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情 感 有 情 調 有 情 況
做江都人最愛關注的微信公眾平台
近日,江都日報以《自來水管網裝上「智能眼」,一年省下一個瘦西湖》為題,徹底解決自來水管網控漏的「老大難」問題。市民鄭先生反映,漏水的不僅有自來水管網,還有公共廁所。
少數居民視公廁為家門口的免費「供水站」
洗拖把、洗衣被
還有人用塑料桶擔水澆菜園
真的公共了
真的不把自己當外人了!
鄭先生呼籲
該給公廁加裝「智能管控閥」
「蹭水」亂象大有人在
根據鄭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連續幾天對城區部分公廁進行了暗訪,發現「蹭水」亂象大有人在。
在新園路公廁,記者看到,一位大媽端著個大盆,接水洗衣服,自來水嘩嘩地流個不停。在其身後,三三兩兩的居民提著拖把、塑料桶,有「秩序」地等在一旁。一位上廁所的居民說:「周邊小旅館多,一些人把公廁當成了自家的清洗池,每天都要跑上好多趟,洗什麼的都有。」
在金山路公廁門口,停著一輛三輪車,一老漢拎著白色塑料桶進進出出,將幾桶自來水裝上三輪車,運往西側的一片小菜園。菜園被分成了許多塊,竟然沒有一隻水龍頭。一位計程車司機說:「這些人堂而皇之地取水澆菜園,比從大河邊挑水更省力。」
公廁監管存在漏洞
在暗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蹭水」較多的公廁大多位於城中村或背街巷道,自來水龍頭不是「撳壓式」的,出水只有幾秒鐘,而採用老式自來水龍頭,既沒有禁止隨意取水的相關公告,也未看到公廁管理員出面制止。
多位市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少數人公水私用,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社會治理不能留死角,損公肥私必須有人管。」市民林女士直言:部分公廁管理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市民取水更加肆無忌憚。」
智能管控必須跟進
鄭先生表示,自來水管網裝上「智能眼」,為管控跑冒滴漏提供了示範樣板,建議相關部門能跟進一步,為公廁也裝上「智能管控閥」,不斷擴大「智慧水務」的覆蓋範圍。
「管住公廁蹭水,尚需多措並舉。」市民觀察團團長朱理家建議,應在公廁張貼明令禁止告示和監督舉報電話,教育引導市民愛惜公共水資源。取消老式水龍頭,裝感應式水龍頭;加大巡查監管力度,對公廁管理員進行責任制考核;對無視社會公德、隨意取水現象進行曝光。
對於這樣不文明的現象
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可以在這裡留言
大家共同來探討
來源:今日江都
作者:江都融媒體記者 霄劍
編輯:阿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