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茶,從在土壤之中起,就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茶樹喜濕,「茶香高山雲霧質」,每一片茶都是在這樣的雲霧繚繞處生長,在露珠與雨水的滋養下吐露新芽。
就此集大自然天地之靈物於一身,在文人眼裡它是清明純潔的象徵,穿過世俗繁華,品一口,又是一身淡泊與純真。
無論是茶的生長,還是一杯茶湯的呈現,水始終伴其左右。陸羽《茶經》記載:「水為萬茶之母、壺為萬茶之父。」由此可見少了水的茶亦不能稱之為茶,水承載著茶的整個生命,一壺好茶必不可少的便是擇一捧好水了。
飲茶擇水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有云:「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茶性的好壞與水密不可分,用十分的水泡八分的茶,茶性會借水充分展現,變成十分的好茶;反之,用八分的水泡十分的好茶,茶也會變成八分的次品了。
水能成就一杯尚可的茶,亦能毀掉一杯好茶。那飲茶之水到底如何選擇?
陸羽在《茶經》中說:「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也就是說,泡茶最好的水,山泉水為上等,江水次之,井水為末等。
李漁也有詩云「飛瀑山廚止隔牆,樹梢一片引流長。旋烹佳茗供佳客,猶帶源頭石髓香」(李漁《七絕·伊園十便·汲便》),用山泉水剛沏的茶,「猶帶源頭石髓香」,品之餘味無窮。
這裡的水都有幾大特點,首先水清,即水的水質本身優良。其次為活水,所以歷代文人多推崇流淌的山泉。再者水的味道甘甜,帶著源頭的香味。
茶如人生
好水與好茶,如相逢如遇故知。一杯好茶,正須這恰到好處的相遇。水讓茶鮮活,茶讓水增色。如同朋友間最好的關係,愛情亦是如此。
茶與水的相處,時間短了,茶沒有入味,茶味就淡。時間長了,反顯出厭惡與膩,茶就苦了 ……最好的相處,還是恰如其分,相敬如賓。
茶這一生,得水之眷顧得以生長,得水之給予得以圓滿。水這一生,遇茶而得以遇見自己的靈魂,遇茶讓每一滴水得以充盈。如友情如愛情,相互成就才不辜負相遇一場。
擇好水,烹好茶,慢斟細品,苦盡,甘來,每一口都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