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道:絲綢之路上最具傳奇色彩的路段,毗鄰羅布泊卻鮮有人知

2019-11-30   進藏全攻略

絲綢之路對於我們來說都不陌生,這條起始於古代中國的道路,是連結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在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是連結西域和中原的重要通道,對文化知識的傳播,物資商貨的流通,宗教藝術的推廣等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海上的絲綢之路則打通了海內外的屏障,它的開闢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也是古代東西方最長的國際交通路線,是絲路沿線多民族共同創造的友誼之路。而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絲綢之路的作用被不斷拓展創新,由此演變的一帶一路開始逐漸發展並壯大,發揮著屬於它的責任與用途。

回顧往昔,神秘古老的絲綢之路讓人讚嘆,時至今日依然極具吸引力!那些和它有關的事與物被人們以文字、藝術等形式記載傳承,就連親身重走絲綢之路也成為了不少人追憶歷史體驗古老文化的選擇。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有意願親身體驗或是已經走過以絲綢之路為核心的路線了,這種常規的旅遊路線體驗非常適合全家一起出行,既沒有對身體素質的嚴苛要求,也沒有惡劣的出遊環境,還能藉此機會向年輕一代的青少年普及文化知識,更深刻的了解古人的智慧。

不過單憑歷史文化底蘊,對於同樣喜歡自駕越野的人來說這種常規線路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不妨換個方式,考慮一下絲綢之路上最具傳奇色彩的路段"大海道"怎麼樣?

很多人不熟悉大海道,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這也怪不得大家,因為和已知的絲綢之路路線相比,大海道這條起過同樣作用的商路在很久之前就已不再使用,加之地理位置偏僻,氣候環境惡劣,土匪強盜猖獗等等因素,導致絲綢之路大海道路段再無商人百姓通過,久而久之就連當時的具體路線都成為了一個謎團。

要攻略君說的話,大海道真不應該就這樣靜悄悄的被人淡忘。雖然沒有了古代昌盛時期的人煙活動,但這裡也是彙集了古城堡、烽燧、驛站、史前人類居住遺址、化石山等眾多景觀的地方呀!有關大海道的記載可以上溯至曹魏時期,像是《魏略·西戎傳》中有云:"從敦煌玉門關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從玉門關西出,發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頭,經居廬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過龍堆,到古樓蘭,轉西到龜茲,到蔥嶺,為中道。從玉門關西北出,經橫坑,壁三隴沙及沙堆,出五船北,到車師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轉西與中道合龜茲,為新道。"

而漢唐時期,在敦煌文書《西州圖經》殘卷中有記載:"大海道,右道出柳中縣界,東南向沙州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誤,有泉井咸苦,無草。行旅負水擔糧,履踐沙石,往來困弊。"由此可見大海道的自然環境並非一般的艱苦。

大海道從新疆吐魯番地區的迪坎爾村開始,至甘肅的玉門關結束。作為已知的絲綢之路中最不為人熟知的、也是最危險的一條古道,大海道的兩端連接著絲綢之路上兩個最重要的歷史文化重鎮——吐魯番和敦煌。對於當時來說,這兩處地方就是西域與中原生活文化相互接觸、碰撞並融合的重要陣地,這種各樣的香辛材料、馬匹茶葉、絲綢瓷器等物資在這裡交匯流通,來自各地的文化語言和宗教信仰相互傳播,為當時的東西方的社會發展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那段繁榮昌盛時光也讓吐魯番和敦煌迅速發展,構建出了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歷史文化,時至今日依然綻放著與眾不同的奪目光彩!

隨著朝代的變遷,絲綢之路也開始逐漸暗淡,而作為古絲綢之路一部分的大海道更因其惡劣的環境與險要的地理位置被官方逐漸停止使用。據歷史記載,北朝隋唐時大海道除平時使用外,若逢哈密伊吾路上"遭賊動亂"或出現緊急軍情時,還作為通往敦煌以至中原的另一條徑路而發揮特殊的作用,直到後來的唐代以後便徹底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關於大海道的"消逝",除了由於朝代更迭這種不可避免的因素之外,當地愈加惡劣的自然環境也是它消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名鼎鼎的羅布泊是我們都知道的中國四大無人區之一,荒蕪的沙漠與戈壁是人們對於羅布泊的固有印象。但從史書古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曾經的羅布泊也是人畜興旺,是有著連綿湖泊與綠洲的風水寶地,而且絲綢之路上繁華的樓蘭古國也就地處羅布泊的邊緣,但即便如此,依舊阻擋不了它變為沙漠的事實。由於種種原因失去水源而乾涸的羅布泊變為了荒涼的無人區,與它相鄰的大海道自然也就一同荒涼了。

與大海道相比,相鄰的羅布泊無人區則更為熟悉、更加引人眼球。但對於探險家們來說,未知的神秘與坎坷才是促使人興奮的根源,如此一條道路擺在眼前,我想沒有幾個人可以和它說不吧~添加攻略君VX:18811170558,2020年一起開啟屬於我們的獨家探險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