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樂亭:藝苑鄉音遍城鄉 鼓腔弦韻樂傳承

2019-12-28     人民網河北頻道

「一弦一板道盡千古興替,一人一口演遍百面人生」,樂亭大鼓發源於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風靡冀東、京津以及東北地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樂亭縣整合資源,鼓勵劇目創新創新人才發展模式,樂亭大鼓傳承發展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圖為樂亭大鼓傳承人正在直播。周博攝


老藝人變新「網紅」

「我現在已經3萬多粉絲了,每天一打開快手看現場的可能一萬多人,」樂亭大鼓省級傳承人張旭武興奮地說,「隨著這幾年新媒體快速發展,通過不同的平台,傳播的更遠了」。

點擊進入「快手」張旭武樂亭大鼓直播間,隨意點開一個視頻,聲情並茂的樂亭大鼓演唱即刻呈現在眼前,縈繞於耳邊,讓人如臨現場。張旭武說,他從17歲學習表演樂亭大鼓,以往在露天廣場表演,最多時觀眾能到400人,演出兩個月,受眾也沒超過3萬人。

「如何讓優秀傳統文化受眾更廣,傳播得更遠?這個問題一直擺在每一位樂亭大鼓傳承人面前」,樂亭大鼓國家級傳承人張近平說,「傳承傳統文化必須與時俱進,冀東三枝花需要新平台!」談到使用新媒體的感受,他感慨地說:「在縣文化部門的倡導和鼓勵下,現在樂亭大鼓傳承人,每個人都是「網紅」,利用新媒體傳播傳統曲藝,對演員表演也是一種挑戰,要想留住觀眾就不能總用老套路演唱,怎麼讓觀眾停留在一個直播間不走,是需要些功夫的。」

圖為正在學習樂亭大鼓的幼兒園小朋友。李慧榮 攝


小娃娃學老「段子」

「說的是雁朝南飛,尾巴沖北,咋還衝東呢?原來是老天爺刮的那個西北風」。在樂亭縣直屬機關第一幼兒園,樂亭大鼓傳承人孫慧艷正在一句一句的教孩子們演唱樂亭大鼓民間小段兒,孩子們一板一眼學得妙趣橫生、惟妙惟肖。

「再好的「戲」也要有人唱,有人學才能長盛不衰」。 孫慧艷說,現在的小孩子去學樂亭大鼓,帶領著他的家長,然後爺爺、奶奶、姥爺、姥爺都在學,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傳幫帶。

2019年樂亭縣委縣政府確立了傳統文化進課堂總體思路,成功掛牌建立了17所傳統藝術教育特色小學,編纂印刷發放樂亭大鼓、樂亭皮影校本教材12000餘冊,並開設相應藝術師資培訓課程,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融合。目前,各學校參與教學培訓學生人次達到800人。

圖為樂亭大鼓「千場大鼓進百村」活動。曹軒宇攝


人才培養下大力 傳統藝術更有戲

「有人才有戲,有傑出的人才,才會有優秀的劇目,傳統藝術才會有未來」,樂亭縣文化遺產傳承中心主任孫宇霆說,近年來,樂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保護和傳承樂亭大鼓。「賽徒獎師」就是為鼓勵以師帶徒,在比賽中按照徒弟所獲得的獎次,師傅也獲得同等物質獎勵,一師多徒獲獎的,重複獎勵師傅,以此激勵樂亭大鼓、皮影藝人廣收門徒,為民間藝術的傳承儲備人才,收到良好的成效,湧現出了35歲以下的年輕大鼓、皮影新人50餘人,樂亭傳統民間藝術出現了蓄勢發展的良好勢頭。

樂亭縣大力扶植社會文化團體,建立「樂亭大鼓傳承基地」「樂亭大鼓藝術交流會館」「書宇曲藝交流中心」「清萍書社」等傳統文化展演交流基地。目前,基地已累計培訓學員500餘人,為樂亭大鼓的傳承注入了新鮮血液。

此外,樂亭縣政府還通過「千場大鼓進百村」「文化大篷車天天演」「藝苑鄉音遍城鄉」等系列傳統文化活動,把樂亭大鼓送進了社區、村鎮、學校、企業。(周立軍)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可以訂閱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xX0TG8BMH2_cNUg9M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