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爆改素人計劃」的逆襲吸粉玩法

2019-10-31     運營的小事

「逆襲」不再是美妝賽道的專利。

憑藉著快速帶入觀眾情緒,高效完成轉化任務的神奇功效,逆襲玩法已經從美妝向外輻射至其他的泛娛樂賽道。

在向外發散的過程中,逆襲的形態也不斷發生著變化。比如改變反派人物與觀眾的對立關係,從追加的反轉劇情中,豐富內容的層次,就像「逆襲哆哆」近來揭秘施壓者背後不為人知辛酸的新劇情模式。再或者,弱化其中的對立關係,消除觀眾觀看內容前半程的不適感。

近期在抖音漲粉效果良好的「爆改素人計劃」就屬於後者,其憑藉單月216.6W的增粉量,上榜卡思數據9月抖音新銳榜第26名。



9月抖音新銳榜截圖

時尚穿搭賽道鮮有粉絲增速較快的案例,這與該細分品類的體量以及發展程度有關。那麼卡思數據就恰好借該帳號為切入點,分享一些時尚穿搭抖音號的現狀及其面臨的問題,共同探討時尚穿搭內容的新玩法。

一、 爆改素人計劃快速躥紅

被記者從街角巷尾隨機挑出的素人,在經過了穿搭老師Veela、美妝老師Janice的改造後,瞬間出落成各種type的小哥哥、小姐姐,A爆眾人,就像換了個人般神奇。

這就是耗時1分鐘,單期「爆改素人計劃」視頻的全部內容,按照「素人改造前穿搭妝容改造後」的節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只要接受了邀請,無論是外賣小哥、精神小伙還是摳腳大姐都能秒變街頭潮人,這樣強烈的視覺衝擊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積極性,快速吸引一批用戶關注,引起話題討論。據卡思數據統計,其7月18日發布第一條視頻至今,已積累369.4W粉絲,增速顯著。

爆改素人計劃向觀眾傳遞著一個信息:沒有醜人,只有懶人。任何人都能夠通過後天的形象管理,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配合這個觀點,帳號的商品櫥窗上線了63件商品,以服裝居多,並伴有少部分的視頻及護膚品。部分視頻中也直接插入了商品連結,促使觀眾在消費完內容後,繼續消費內容中展示的產品。



爆改素人計劃商品櫥窗 圖源:卡思商業版

穿搭作為時尚的一個細分品類,提前主動篩選了受眾,圈定服裝配飾、時尚美妝中帶著顯性及隱性消費目的的平台用戶,從而更容易轉化,創作者只需解決好內容即可。卡思數據觀察到,爆改素人《第八期,爆改小賣店大姐》視頻獲得了200W的點贊量,其中插入的連結「復古印花寬鬆衛衣」在其帶動下達到了75.5W的瀏覽量,觀眾興趣濃厚。

除了爆改素人計劃,「金大班的日常」「帕爾哈迪迪」等穿搭類帳號都通過綜藝、劇情等展現形式,強化了目標人物的前後形象對比,並在改造後眾人的反應,強化對美、精緻、某種風格的鼓勵。

如果觀察爆改素人計劃的文案,可以發現其中不乏#逆襲 的標籤。改造前,人物描述為「屌絲」「油膩」「不修邊幅」「路人」「精神小伙」「摳腳大姐」… 改造後,他們則被形容為「仙女」「自帶勾魂buff」「眼神殺」「歐式尊貴」。

創作者不需要明確指出,但將一個形態改變為另一個形態,就足以說明內容的價值觀。即審美上鼓勵精緻,行為上鼓勵積極修正。而粉絲也在消費內容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接受了內容傳遞的觀點。加上對比前後的視覺衝擊,粉絲急不可耐地尋求被翻牌,被改造,喚醒對逆襲的苛求。

二、 時尚穿搭類內容現狀

穿搭類內容的變現通路在哪?卡思數據觀察到,這類帳號多以國內服飾品牌廣告、商品櫥窗及直播CPS、售賣自主品牌產品三種方式變現,背後瞄準的是服裝飾品實體產業。

前者的規模並不大,服飾類品牌廣告未形成穩定的投放需求,也未見依靠第一種模式的成熟帳號。目前後兩種模式是大多數穿搭類帳號的首選。

穿搭類內容整體呈現出體量較小,優質內容較少的狀態,由穿搭自媒體與服裝配飾企業號兩種帳號類型構成,而企業號整體更偏弱運營狀態,頭、肩部帳號嚴重缺席。

1、穿搭自媒體

穿搭自媒體多挑選細分主題,針對不同用戶群體的進行內容輸出,每支視頻講解一個知識點。

如定位為AJ資訊分享的「AJ處長」「鄭星洋」,常常分享洗護原則、真偽鑑別、平價代替這類實用性與指導性俱佳的內容。帕爾哈迪迪將它的內容集合為「挫男改造手冊」,這與爆改素人計劃類似,都是以專輯的形式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主題。

這類內容通常依賴於商品櫥窗轉化,那麼如何將內容、產品、供應鏈結合起來就成了變現效率的關鍵,從選品、庫存、現金流,再到售賣策略等等,考察的是整體的運作能力。

據了解,這點做得較好的創作者背後都有成熟供應鏈的支持,要麼是有電商基因的MCN,要麼是電商公司切入短視頻。

比如這次漲勢較好的爆改素人計劃就是後者的代表,後端充足的SKU為前端內容輸出後,用戶的一切購買行為做保障,此外據企查查,其背後的深圳朱氏佳民科技有限公司,已於內容播出第三期時註冊了「爆改素人計劃」「爆改素人」的廣告銷售、服裝鞋帽商標,似乎是做好做重內容,做重品牌的準備了。

