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深檢兩年後,我寫了封信給三十歲的自己

2019-12-09     深圳市人民檢察院

展信快樂:

30,在數學中,是29和31之間的自然數;在地理上,是中低緯度的分界;在語文課的《論語》里,是孔子因為感覺之前的人生經驗已經滿足他在世上立足的需要,故而所稱的「三十而立」。

2017年的12月11日,你到深檢報道,從大雪紛飛的北方到紅豆生髮的南國,自此開始書寫人生新的一章。時光如梭,你在這已經工作兩年了,二十幾歲的日子像下餃子一樣,撲通撲通地就過去了,一晃眼,你來到了三十歲的門口,即使不情願,但還是步履不停的邁過了這個門檻。三十歲來臨前,你總感覺有些不一樣,你問過自己好多次,三十歲意味著什麼,有什麼不同,而你又要做些什麼來迎接它?其實它沒什麼不同,和上一個生日與下一個生日一樣,最終都會遁入時間的河流綿綿不絕不知而終;而你也不用去刻意做什麼,因為歲月流逝和世界變遷不會改變它們的速度。那麼就和你談一談總是在思考的問題吧。

關於寂寞。記得你剛到深檢時,感覺周圍的一切都很陌生,上班時同事都在忙碌地做著手頭的工作,而你還像小孩學走路一樣在熟悉了解身邊新的人事物,那時還不知道從三號樓到一號樓也可以從三樓穿過去,不知道二號樓有一部電梯是到不了十樓的財務大廳,也不知道吃完早飯為了避免碰到院領導還可以從三號樓東邊的電梯上樓。

每天晚上下班後,同事們都匆忙趕著回家,而你總會在辦公室多呆一會兒,有時會站在窗戶前從十二樓向外望,對面鴻翔花園一家家的燈火逐漸點亮,每一個小方格里都是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樓下筍崗東路擁擠的車流緩慢前進,每一段路的沿途都是聚散離合的生活景色。每到這個時刻,你都會覺得寂寞像夜色一樣鋪展開來。兩年過去了,你認識了新的朋友有了新的生活,但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在春眠乍醒的時刻,寂寞依舊在這。

你慢慢明白,懷才不遇會寂寞,高居廟堂也會寂寞;夜半無人會寂寞,置身人群也會寂寞;沒有愛會寂寞,有了愛一樣會寂寞,甚至更寂寞。它像一種病,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得;它有一些藥,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它像影子一樣,總在某些時刻、某個場合的照射下出現,無法擺脫。你還是沒有找到解決它的好辦法,依舊與它作戰與作伴,也許適應寂寞就像適應一種殘疾。

寂寞的時刻會讓你和他人、和世界都留有一段空間,如果這時你不急於尋求靠他人的慰藉或者是事物的刺激來去填補、度過它,那麼這一點疏離恰好可以讓你看清你在一段關係里的角色,思考你在這個世界的位置。小時候覺得寂寞是件很文藝的事,長大後覺得寂寞是件很淒涼的事,現在努力讓自己覺得這不是一件事。羅素說他生活的三大動力是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和對苦難的憐憫,這三項都可以憑藉你發揮主觀能動性而實現,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讓你可以少一點寂寞,但我覺得你可以試試。

此外,在諸多想不明白的人生問題里,你還曾經問過很多人什麼才是生命的意義,或者說人為什麼要活著?有人告訴你是為了責任,為了孝敬父母養育子女;有人告訴你是為了探索世界,體驗人生感受真善美;還有人說這些都是生命的意義,而你對這意義追尋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

來深圳後的周末下午,有時在華強北、萬象天地這樣的商業區,看見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三三兩兩走在街上,陽光照在他們的臉龐,青春的像帶著露水的花草,明亮耀眼,每每這時,你都會想自己是不是因為老了才會感嘆年輕的模樣,再一想到人已三十,依舊未成家未置業,積蓄也不多,好像沒完成什麼人生大事,會突然驚慌。平靜下來後,再想想其實人生還未過半,路還沒走到一半,像飯局還未過半,電影還沒有進入高潮,這都是最美的時候,就像這裡的夏天一樣,最茂盛,最熱烈,所以,也最值得熱愛。

一些問題有了答案,更多的問題還在發生,現有的答案也還是會變化,或許生活的本質就是無常,而無常就是生活的日常。與其執著於抓住它的脈搏,不如用眼和行去觀察感受它的跳動。每個人都是自己答案的問題,每個人也都是自己問題的答案。我希望你處在熱愛里,也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方式掙脫虛無,獲得真實的、高級的快樂,然後在生活層巒疊嶂的細節里發現生命層層綻放的喜悅與美麗。

三十歲的門口,慚愧於年紀增長與知識積累的不成比例,煩惱于越來越頻繁的選擇困難,困頓於何去何從的猶疑和還是看不淡、看不透的迷思,也調侃於曾夢想仗劍走天涯卻因變胖取消原計劃的笑話。胡言亂語千百字就當好好做人的工作小結。但不管怎樣,路還走著,那就如歌里唱的那樣吧:像圓舞曲的步伐,轉個身後再出發。

你都三十了,你也才三十啊。

(註:本微信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權方面的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妥善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2Sf724BMH2_cNUgiL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