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了嘛,很多朋友都去看了,說是不錯,但是我還沒看……然後今天看到一個網友提了一個問題:《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龍族成了妖族,被囚禁在煉獄裡。龍在東方,也就是中國的神話里都是神族,是權力的象徵,是中國的一種精神文化。將他們的底子寫成妖族,是對龍文化精神的侮損嗎?
今天也是周末,閒著也是閒著,也就說說這個吧。因為還沒看過這部電影,所以這邊的案例還是以比較熟悉的《西遊記》舉例。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大致就是嘮了嘮「龍」在中國歷史上地位攀升的過程(好像還沒發出來吧?),這邊可以簡單的說一下:
在傳說中的夏朝時期,有個叫劉縲的,負責給夏帝孔甲養龍,但是後面養死了一頭,就偷偷做成肉羹獻給孔甲帝,孔甲感覺很好吃,就讓劉縲再做一次。劉縲害怕龍死的事情暴露了,就跑路了。在那個時期,龍不過是人間帝王的寵物,還是圈養的,指不定還會被當成菜。
在周朝時期,龍開始作為紋飾被繡在了衣服上,但是這個時期,包括老虎,雞,猴子的也是被當做紋飾繡在衣服上的,可以看出來,龍的地位依舊不是很高。
到了春秋時期,龍開始比較多的被記錄在典籍當中,特別是《山海經》當中,比較多的是作為神靈的坐騎出現的,比如:南方祝融,獸面人身,騎兩龍。
到了漢朝時期,劉邦說自己是赤龍轉世的真命天子。
到了魏晉南北朝,龍開始與鳳凰、龜、麒麟合稱「四靈」。
到了元明時期,皇室開始對龍的形象進行壟斷,朝歌時候的地位才高起來的。
到了清朝時期,龍被繡上了當時的國旗,成為了國家的象徵。
我們可以看出來,龍其實地位一開始也是很普通的動物,慢慢的才升起來的,到元明時期,龍才能真正的算做是權力的象徵。但是其實在很多的著作當中,龍的地位依舊不是很高,就例如《西遊記》當中,我們可以看幾段原文:
水元下界東勝神洲東海小龍臣敖廣啟奏大天聖主玄穹高上帝君。
這句話是東海龍王去找玉皇大帝告狀的時候說的,一個是水元下界,一個是東海小龍,我可以看得出來當時東海龍王語氣中的謙卑。像是村級幹部去找國家級的告御狀一樣……
上排著九鳳丹霞扆,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與猩唇。
這句話是在蟠桃會上的菜,龍肝鳳髓,想必龍在上界也就是食材的一種了。
眾仙即忙取出一條鞭,不是甚麼牛皮、羊皮、麂皮、犢皮的,原來是龍皮做的七星鞭,著水浸在那裡。
這句話是在五莊觀的時候,鎮元大仙掏出一件寶貝,龍皮做的七星鞭,這龍果然全身都是寶……
如來才道:「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
在真假美猴王當中,如來說過有五仙五蟲,而這五蟲蠃(倮蟲,無毛覆蓋的意思)蟲指的是人,鱗蟲指的是水族(龍族是水族之首),毛蟲指的是走獸,羽蟲指的是飛禽,昆蟲就是昆蟲了。這個是中國古人對生物的認識。同時也可以看出來龍和人在《西遊記》當中,其實地位都僅僅是五蟲而已。
然後我們翻翻《西遊記》,可以看到很多的龍類,除了四海龍王和白龍馬外還有:蟒龍、倚海龍、龍馬(不是白龍馬,是孫悟空當弼馬溫的時候養的)、冷龍、火龍、蛟龍、龍精、亢金龍、毒龍龍子龍孫龍婆龍女龍兵、涇河龍王、井龍王、敖順妹妹的九個兒子小黃龍,驪龍,青背龍,赤髯龍,徒勞龍,穩獸龍,敬仲龍,蜃龍,小鼉龍。可以看出來,在神話世界裡,龍族加龍族混血,真的是不罕見,到處都是,什麼品種都有。所以血統是一方面,不是所有的龍都是真龍。
所以我認為,在古人認知當中,龍雖然也是一種神獸,但是終究是獸。他們的地位高於一般的人,像帝王就是真龍天子,但是也就是和帝王是同一等次的存在,比神仙是要低的。
在神仙的層次當中,龍鳳之類的也就是一般的動物。例如孔雀大明王的孩子金翅大鵬鳥他能夠為所謂為,一個是因為偶然跟如來扯上了關係,另一個是因為他本身就實力強大,否則的話,別說金翅大鵬鳥,連他奶奶鳳凰都只會是一道菜。像四海龍王等等也大概是如此,要麼有關係,要麼有背景,要麼就上玉帝的餐桌了。
綜上,龍族在一般的神話傳說中地位也不是非常高,因為是神話傳說,不是人間歷史,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發生在商朝時期,當時的圖騰還是玄鳥呢……龍的地位就在食材之上吧,就不要太較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