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岳陽日報記者 周小平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宋人范仲淹筆下描繪長江與洞庭湖交匯一帶的景象,曾經只是留在鄧鐵牛記憶中,但如今又重新寫照在巴陵大地。
鄧鐵牛是君山區環保志願者,也是長江華龍碼頭林閣老生態環境監測點的監測員。
「我生在這,長在這,見證了華龍碼頭從沙礫橫飛到岸芷汀蘭的變遷。現在每天巡邏,都能看到成群江豚在水中嬉戲,蘆葦叢中野鴨聲此起彼伏,心中的自豪也油然而生。」鄧鐵牛說,守護好一江碧水,我們責任在肩;看著洞庭湖一天天變美,心中更是欣慰。
岳陽擁有163公里長江岸線、50%以上洞庭湖水域面積、1500多平方公里東洞庭湖濕地,是長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與治理的主戰場。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岳陽市君山區華龍碼頭、城陵磯水文站視察,留下了「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託。
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超常規的舉措,深入實施沿江化工企業整治、長江岸線碼頭整治、黑臭水體治理、沿江環湖生態修復、農村「空心房」整治、重點領域整治、河長制落實等「七大行動」,堅決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治理的攻堅戰、持久戰,岳陽自覺擔當起了守護好一江碧水、還八百里洞庭安瀾的歷史責任。
治亂——讓河湖回歸安瀾。對侵占洲攤、岸線的渡口、農業種養項目、違法建設實施全面清理並復綠,全市平整、復綠岸線碼頭灘涂42.3萬平方米。工程施工、碼頭管理方面環境問題已整改到位,全市共關閉拆除長江沿線碼頭泊位42個,暫停11個在建泊位,退還長江岸線約7.3公里。對長江沿線11家港口經營企業共33個碼頭泊位
進行提質改造,已完成28家。沿長江8個主要排污口和43個排漬口、洞庭湖94個入湖排口已實施常態監管,全市1257處天然水域已全部禁止投肥投餌。
整治後碼頭泊位的利用效率變高了,長江岸線的生態環境變美了。空中俯瞰,一江碧水再東流,華容縣白洋村長江護堤林、臨湘市黃蓋鎮長江岸線風光帶,儼然長江沿岸亮麗的風景線。
治污——讓水體重現清澈。岳陽內河內湖眾多,城區水系交錯,做好水生態文章一直是岳陽人民的夢想。今年,我市在「保護一江碧水」上邁出了更堅實的步伐。市政府與三峽集團戰略合作,強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先行先試項目,目前已開工建設5個子項目,涉及東風湖、王家河流域水環境治理和臨港、羅家坡、湖濱污水系統收集管網完善工程。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清理河湖「四亂」611處,完成115條河湖劃界工作、開展135條河湖(河段)「樣板河湖」創建。城區32處黑臭水體已整治完成27處,縣城鄉鎮今年完成12處黑臭水體整治。基本完成11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及穩定運行任務;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開工建設任務70個,目前已全部開工,基本建成7個。
有人說,河流是自然寫在大地上的詩。昔日一條條市民掩鼻而過的「臭水溝」,如今變身成為眾人打卡的好去處,岳陽城鄉正在譜寫一首山水田園詩。
治源——讓城鄉生態宜居。讓母親河和母親湖永葆勃勃生機,岳陽在探索走出先污染後治理、先破壞後修復的怪圈的路徑。深化農村「空心房」整治,推進村莊清潔行動集中攻堅,全市拆除「四房」及偏雜屋共騰退土地12.5萬畝。清理農村生產生活垃圾50萬噸,無害化處理率達98.43%。清理村內溝渠塘壩1.57萬公里,治理大小黑臭水體1.22萬處。啟動14.4萬戶衛生廁所改(新)建,已完成6.5萬戶。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城區花果畈垃圾填埋場實行封場,岳陽市和汨羅市、湘陰縣三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投產。全市202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按標準整改到位。6座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完成提標改造任務。
生態福利,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城鄉回歸本色,一幅日新月異的生態宜居畫面正一步步在1.5萬平方公里的大地徐徐展開。
「幾年前,這江水誰敢飲用?現在我每天都是在長江取水。」鄧鐵牛告訴記者,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多候鳥成飛臨,今年洞庭湖越冬水鳥已經達到20多萬隻,「難得一見的東方白鸛、白鶴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也能看到」。
記者手頭的一份2019年全市環境狀況報告印證了鄧鐵牛的話:全市森林覆蓋率和濕地保護率分別穩定在45.3%、77.28%;全市31個地表水考核斷面達到或好於III類水質比例為74.2%,Ⅳ類水質分別占25.8%;東洞庭湖總磷從0.071mg/l逐年下降至0.066mg/l,年均濃度下降8.5%。
一幅日新月異的生態宜居畫面正一步步在1.5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