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跑1000米的人與游泳相同距離比,2者身體有何差別?

2019-06-06     36計瘦為上計

提到跑步很多人會聯想到游泳,因為它們都屬於有氧的範疇,而多數人則認為跑步會磨損膝關節,而游泳則成為了很好的替代項,其中的利害關係也是眾說紛紜,導致很多人並不清楚該如何選擇。

在我看來如果膝蓋本身並不好,或者是在運動中有所損傷的情況下,選擇游泳肯定會更有利,因為在水中膝蓋不用承受全身的重量,同時還能達到全身運動的目的,那什麼情況下該選擇跑步呢?

如果你的膝蓋並沒有受過傷,並且不會游泳或者覺得麻煩的話,跑步則是最佳的選擇,但也要注意保護好膝蓋,因為半月板的特殊性,導致其受損後難以修復,所以最好是以慢跑為主。

那麼每天堅持跑1000米的人與游泳相同距離比,2者身體有何差別?差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心肺能力,這是有氧的核心鍛鍊內容,其次就是外觀上的差別,最後則是體質的差異。

一、心肺能力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跑步可能就是最直接有效的,鍛鍊自身心肺能力的運動方式,因為對於游泳新手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在進行無氧運動,要想在水中遊動的情況下,還能換氣自如是比較有難度的。

那麼如果會游泳的人,則應該選擇游泳了,因為一千米的跑步,從運動量上來說的話,確實達不到鍛鍊身體的作用,而在水中游一千米則大不相同了,因為水中會存在阻力,想要前行是比較困難的。

二、身體外觀上的差別

雖然這兩項運動都是全身性的,但是跑步主要是以腿部運動為主的,很多新手在初期都會遇到腿部變粗的情況,這是因為跑步姿勢的不正確所導致的,所以在身體外觀上跑步者更容易出現梨形身材。

而游泳者因為在水中,對抗阻力前行,身體各部位受力較均勻,所以身體線條會流暢許多,可以觀察那些游泳運動員的身材,就是非常好的例子,而要想達到那種程度的話,除了刻苦之外還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三、體質的差異

雖然更常見的是跑步者膝蓋的問題,但是游泳者也要注意自身的體質變化,長期浸泡在水中的話,容易在體內聚集「濕氣」,而泳姿的不同則會影響到關節,比如自由式容易出現的肩關節問題。

任何運動都像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的話能夠起到鍛鍊身體,增強自身體質的作用,而一旦操作不當,或者是頻繁的進行的話,則會對身體產生傷害,所以在進行的時候要清楚的知道,該怎樣做才會讓劍刃有利的一端指向自己,總之既不能沉迷於某一種運動當中,也不可完全不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w-uYGwBUcHTFCnf1f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