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髒亂到潔凈美」華麗轉身!焦作市民的「菜籃子」拎得更衛生

2019-10-30   大焦作論壇


小菜籃承載著「大民生」。農貿市場是市民「菜籃子」商品供應的主要場所,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難點之一。市場環境是否整潔、商販經營是否規範等一系列問題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10月28日下午,本報組織熱心市民組成「市民觀察團」開展「啄木鳥行動」,在山陽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蔡海峰的帶領下探訪了山陽區怡園農貿市場、宏光農貿市場。看到如今的農貿市場不僅購物環境顯著改善,管理手段有效提升,在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的過程中,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更衛生、更安全、更輕鬆,「市民觀察團」成員紛紛為「四城聯創」工作給農貿市場帶來的變化點贊。


當日15時30分,「市民觀察團」來到位於景苑路的怡園農貿市場。走進市場,「高大上」的環境讓人頓時顛覆對傳統菜市場的印象:營業大廳整潔明亮,過道寬敞整潔,功能分區清晰,洗手間、管理辦公室等配套設施完善。「在這兒逛菜市場和逛超市一樣,跟前幾年相比,這裡的變化真是太大了。」「市民觀察團」成員王勝利感慨道。該農貿市場經理王建告介紹,怡園農貿市場始建於2007年,當時經營面積3300平方米,其中房屋53間,攤位32個。當時是我市唯一一家高標準規範化的農貿市場。但市場經過十來年的運營,設施已逐漸老化。我市 「四城聯創」工作開始後,該市場進行重新規劃改造。2017年,怡園農貿市場共投入改造資金20餘萬元對市場進行改造,雖然已基本符合農貿市場創建工作標準,但從改造效果上看,並沒有達到應有的預期。2018年,市場開辦方到北京、天津、山東等地農貿市場參觀考察學習,參考一、二線城市市場模式重新規劃設計,斥資1200餘萬元、歷時近4個月對原市場進行全面高標準升級改造,並於2018年12月中旬重新招商開業。市場經過全面升級改造後,經營面積增至8000餘平方米,進駐商戶增至150餘家,市場各項設施及面貌煥然一新。王建告訴大家,目前,該市場2000平方米的全封閉夜市小商品攤正在對商戶開展幫扶創業補貼、免租金入駐活動。「市民觀察團」成員對該市場的做法都非常肯定。針對該市場的定位和經營現狀,「市民觀察團」成員賀勇建議:「在服務好市民生活的同時,在獨特和高端方面下功夫,做到既滿足市民生活需求,又滿市場經營需求。」



隨後,「市民觀察團」來到位於市解放東路103號的山陽區宏光農貿市場。看到市場內環境乾淨整潔,蔬菜、水果、熟食等分門別類,商販經營規範,不少攤位的攤主會經常整理自己的攤位。據介紹,山陽區宏光農貿市場始建於1995年,市場內有門面房60間,大棚面積2000平方米,攤位200餘個,擔負著近六、七平方公里居民的菜籃子供應。「四城聯創」工作開始後,該市場按照升級改造標準多方籌集資金,在山陽區政府、焦東街道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先投入資金80餘萬元對市場內的地面、大棚、樓體進行升級改造,使市場煥然一新;在基礎設施改造後又投入資金60餘萬元對市場內外門店招牌進行了統一更換,並在市場醒目位置合理增加指示標牌、溫馨提示、健康知識等宣傳版面。 通過升級改造,使原來的髒亂差的老舊市場變成了一個整潔舒適的新市場,為周邊老百姓提供了一處便捷、乾淨的購物場所。看到市場為了規範電動車進入市場的秩序而設置的護欄,「市民觀察團」成員徐田松說:「把一個老市場改變成目前的樣子,讓老百姓有了乾淨、安全、舒適的買菜場所,從這些細節就能看出市場管理者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山陽區現有8個農貿市場,今年進行鞏固升級的市場共有四個(怡園、藝新、太行、宏光),列入局部改造的市場有四個(田源、工業路、豫通、塔南),怡園、太行農貿市場已完成整體升級改造,基本達到《標準化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範》。」從宏光農貿市場出來,蔡海峰向大家介紹,今年年初以來,山陽區市場監管局在去年創建工作的基礎上,對照新標準、新要求,認真做好農貿市場達標提升工作。一是細化農貿市場評分標準,分解目標任務,每個分值都保證有責任單位去督導落實;二是帶領各市場進行環境衛生徹底大清潔,清除死角內雜物;三是指導市場做好病媒防制及四害「消殺」工作;四是按照市四創指揮部「挂圖作戰」要求,針對指揮部對轄區農貿市場的督導檢查反饋結果,結合轄區市場實際情況,聘請專業設計公司人員,本著一場一策的原則,對每個市場制定出具體規劃及達標整改標準,逐一與市場開辦方就整改標準及完成時限當場簽訂目標責任書。截至目前,轄區各市場共計投入升級改造資金238萬餘元。各市場更新製作健康教育宣傳欄與公益廣告53個;清理市場內小廣告300餘處;新增垃圾容器200餘個;拆除市場內私搭亂建50餘處;維修裝修房屋55間,修補市場地面1000平方米;維修菜台30餘個;清理店外經營200餘處;重新劃定停車區4000平方米。


針對當天看到的可喜變化,「市民觀察團」成員紛紛點贊,並提出建議。「從農貿市場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們看到了市場監管部門的辛苦付出,希望社會各方都做出努力,讓農貿市場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市民觀察團」成員陳軍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