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檢查的「三板斧」,簡單有效,別拒絕

痔瘡是種常見病、多發病,

俗話都說「十人九痔」。

很多人認為痔瘡不會危及生命,

又因為它位於肛門部,

就感覺比較尷尬

大多數時候只會默默忍受,

自行處理。


小陳單位前段時間組織集體體檢,來到醫院時,小陳雖然前段時間肛門卻有不適且大便偶有出血的情況但卻因為害羞覺得難為情而在「肛門檢查」那一欄里寫了放棄。兩個月後小陳因病情加重不得不來到醫院做系統治療。

肛門、直腸等器官出現了問題,很多人往往會拖延不看醫生,最後導致病情惡化。一部分人是羞於啟齒,一部分人是擔心肛腸檢查太複雜。其實,肛腸科的檢查並不麻煩,也不難堪,常規的三種檢查——視診、指診、電子肛門鏡,簡單快捷而有效

一板斧 :視診,看肛周是否有病變



一般情況下,患者向醫生描述病情後,第一項檢查就是視診。

簡單講,就是看,從外觀上看肛周有沒有長東西,有沒有異常附著物(如血跡、膿液、粘液等),皮膚顏色有沒有改變,有沒有裂口等情況。如外痔、肛周膿腫、肛裂、肛周濕疹等疾病,會在外觀上引起改變,都可以通過視診來初步判斷

二板斧:指診,摸肛周、肛內是否有病變



指診,又稱為「肛門指診」,是肛門直腸疾病檢查中較為簡便有效的方法之一。指診是醫生用手指在患者肛門周圍、肛門內進行觸摸,因為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可靠性,可以及時發現肛門直腸的諸多早期病變。

據統計,國內約有80%的直腸癌是在指診時發現的。指診能對肛門皮膚做痛覺、觸覺、溫度覺的測試;肛門觸診可以檢查肛瘺的行徑,瘺管與直腸環的關係、括約肌的緊張程度等,甚至了解毗鄰臟器的情況。指診還可以了解直腸腔中是否有問題,有沒有乳頭瘤、息肉、硬性包塊、感染灶、直腸癌等。

三板斧:電子肛門鏡檢,清晰查看肛腸內部病灶



電子肛門鏡檢是對指檢的一個有效補充手段,既能檢出軟性的痔核組織,在齒線處發現有無內痔、肛乳頭、肛隱窩或肛瘺內口等問題,還可觀察腸腔黏膜顏色;有無炎症、出血充血、流膿;有無潰瘍、息肉等隆起,並早期發現直腸腫瘤及異物等情況,還可以鏡下取病例活檢。

電子肛門鏡成像檢查系統,可對肛腸內部深層病灶部位進行圖像採集、實時診斷,可以清晰、準確、直觀地看到病灶,了解病情,避免誤診、誤治,也為臨床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整個檢查過程中,患者幾乎感覺不到疼痛,檢查時間短,當時即可拿到檢查結果。

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

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作為丹東市「情系職工珍愛健康 萬名職工肛腸疾病篩查診治行動」的定點醫院,為全市居民推出多項公益惠民項目,並針對肛腸疾病的高危人群,提供了如:肛門指檢、電子肛門鏡、電子乙狀結腸鏡等專項檢查,為存在疾病隱患的患者,提供了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we3XGwBUcHTFCnfAI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