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可以無腦投資嗎?這一類,才是具有超額收益的指數基金

2019-07-19     銀行螺絲釘

文 | 銀行螺絲釘 (轉載請獲本人授權,並註明作者與出處)

關注公眾號:定投十年賺十倍

同名微博:@銀行螺絲釘


前兩天螺絲釘參加了一個華夏基金組織的ETF活動。

參加活動的有華夏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有很多其他金融機構以及擅長基金投資的大V。

這裡分享下螺絲釘自己的學習心得。


美股指數基金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美國家庭持有基金的比例並不多,當時大約只有5%-6%的美國家庭有投資公募基金品種。

並且當時大部分投資者,投資的也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占所有基金的比例超過50%,80年代初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75%。

到了八九十年代,美股走了一個長達十幾年的大牛市,大量的投資者開始買入股票基金。

加上美國401K計劃的興起,很多人開始用基金作為自己的養老品種。

到1999年的時候,美股股票基金占比已經達到了59%。

到2000年的時候,美股發生了網際網路泡沫,美股十幾年大牛市結束。從2000年到2008年,美股整體沒怎麼上漲。

從2009年開始,美股開始了新一輪的上漲,指數基金規模繼續擴大。

目前美國家庭持有公募基金總規模大約是15萬億美元。其中13萬億多是非貨幣基金,例如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只有不到2萬億。

這跟國內的差別非常大。目前國內大部分投資者還是投資貨幣基金為主,貨幣基金占據公募基金總量的一半以上。


在90年代的時候,美股ETF開始興起並發展。一直到1999年,美股ETF的總規模也就是三四百億美元,並不是很大。

但是從1999年之後,美股主動基金越來越難跑贏指數基金,ETF的規模迅速增加。

著名的「巴菲特賭約」,巴菲特用指數基金跟對沖基金打賭,也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

美股從2008年到2019年,指數基金的總規模增長了好幾倍。原因是大量原本的個股投資者、主動基金投資者,轉為指數基金投資者。

到了2019年,美股已經有4萬億美元的指數基金。

美股的指數基金總規模首次接近主動基金的總規模了,而且增長速度還比主動基金更快。超過主動基金的規模,只是時間問題。


A股的指數基金誕生時間晚一些。不過,這幾年A股指數基金的總規模也在迅速增加。

目前A股指數基金的總規模大約是七千多億,占所有非貨幣基金大約13%的比例。

這個比例跟美股在2008年的時候有些類似。

A股指數基金

A股能不能複製美股指數基金的盛況呢?

螺絲釘認為是很有可能的。

其實最近幾年A股雖然長期在3000點上下徘徊,但A股指數基金的總規模反而是增長的。

在市場沒有大牛市的情況下,指數基金的增量,其實很多來自於原本的主動基金投資者和個股投資者。

指數基金有低成本、透明、分散風險的特徵。

像現在個股暴雷頻繁,但單個股票對指數基金的影響並不大,所以很多原本投資個股的投資者,也開始以指數基金作為自己的投資主力。

這個特徵在今年格外明顯。

反過來說,如果大家手裡有不幸踩雷或者業績大幅下滑的品種,更換成同類的指數基金,也是一個比較穩妥的選擇。

SmartBeta指數基金

SmartBeta指數基金則是ETF中迅速崛起的一類。

目前美股4萬億的指數基金中,有1萬億是SmartBeta類品種。

SmartBeta指數基金興起時間更晚一些,在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之後,這類品種才開始逐漸在美股興起。

早期很多投資策略,其實是主動基金、量化基金、對沖基金等在用的投資策略。

例如比較經典的紅利、質量、價值等策略。但這些主動基金,通常是收取比較高的費用。

後來就有基金公司圍繞這些策略,開發了SmartBeta指數基金。

整體費率大大降低,對投資者其實是更有利的。

比如說在A股,也有一些採用類似策略的主動基金,普遍管理費率在1.5%/年。但策略指數基金,管理費率在0.5%/年左右。

以更低成本,實現了紅利、價值、基本面等投資策略,不用支付冤枉錢。

SmartBeta指數基金的實際競爭對手,並不是傳統指數基金,而是主動股票基金。

一些原本渾水摸魚收取高額費用、但實際投資能力不行的主動股票基金,很難跑的過策略指數基金,費用上也沒有優勢。

這些主動基金的投資者,就會逐漸轉向策略指數基金。

A股目前策略指數基金,可以相對市場平均獲得大約5%的超額年化收益率。這個超額收益還是不錯的。

所以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也開始把重心放在策略指數基金上。之前可能是300、500的策略指數基金比較多,現在像創業板的策略指數基金也有了。這次華夏基金就推出了創藍籌和創成長指數基金,是比較少見的創業板策略指數基金。

無論哪一種策略指數基金,在A股的波動風險並不小。

也就是說,投資這類品種雖然長期收益好,但還是有很高的波動風險,不是一個可以無腦投資的品種。

也需要做好熊市低估買入+長期投資的心理準備。


作者:銀行螺絲釘(轉載請獲本人授權,並註明作者與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O6HGGwBmyVoG_1ZIM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