悟空結拜成為了兄弟。而在這一回合中發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因為鎮元子給唐僧的兩個人參果引發了一場「血案。」

《西遊記》原著中說唐僧看到人參果後,因為它們酷似孩童便拒絕吃了,隨後清風明月便將這兩個靈果給私吞了。恰好這件事情被悟空知道了,悟空的暴脾氣大家都是知道的,怎麼可能容忍清風明月的做法呢?於是乎便偷偷跑到後院摘了幾個人參果。



從此事情便一發不可收拾,清風明月直接指著鼻子辱罵悟空,一怒之下猴子便將人參果樹給推倒了。鎮元子回來一看自己的寶樹被悟空給弄壞了,直接使出乾坤袖將唐僧、八戒、沙僧、白龍馬給收了進去,只給悟空三天時間復活人參果樹,否則他就永遠見不上自己的師父、師弟了。為此悟空可是愁白了頭,連自己第一任師父菩提祖師那裡都去了,在絕望的時候觀音菩薩出手了,玉凈瓶一出人參果樹奇蹟般地復活了。當即鎮元子大喜,便趁著這個機會和悟空結成了兄弟,只不過以鎮元子的輩分和悟空拜把子實在是有點搞笑,不知道讓如來、玉帝等人的臉向哪兒擱。

從上文的介紹中可知一件事情,那就是鎮元子只給了唐僧「兩個人參果,」要知道唐僧師徒可是有四人,為何鎮元子僅僅只給兩個呢?按照鎮元子自己的說法,是因為當年如來舉辦盂蘭佛會之時,本來以鎮元子的身份和地位沒有資格喝如來泡的茶,但是當時還是金蟬子身份的唐僧卻親自給他端了一杯。

這不僅讓鎮元子的面子大增,而且還讓他的實力更上一層樓,所以鎮元子一直記著這個恩情,所以看到唐僧這為故人將要來臨,鎮元子在臨走之前便提前安排清風明月給唐僧兩個人參果。這種解釋猛然看上去有根有據,但是仔細推敲一下又會發現許多的漏洞,既然唐僧在鎮元子心中地位那麼高,為何他還要急著去聽混元道果呢?等個一兩天不行嗎?很顯然鎮元子這樣做是另有居心,那麼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以作者的觀點來看,大致有以下兩種原因:

其一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權力的鬥爭,」這一句話自然也適用於勢力複雜的西遊世界。整個西遊世界雖然都在玉皇大帝的管理之下,但是佛教和地府的實力明顯要弱於道家派系,而道家又屬於太上老君管理。為了改善這一局面,玉皇大帝幾乎用了全部的力量來支持如來的取經事業,以求擴大佛教的影響力來抗衡道家一脈。

身為道家一脈的創始人,太上老君自然不能坐以待斃,除了平頂山上金銀角大王和青牛精之外,估計鎮元子這一關也與他有關係。在一些神話故事中鎮元子可是和三清有關係的,他們都有著共同的指導老師,那就是赫赫有名的鴻鈞老祖。有這樣一層關係在,如果太上老君出口求助,估計鎮元子也會幫忙一二,所以說鎮元子這一關是太上老君指使的。

其二九九八十一難表面上看是妖怪在祖師唐僧師徒四人取經,但是仔細分析之下就會發現,其實許多的劫難都是天界一手製造的。取經雖然是以取得經書為最終目的,但是對於佛教來說取經過程中的歷練才是最重要的,這所謂的九九八十一難就是讓他們四人「煉心」用的。悟空擁有的是「貪嗔痴」中的嗔欲,意思就是容易發怒,所以這一關是特意為悟空創造的。

盂蘭佛會上鎮元子與唐僧有舊,所以如果佛教之人親自上門求其幫忙「歷練一二,」估計鎮元子也會答應的。如果是這一種可能,那就可以解釋為何鎮元子願意和悟空結為兄弟了,因為如來都肯為悟空煞費苦心,可以想像悟空以後的前途是多麼光明,及早和悟空拉上關係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唐僧師徒有四人,為何鎮元子只請吃兩顆人參果,看其目的是啥,以上僅僅是作者自己對西遊記的解讀。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ZVDCm8BMH2_cNUgTkh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