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那麼多的好吃的
卻因為不會拍照
在朋友圈收不到贊
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每當在朋友圈看別人拍出來的美食
都如米其林餐廳的一般精美誘人
而自己找了各種角度拍了半天
卻只拍出像街頭快餐的樣子
是多麼慘痛的對比!
如何把家常菜拍出
像米其林餐館一樣的高級精緻感
成為朋友圈獲贊無數的美食大神呢?
今天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餐具
生活中我們最經常吃的就是自己或者家人煮的菜了,雖然品相不上外邊餐廳的精緻,但我們也能通過一些拍攝技巧,讓平平無奇的家常菜看起來高級精緻。
不同餐具的選擇,會影響美食在鏡頭前的質感,高顏值的餐具,能讓為你的美食錦上添花,激發享用者的食慾。
米其林餐廳的餐具從來都不是花里胡哨的,而大多是以簡潔的純色為主,這樣更能突出食物本身,不喧賓奪主。
儘量選擇純色、圖案規整的盤子,比如用白色的瓷碟子、黑色或者透明盤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裝飾
想要拍出好看又精緻的美食照,好的裝飾是少不了的。
裝飾第一步要保持盤子內外的乾淨,去除多餘油脂/或者其他雜物的干擾,這樣才能拍出畫面整潔的相片。
其次,巧用食物點綴,除了美食本身外,還可以加入芝麻、蔥末、薄荷等都是最常見的菜品裝飾,增加菜品的層次感,讓菜品更具誘惑力。
一碗簡單的青瓜和麵條,加了點芝麻和蔥後看起來就精緻許多。
還有各種液體醬汁也能像水筆一樣用勺子在碟子上畫出弧線做點綴。
除了盤子裡的食物、適當添加刀叉、餐巾、小碟子、以及其他食材、植物書本等,都能讓照片視覺效果更加的豐富,看起來更加的有逼格!
背景
桌墊、檯布、桌子上的紋理和光澤能帶來不同的氛圍,如果沒有那麼多的道具可以來擺拍,直接找一個乾淨的背景來襯托食物,也是很好看的。
用暗色系作為背景,會讓食物更為突出,尤其是色彩鮮艷的美食,不僅增加食慾,還會有放大主體的效果。
儘可能保持畫面色彩和諧,做到冷色、暖色區分以及合理應用對比色。
黃綠兩種顏色能使畫面中的食材顯得更加新鮮、有生氣。
紅綠黃也是經常能在中餐里讓人食慾大開的顏色搭配。
拍攝角度和構圖
道具背景準備好後,就該開始拍攝啦。拍攝時最好趁熱拍攝,剛做好的食物,光澤和賣相是最誘人,冒著熱氣的食物,能讓畫面更有生氣,營造氛圍感。
儘量選擇靠窗的位置,利用窗邊的自然光線,可以拍出美食攝影所需的側光或逆光效果。
手機貼近食物拍攝,可以達到背景虛化的效果。
多用細節特寫,這個方法也適合用於餐具和周邊雜亂不好看,只拍局部,突出美食本身更加誘人。
構圖
1、填滿法,儘量把餐具跟道具擺滿,占滿畫面的各個角落,拍攝的時候餐具的邊緣可以被切掉。
2、留白法,餐具跟道具儘量減少,畫面留白比較多,顯得比較藝術感。
3、將餐具和道具擺放成三角關係。食物有主次的擺成三角關係,是比較穩定又不會無聊的呈現方式。
4、對角線構圖,讓食物沿著對角線排列,近大遠小,主次凸顯,具有一定的視覺引導性。
拍攝角度
美食攝影通常有三個最常用的角度:平行視角、俯拍視角、45°視角。
平行視角度適合拍攝本身有厚度和高度、側面細節比較豐富的食物。
45°視角是拍美食時最常用的角度,通常是用於拍攝一些比較扁平的食物。
再配合側光角度,能夠很好地展現美食的立體感。
俯拍非常適合用來拍攝家庭聚餐時多樣菜式,能完整呈現豐盛、滿是食物的整個畫面。
或者深容器里的食物,比如湯類食物。
俯拍加居中構圖,適合食物本身就好看的,可以強烈突出主體,還可以配合一些道具,比如筷子、勺子等,能讓畫面更加生動有趣。
拍攝時,與盤中的食物互動起來,用手觸碰或者拿筷子把碗里的食物夾起來,營造出一種「正在享用」的氛圍感,有助於打破畫面死板的作用。
拍攝完後,再根據食物的顏色,可以適當Snapseed、foodie、美食相機等,增加食物的飽和度,增加食物質感,讓人更加有食慾。
好了,今天的美食拍攝技巧
就分享到這裡了
一大早被這麼多美食轟炸
是不是已經餓得不成樣子了
今天別忘了吃東西前
拿起手機把文中的技巧實踐一下
說不定下一個美食攝影大神就是你了
最近大家有沒有其他
特別想學的手機攝影新技能呢?
歡迎在留言區評論告訴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