2、企業號

此外服裝配飾企業號也為穿搭內容貢獻了一部分內容。一來該內容定位本身就篩選出了有購買意願的用戶,天然利於商家轉化;二來用戶從內容中消費低客單價商品的習慣已有一定體現,抖音作為消費場景,對在200元以內定價內的商品較為友好,這對很多商家來說是一個機會。

這樣的帳號有金大班的日常、西掌柜、黑牛奶少女穿搭等。



摘自卡思數據《抖音紅人帶貨分析報告——淘系VS放心購》

據觀察,其數據不力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弱運營狀態;目的性強;無人物IP

首先,出於企業號運營目的的考量,部分商家並未在企業號上投入過多精力。整體處於弱運營狀態,比如有些視頻的來源直接就是產品展示的二次剪輯,也並無統一的內容風格,難以保持穩定輸出。

其次,缺乏內容思維,帳號內容總體是表達邏輯而非溝通邏輯,表現為目的性強。視頻內容著重展示產品賣點而非解決用戶痛點,重點放在了如何更多地露出產品文案,而不是基於消費場景做內容創作。

最後,這類企業號大部分無人物IP。觀眾記住的是帳號名稱,是缺乏想像力的品牌名稱,而非某個能夠建立情感聯結的人物。或者,即便有固定出鏡人物,也不提供其個人信息,觀眾對其性格、偏好、故事等一概不知。

金大班的日常就是這樣的一個帳號,其背後是淘寶店「金大班清新實用主義」,視頻中的三位高頻出鏡人均為淘寶店模特。主題套裝展示,場合搭配指南,風格盤點等均是該帳號的主要內容,雖然也會展示對話,但主要起到推進劇情的作用。

當然這樣的現狀也不難理解,將某一紅人與品牌高度聯繫起來,對企業來說有一定風險,而虛擬IP又需要較高成本,在回報不明朗的情況下,採用弱化出鏡人人物屬性的狀況也是權宜之舉,只不過這也同時放棄了內容脫穎而出產生的高回報。

三、優質抖音穿搭號的共性

優秀的帳號總是存在一些相似性,卡思數據在觀看了1000+個穿搭視頻後,發現其依然沒有脫離「優質內容+精細運營」的邏輯。

前文說到,後端的供應鏈是穩定商業化的保障,是精細運營的主要發力點。那麼何為優質內容,如何定義「優質」?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理解為圍繞需求,做好創造與滿足。

1、創造需求

給觀眾製造一個需求。

如通過文案、內容、視覺等展現方式的對比及對立,輸出一個價值觀。接受內容的觀眾長此以往自然會進一步接受其核心價值,人們總是趨向於為自己的行為尋求合理性。這點可參考上面提到的爆改素人計劃。

賦予產品新意向也是一種思路。視頻中完美小姐姐的愛用物,潮人小哥的同款,優質IP的周邊都是卓有成效的營銷手段,當我們將產品從中剝離開來時,發現產品的價值多是環繞在其周圍的文化符號賦予的。那麼我們不如通過內容來賦予產品一個新概念。



抖音平台熱點 圖源:卡思商業版

比如此前風靡一時的「當鋪」玩法,觀眾借老闆的視角一窺眾多訪客的私密故事,主人公的形象隨空間和訪客的不同而形態各異,久而久之老闆自身也被塑造成看遍世事的滄桑模樣。

「灰姑娘的裁縫鋪」就是這樣的內容,通過與來訪者的互動,女主人公逐漸確立起善良、俏皮、專業的人物形象,由此視頻中出現女主人公服裝連結的次數要比訪客的多得多,可以看出該內容的轉化突破點為女主而非訪客。



抖音紅人「灰姑娘的裁縫鋪」

2、滿足需求

給用戶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零散的痛點入手,解決好問題,將方法論搭成框架,形成系統。目前數據較好的穿搭類內容多有自己的細分定位,灰姑娘的裁縫鋪講故事,「小學真」專做小個子女生穿搭,「杭州潮人榜」將鏡頭對準街拍,「綠帽舒」則為古風換裝。他們的內容多下設了不同的分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講解搭配原則,如顏色、長短、質感、場合等。內容上形成條理,給用戶持續關注的動力。

在視聽語言方便安排好內容的精彩程度,管理好用戶的觀看心理也至關重要。節奏、衝突、信息量,善用技術及技巧安排內容的觀賞性。比如直觀對比就是利用了視覺衝擊來強化用戶對容貌管理功效的認同,而紅人對產品的試穿展示則給用戶一個暗示,即「我穿上也會如此美麗」,而人物則可為內容設置記憶點,為用戶提供情感交流對象等。

即便抖音穿搭類內容稍顯貧瘠,但其仍是淘系創作者、電商創作者的主要發力點之一,或許待平台用戶消費行為進一步發展、平台重視電商營收份額後,該細分領域將會迎接各屆玩家的注視。

轉自公號:卡思數據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本站根據CC0協議授權轉發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聯繫:[運營的小事]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y6AIm4BMH2_cNUgqJR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