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媒體湖南行聚焦瀏陽:縣域經濟強縣的「扶貧經」

2019-09-26     瀏陽發布

9月24日,湖南省第八屆網絡文化節之2019「精準脫貧在三湘」——決戰決勝·全國媒體湖南行媒體團來到瀏陽。

這個由網絡名人、全國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70人媒體團,先後前往瀏陽市產業扶貧綜合服務中心、沿溪鎮沙龍村、張坊鎮田溪村,通過實地走訪、親身體驗、參與座談會等方式,了解瀏陽在農業品牌運營、農業電商服務、產業扶貧、旅遊扶貧等方面的經驗。

湖南日報徐行 攝

瀏陽有貧困人口的鄉鎮(街道)31個、村(社區)307個,省定貧困村33個,建檔立卡貧困對象15814戶49875人。

近年來,瀏陽通過推進實施「個十百千」產業扶貧工程,創新開展困難群眾分類管理,積極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紮實推進各項工作,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已脫貧13309戶44515人,未脫貧2505戶5360人,33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9%下降至0.4%。

通過深入扶貧一線,了解扶貧舉措,媒體團感受了瀏陽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發展面貌,以及瀏陽市委、市政府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付出的努力。

創新工作機制實現高質量脫貧

瀏陽市副市長詹萍萍介紹,瀏陽市通過在重點工作機制上的創新,為高質量脫貧打下了基礎。

在資金管理方面,瀏陽市完善出台了《瀏陽市扶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將後盾單位幫扶資金納入管理範圍,強化審計監督,全面實行公開公示。聘請995名村級脫貧攻堅監督員進行監督,確保扶貧資金始終在陽光下運行。詹萍萍介紹,瀏陽充分發揮扶貧小額貸款輸血強能的撬動作用,截至2019年8月底,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8695戶2.76億元,無一例逾期貸款。

近年來,瀏陽市還不斷完善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在安全飲水方面,全面排查了貧困戶飲水安全隱患,2017年至今投入資金1005萬元做好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在電力方面,全面完成了33個省定貧困村農網改造任務。目前瀏陽所有村(社區)均實現4G網絡覆蓋,光纖通達率達100%。

資料圖片

此外,瀏陽還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社會扶貧等工作中不斷創新。就業扶貧方面,瀏陽打造了「15公里就業圈」,並舉辦扶貧專場招聘會,建立就業扶貧基地;教育扶貧方面,將所有貧困學生納入對應學段進行資助,確保每一個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不因貧輟學;社會扶貧方面,打造了「點亮夢想·愛行瀏鄉」社會扶貧公益平台,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

瀏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謝波介紹,為做強扶貧產業,增強造血功能,瀏陽市啟動「個十百千」產業扶貧工程,推進「一村一業、一戶一策」,發展了蜂蜜、油茶等10項長效扶貧產業,實現了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全覆蓋,建立了合作社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並建設了全省縣級首個農業品牌運營中心。

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

目前,瀏陽踏上了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詹萍萍介紹,瀏陽在落實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已經考慮了鄉村振興的思路,脫貧是基礎,鄉村振興是深化。

瀏陽市在機制上有效銜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通過發展多類型產業以及集體經濟、推進鄉風文明等工作,提前做好鄉村振興的部署。

「主要做法有打造農產品品牌,樹立行業標杆,探索可複製模式等。」詹萍萍說。以農產品電商區域公用品牌「農品瀏香」為例,通過集中瀏陽本地優質特色農產品,進行統一策劃、統一運營、統一包裝、統一倉儲、統一配送,打造了扶貧特色品牌,提高了扶貧產品市場競爭力,累計帶動銷售貧困戶和產業扶貧基地產品8000多萬元,受益貧困戶1200多戶。

資料圖片

此外,通過催生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實現脫貧後不返貧。「瀏陽市通過黨建引領、文化引導、樹立典型等辦法,通過基層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進行精神文化宣傳、以成功個人帶動廣大貧困戶等方式,逐漸消除了『等靠要』思想。」詹萍萍說。

今年1月,瀏陽作為湖南省非貧困縣唯一代表,順利接受了國家脫貧攻堅實地檢查,取得較好評價。詹萍萍介紹,下一階段,瀏陽將繼續創新思路方法,凝聚智慧力量,做活結合文章,走出一條精準脫貧的瀏陽特色之路,創造一個可複製推廣的瀏陽鄉村振興模式。

產銷游聯動

瀏陽打造鄉村扶貧品牌

沿溪鎮沙龍村果蔬基地內,菜農正在打包新摘的蔬菜。陽光正盛,但絲毫打消不了菜農的熱情。這一箱箱發往大城市的蔬菜,是他們脫貧致富的「法寶」。

目前沙龍村培育蔬菜品種180多個,產品遠銷香港等地。沿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歐陽山告訴記者,果蔬基地結合自身產業優勢,為貧困戶提供了工作崗位和土地。如果有好的市場,果蔬基地還會無償提供技術、設施、化肥和種子,幫助貧困戶將果蔬賣個好價錢。

新豐蔬菜合作社董事長周福初是果蔬基地的合伙人之一。2007年,國家頒布實行《中國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他和其他合伙人響應國家號召,籌備建設果蔬基地。現在,沙龍村果蔬基地占地面積達3800畝,園內花果飄香,美麗如畫。

瀏陽市產業扶貧綜合服務中心展現了瀏陽在銷售領域的累累碩果。瀏陽市產業扶貧綜合服務中心於2019年成立,集扶貧產品銷售、展示、電商運營、培訓和物流配送於一身,致力於產業扶貧銷售和技術服務。

綜合服務中心內,桌上擺滿了瀏陽特產。一旁,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打包愛心人士捐贈的義賣產品。

瀏陽市扶貧辦主任羅永志介紹說,產業扶貧綜合服務中心主要是突出產品銷售,把電子商務和社會扶貧融合在一起。它是一個電商平台、社會扶貧公益平台和產業扶貧的服務中心。

張坊鎮田溪村通過發展旅遊業,在生產與銷售之外探索出一條特色鮮明的脫貧之路。田溪村地處湘贛邊界大圍山南麓,由於地處偏僻,產業發展滯後,經濟基礎比較薄弱。

家住田溪村的景區保安李有倫回憶,當地發展旅遊業以前,他住在大山深處,以砍竹營生。旅遊業發展起來以後,當地政府為他新修了房子,解決了他的就業問題,極大地改善了他的生活條件。

李有倫工作的景區為湖南西溪磐石大峽谷風景區。景區內建有滑草場、玻璃棧道、水果採摘基地等系列旅遊娛樂項目。景區總經理王玻聲說,文化旅遊是村民首先發起的,貧困戶可以在景區種植農作物、在景區就業和入股參與到項目中來。通過將農產品銷售,文化旅遊還能實現產業扶貧。

來源 華聲在線 新湖南

責編 江卉 丨 審核 羅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Ybb20BJleJMoPMV9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