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進入病房,我們都相互說「加油」

2020-02-11     網連中國


時間:2020年2月8日

地點:湖北宜城市人民醫院

記錄人: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盧燕

今天凌晨夜班醫生收治了一位69歲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呼吸困難明顯,送入病房時,血氧飽和度只有60%左右,呼吸衰竭,病情非常危重,晨會大家聽到交班內容心頭一緊,又是一例危重症,年齡大,有基礎疾病,我和感染科主任劉再伏及主管醫生張俊榮更換了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查看病人。危重症患者的病房是具有高感染風險的地方,但大家沒有退縮,沒有畏懼,守在床旁幫患者調整無創機械通氣的參數,病人的呼吸逐漸慢了下來,血氧飽和度逐漸升至90%以上,繃緊的弦暫時得到了一點放鬆,叮囑管床護士嚴密監測生命體徵,如果無創通氣治療效果不好,老太太是隨時需要行氣管插管的,接著我們查看了全病區的危重症,重症,及普通症病人,這一圈下來就到了中午,雖然初春的宜城溫度只有零上4度,但我的全身悶得都是汗,脫防護服比穿更重要,如果脫的步驟不正確,前面防護的再好也白搭了。

我們援助的宜城市人民醫院感染科,有很多的感人的故事。護士長李華在宜城市收治第一例確診病人時,沒有什麼防護物資的情況下,近乎赤膊上陣,不顧安危,為了保護其他同事,自己進入病房長時間奮戰,剛來到宜城加入這個集體時聽到其他醫生講她的故事,不禁淚目。科主任劉再伏是一位謙和,受人尊敬,有能力的老師,對各類感染性疾病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疫情發生後的這一個多月來,衝鋒在前,每天休息不足4小時,我們醫療隊的到來,緩解了他極大的壓力,尤其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給予了他們很大的幫助,每次進入病房時,我們都要相互打氣,相互說加油。

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正如鍾南山院士所呼籲:「有重症醫學同道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更好的搶救重症患者,改善預後。」 降低新型冠狀病毒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至關重要,即使目前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但重症患者的早期識別,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必定會降低病死率。

忙碌的一天結束後走出醫院大門,正門對面有個湖,名叫「鯉魚湖」,湖面碧波蕩漾,停擺了幾艘小船,美麗的宜城,此刻如此的寂靜,我堅信,不久的將來,這裡必然將迎來歡歌笑語。(寬容整理)(責編:寬容、賈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IXeMnABjYh_GJGVTs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