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之魂在於獨特的步法---太極陰陽步

2019-10-05     武術之家網

太極拳的核心要領---步法。

以步帶身,以身帶手;手只是門戶和開關;關鍵是步!

寒假練功的時間多一些,在武術心法上有一些新的體悟和心得,身法,步法也比原來靈活多了。劉老師說我在與人接手過招之際,眼神會變得很「凶」,會讓對手不寒而慄。認為我這樣「拳意太重」,似乎與柔和平靜的太極心法不一樣;擔心我的方向練錯。我覺得自己過招時並未刻意去「凶」,並沒有好鬥的情緒;內心只是保持「隨時的警惕和寧靜,以及隨時的身體反應」狀態。劉老師感受到的應該就是我的「拳勢」出來了;對戰的時候,對於修為不高的對手,面對這種「拳勢」就會喪失鬥志;這是功力上升的標誌。

不過為了謹慎起見,決定請教師父。就進一步演練了新悟的拳法,請師父指點;師父基本上肯定了我的練法和打法和練功方向。也提出了我現在練拳的三點不足之處,是練功將來要注意強化的方向。今天特別記下來提醒自己:

第一,身子的墜勁不足,下盤需要更沉柔一些,身上要出沉墜之勁:

第二:步法還不夠靈活,轉動之間還有僵滯之處,轉換速度也不夠快。

第三:內勁斷了,未到末梢;指上功夫不夠;以後要練習隨時能夠把丹田之勁達於指尖。

師父還示範了用手指輕輕一點,樹上的樹皮就被點出個小洞的手法。劉老師一看,嚇得趕快說:我練這個功夫後,平時一定不能亂碰她,不然輕輕一動就身上一個洞怎麼辦?我認為師父的意思,是要我練「勁達四梢」,不是要我練指力的。因為這種指力不是「練」出來的,而是身上的內勁練到了「四梢」之後,就會自然出來的;我目前感覺自己的勁力可以上手掌了,但還不夠流暢,也沒有達到指尖上。就是說:身上的勁遠遠沒有到「血餘」,還需要靜心修煉較長時間。

我現在對「太極」的理解,覺得真是「大道至簡」,原則越來越簡單:我認為太極的核心要領,就在於「步法」上。太極步法的特點,就在於陰陽變轉,一直在「無恆」的轉變中發現和創造出擊的機會;以這種獨特的太極「單輕步法」帶動身子,用全身上下(拳,掌,腳,膝,頭,肩,胯)同步跟進襲人,就形成了「挨著哪裡哪裡發」的獨特格鬥風格。如果沒有「太極步」的功用,這些古傳拳經裡面的格鬥說法就不知所云了。「手是兩扇門,全憑步打人」,這就是太極拳的功用和奧秘。

相比之下,其他拳種(無論中西),多專注於手法的訓練;採用的步法都是「雙重步」,這是最符合人體日常生活習慣的步子,主要用於支撐身體,傳遞攻擊的力量。因此常常會動轉不靈,攻防的速度也不夠快,力量也不夠大,難以把人一下子打翻,常常需要較長時間的纏鬥才能分勝負。因此面對更加靈活,每一擊均運用全身力量來攻擊的太極高手時,就只有「犯者即仆」的表現了。換言之,一旦進入生死格鬥,太極是一種極為兇猛的拳術,不是大家想像中優雅緩慢的舞蹈。太極只有在面對水平明顯比自己低很多的「低手」,而且也不想進行真正的攻擊,只是想「點到為止」這種情況下,才有可能「輕鬆自如,優雅自信」。至少目前我的領悟只是如此;有可能高級階段的打法,就能夠隨手應對高手的挑戰,「勝似閒庭信步」了吧?不過對照【道德經】來看,道家的拳技心態,是「謹慎萬分」的「不敢為」狀態,即使面對低手,也不會「託大」裝瀟洒的。太極人對付貓,恐怕也會當做老虎來打的。拳諺雲「搏兔如搏虎」。

遺憾的是:「太極以步為核心」這個道理雖然簡單,但是國內數以百萬計的「太極大軍」,依然在「手法,招式」上面下功夫,在表演上做文章。太極本「無招」,假如太極丟失了自己的「本」,去以「招數,雙拳」為主,採用「雙重步」與其他拳種爭勝,一定是「自取其辱」。用武術家趙道新的說法,太極門就只能自己玩玩「推手」這種其他拳種不玩的「比賽」,聊以自慰罷了。

我相信見聞廣博,注重實戰,歷經傳統和現代技擊訓練和研習的趙道新,一定沒有見過真正的「太極步和太極打法」;否則不會這樣說。不過,目前很多太極拳的「名家,大師」,顯然也不懂這個道理。因此古譜說「太極陰陽少人知」,的確如是!

下面把國內某武術家的言論放在這裡,讓大家看看中國目前的太極生存狀態如何:「不可否認,在螺旋纏繞、聽化蓄髮諸勁的運用上,太極拳確屬技高一籌。但是在運用下盤步法、腿法功夫上,太極拳從理論到實踐都是蒼白的。我的恩帥張蘭普先生(郭夢深、宋真石的弟子,原河北省武協委員)在上世紀80年代初曾對我說:「太極拳腰勁好,但它的步法不靈活,不適宜散打實戰。」讓這些行家裡手,靠拳吃飯的拳家,居然把太極拳最優勝的地方,當做太極最大的弱點來評價,可知現在的「太極拳」,已經墮落到了什麼地步。

所幸的是:既然中國的「道運已開」,太極的「拳運」也一定也在開。目前像我這樣身在武術界以外,不以武術為職業,但熱愛武術,熱愛道家文化,熱愛太極拳的人不少;師父說:目前大約有七個人,已經得窺真太極的奧秘,正在研習和迅速提高中,一些人也開始在傳播真正的太極拳理念和方法。也許再過幾十年,現在「甚囂塵上」的各路「表演太極」就會逐步退場,「真太極」將得以發揚光大。某名門真傳的「大師」,表演作假被披露後,對於熱衷表演的「太極門」歪風,人們有所警惕。這也是讓一個崇尚「神拳」的國民有一個清醒的機會。

後記:今天下午,因學堂老師已經提前返校,教大家一起練拳。老師們接招時,發現我比上學期快了不少,原來是「心中有感覺要挨打了,但躲不過」,現在是「還沒有感覺,就已經挨打了」。個子嬌小的錢老師教了她步法身法後,練了十分鐘上場,居然把武功不錯的朱老師打得沒脾氣(女老師打男老師是不許還手的,只能化和躲),只得趕快要求停手,思考對策。換了趙老師上場接招,很快也被錢老師追著打中多拳,讓大家很驚訝「換個方法效果就這麼明顯」;紛紛練習「太極陰陽步攻擊法」對打得很熱鬧。劉老師幫人調理玩身體後(一個學堂家長的老人,這幾天突然腰痛的直不起來,找劉老師求援,很快就緩解了),看得技癢,也來參戰。後來又教老師們練「哼哈二氣」,直到晚上六七點才「結束戰鬥」。這樣下去估計再過一年,老師們的內功和搏擊力就可以出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DhWnG0BMH2_cNUgG4T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