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譽為國際婦女運動之母,提倡設立婦女節,差點被暗殺

2021-03-08   勇哥讀史

原標題:她被譽為國際婦女運動之母,提倡設立婦女節,差點被暗殺

今天是2021年3月8日,即「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被簡稱為「國際勞動婦女節」。現在,這一天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女神節。

既然是「女神節」,我來為大家介紹一個響噹噹的女神——被譽為「國際婦女運動之母」的克拉拉·蔡特金。她將畢生的心血獻給了國際婦女運動,致力於實現婦女的徹底解放。1910年在她的倡導下,國際社會第一次提出了設立婦女節的想法,並逐漸付諸實施。這就是延續至今的「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

蔡特金是德國人。1857年7月5日,蔡特金出生在德國薩克森州一個叫維德勞的小村子。蔡特金的的父親是貧苦佃農出身的鄉村教師,母親出生在一個思想開明的富裕家庭。父母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從小就對蔡特金進行培養,希望她以後走上教書育人的道路。

在良好的家庭環境薰陶下,蔡特金勤奮好學,9歲時就開始閱讀歌德、席勒等人的作品。她父親珍藏了一本《瑞典解放鬥爭吏》,讓人如獲至寶,反覆捧讀。蔡特金從這部書里初步汲取了革命思想。1874年,27歲的蔡特金進入萊比錫馮·斯泰貝爾女子師範學校讀書。4年間,蔡特金開始投身革命浪潮,並在畢業後加入了德國社會民主黨。

此後,蔡特金終身致力於國際婦女解放運動。

在我們當今這個時代,婦女作為「半邊天」,享有與男性同等的學習、工作等權利,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不覺得有多麼了不起。實際上,這種同等的學習、工作權利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了漫長而艱苦的爭取。

在20世紀之前,婦女在社會上的地位低於男性,並不具備同等的學習、工作權利。就連16世紀著名的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發起人馬丁·路德都這樣說:「男人有寬廣的胸腩和瘦小的臀部,而女人有狹小的胸膛和寬大的臀部,因此,女人更應該呆在家裡、坐著不動、操持家務、生兒育女。」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極大地推動了社會進步,可連馬丁·路德都沒有感受到女性地位的悲慘,遑論其他人?

工業革命在歐洲爆發後,由於工廠嚴重缺乏勞動力,婦女得以進入工廠上班。可是,雖然婦女和男性一起工作,可婦女工資遠低於男性,工作條件也更加惡劣。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一群製衣和紡織女工為了抗議低廉的薪酬和惡劣的工作條件,走上了街頭,由此拉開了全世界婦女運動的序幕。

蔡特金其實並沒有底層工作的經歷。她家庭環境較為優越,不需要像其他婦女同胞那樣拚命工作。但是,蔡特金很同情廣大勞動婦女,願意為她們的平等權利而鼓舞、呼籲。不僅如此,蔡特金還將廣大勞動婦女團結起來,希望她們自己能夠站出來,「為爭取她們被承認為享有平等權利的人而奮鬥」。

蔡特金很快就成為了國際婦女解放運動隊伍中的一名風雲人物。1907年8月,蔡特金被第一屆國際婦女代表會議推選為國際婦女書記處的書記。

1910年8月26日——27日,第二屆國際婦女代表會議在哥本哈根召開,有來自17個國家的100多名婦女代表參加。會議由蔡特金主持。會議期間,蔡特金負責起草了一份《關於爭取婦女選舉權基本原則的決議案》,決定:「各國無產階級有階級覺悟的政治組織和工會一致同意:各國社會主義婦女每年要有一個節日,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婦女獲得選舉權,必須按照社會主義原則並連同整個婦女問題一起對待婦女的選舉權要求。婦女節必須具有國際性和認真地籌備。」

蔡特金希望設立一個國際婦女節,以此推動解決婦女選舉權問題以及其他平權問題。國際婦女節應運而生,只是暫時沒有明確是哪一天。

1921年6月,在正式確定國際婦女節為3月8日,即1857年美國紐約製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的那一天。

難能可貴的是,蔡特金公開反對德國法西斯,發表了著作《反對法西斯主義和帝國主義戰爭》與報告《關於法西斯主義》,明確表明法西斯的重大威脅,要求全世界人們動員起來一起抵抗反西斯。為此,蔡特金收到了德國法西斯發出的死亡威脅,差點被暗殺。

蔡特金為國際婦女解放運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個人生活卻不盡人意。1882年,她與奧西普·蔡特金結婚,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7年後,奧西普不幸病逝,讓她備受打擊。此後,蔡特金金終身沒有結婚。

1933年6月20日,76歲的蔡特金病逝於莫斯科附近的一座療養院,安葬於克里姆林宮紅場的墓園裡。她的墓碑上沒有墓志銘,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為了紀念這位老人,莫斯科北部一條道路被命名為「蔡特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