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個博士,為什麼不掙錢?奶奶高超的回答,寶媽決定重返職場

2019-12-05     龍寶育兒

小文和老公結婚4年,兒子剛滿2周歲,目前的狀況是,小文全職在家帶孩子,家裡的一切開銷都由老公來承擔,這是小文和老公商量好的,公婆也沒什麼意見,但卻讓小文的媽媽極度不滿,每次來女兒家看外孫,就裡里外外數落小文一頓。

原來,小文可是個實打實的高學歷寶媽,因為媽媽是小學老師,她五歲半就開始上一年級,原本是想讓她先適應適應,跟不上就上兩回一年級,可是小文非常聰明,學習成績處於中游,班主任就跟小文的媽媽商量,就讓孩子這麼念吧,她一點也不吃力。

就這樣,小文一直是班裡最小的孩子,在小學處於前十名的狀態,從初中開始,她好像突然開竅了,成績躍居班裡的前三,上了高中就更不得了了,三年一直很努力,考上了一本,接著是研究生,因為年紀小,被導師挑中,直接升了博士,畢業的時候也才二十幾歲,可謂是妥妥的學霸,而這個學霸,現在卻在家裡當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教師退休的媽媽,看了能不生氣嗎?

可是小文卻不這麼想,她覺得兒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她也可以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選擇重返職場,讓婆婆帶孩子,可是相對於掙錢和陪伴兒子,她寧願選擇後者,媽媽親自陪伴的孩子,是任何人都沒法比的,錢是掙不完的,可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況且老公也支持她,家裡的經濟能力也可以,為什麼不安心帶兩年孩子呢?

有一次,親媽恨鐵不成鋼地數落完女兒,就回了自己的家,第二天奶奶過來看孩子,小文的兒子木木就奶聲奶氣地問奶奶,奶奶,媽媽是個博士,為什麼不出去工作掙錢呢?他雖然不知道什麼是博士,可是姥姥總是把博士啊,不掙錢,不工作掛在嘴邊,他都背過了。

奶奶想了想,對孫子說,木木,你媽媽不出去掙錢,完全是為了陪你呀,媽媽和爸爸商量了,如果媽媽出去掙錢,爸爸就要留在家陪你,如果爸爸出去掙錢,媽媽就要留在家陪你,他們覺得,留在家陪你的這個工作更重要,所以就讓更聰明的媽媽來做,你覺得好不好呀?

木木聽了非常高興,原來陪他也是一種工作呀,他特別喜歡媽媽陪他。一旁收拾房間的小文聽得一清二楚,她非常感動,晚上的時候就跟老公說了這件事,她告訴老公,她要準備去工作了,帶孩子的任務就留給婆婆了。

老公聽了很納悶,老婆,你不是覺得帶孩子更重要嗎?小文說,我一開始也不放心別人帶孩子,總覺得老人的觀念陳舊,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不過聽了奶奶的話,我覺得奶奶是個三觀很正的老人,有她帶孩子,我一百個放心,還有,就沖你這麼優秀,我也得承認咱媽在教育上很成功啊。

媽媽帶出來的孩子,跟老人帶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

現在很多高學歷的媽媽,都選擇自己帶孩子,倒不是婆婆想偷懶,而是媽媽具有更高的教育要求,從小跟著媽媽的孩子,在很多地方都非常優秀,媽媽給予孩子的東西,是很多老人無法比擬的,比如下面這些方面。

1、媽媽帶的孩子,安全感更好

李玫瑾老師曾經提出,如果有條件,媽媽儘量親自撫養孩子,這源於人類最初的情感,那就是依戀。孩子早年的所有快樂,都跟他的媽媽息息相關,如果媽媽的陪伴缺失,那麼孩子就會跟老人親近,從此,媽媽就失去了對孩子心理上的把控能力,他缺乏安全感了,也不會主動找媽媽傾訴,這會讓媽媽非常難過和傷心,而這種依戀的建立,最好在孩子出生的頭兩年,這是親子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所在。

2、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會更聽話和獨立

老人帶孩子,容易溺愛孩子,凡事都會做到孩子的前頭,所以很多老人帶出來的孩子,語言能力不足,行動力上也遲緩,因為他根本不用費力,老人就已經懂了他的意思,他還需要說和做嗎?而媽媽會著重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也會給孩子立規矩,所以更多的孩子對媽媽是又怕又愛,更有敬畏心,也更聽話和獨立。

3、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更聰明

媽媽和老人相比,媽媽更年輕,更有活力,並且擁有更高的學歷和知識,所以在帶孩子方面,就顯得更科學化,她們的學習能力很高,也更願意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育兒上,因此,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智力開發會更好,因此也會更加聰明。

4、媽媽帶出來的孩子,一些習慣會更早地培養

人的一生會養成很多習慣,有好的也有壞的,但很多習慣是跟以後的成功息息相關的,比如閱讀的習慣,這決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決定了孩子的學習力和氣質,一個愛閱讀的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另外,還有孩子的思考能力,媽媽帶的孩子,會在孩子問問題的時候,鼓勵孩子去尋找答案,這樣的孩子,更具有探索精神,而很多老人,只負責孩子的吃飽穿暖,其他就一概不管了。不過也不是所有老人都不適合帶娃,哪些老人適合帶孩子呢?看看你中了嗎?

跟媽媽育兒理念一致的老人

老人和寶媽是兩代人,隔輩人就容易有教育上的碰撞,嚴重的還會引起爭執,影響婆媳關係,這樣的老人,其實不適合帶孩子,相反,一些老人以兒媳婦的育兒理念為主,在教育上跟兒媳保持高度的一致,這樣帶出來的孩子,不容易任性和叛逆,也非常好帶。

不斷與時俱進的老人

老人帶孩子,雖然經驗豐富,但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不能一種方法走到黑,不接受別人的意見,懂得變通的老人,會取精華去糟粕,把孩子帶得更好。

正直善良的老人

老人擁有正確的三觀,在帶孩子這方面顯得更重要,就比如小文的婆婆,當孩子問媽媽為什麼不去工作時,奶奶告訴孩子,家庭分工沒有高低貴賤,都一樣重要,甚至媽媽的工作更重要,這其實就已經表明了態度,她是支持兒媳婦的,也體諒兒媳婦為家庭的犧牲,這樣的老人難能可貴,小文感動之餘也由衷地敬佩婆婆,這才放手讓她帶孩子。

而更多的老人,可能會嫌棄兒媳婦不上班不掙錢,還會抱怨兒子一個人養家太累了,試問,滿腹牢騷的老人,如何能帶好孩子?最起碼對孩子沒有一個好的啟蒙,如何能讓媽媽們放心呢?

如果您是全職媽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去上班嗎?您放心什麼樣的老人帶孩子呢?您的看法很重要,歡迎參與討論。

圖片源於網絡,侵聯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b7424BMH2_cNUgLq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