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盲人笛子演奏《滄海一聲笑》走紅網絡

2020-03-27     揚州網


視頻加載中...

一段豪情滿懷的《滄海一聲笑》視頻,讓@譚笛樂器收穫46.1萬點贊量及2.6萬條留言。其實,@譚笛樂器在音樂界早已小有名氣,他是從揚州走出的音樂家、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首席竹笛演奏家譚偉海。在抖音平台上,他已獲得400餘萬點贊,擁有73.1萬粉絲。

抖音上的網紅

從揚州鄉村走出的盲人演奏家

不論是歡快激揚的《揚鞭催馬運糧忙》《鄂爾多斯的春天》,還是盪氣迴腸的《鐵血丹心》《滄海一聲笑》,都讓譚偉海的粉絲們沉醉不已。

譚偉海於1988年出生在高郵市周山鎮一個村莊裡,父親是木匠,母親種地。不滿周歲的時候,家人發現他的眼睛看不見東西。醫生們診斷說,這個孩子患先天性視覺神經萎縮,以後可能要在黑暗中生活。

不過,黑暗的世界中也有美麗。打小,譚偉海就愛聽民樂,鎮子上那些民間樂隊的吹吹打打,讓他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民樂的美好。

1999年秋天,揚州市特殊教育學校來高郵招生,天賦異稟的譚偉海獲得學習音樂的機會。從此,在恩師華桂明的帶領下,他一頭扎進了音樂海洋中,只用3年時間就通過了竹笛10級考試。2006年,學校送他去參加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專業考試,最終他成為這個中國殘疾人最高級別藝術團體的正式演員。

進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後,譚偉海平均每天練習竹笛7小時以上,師從多位全國知名竹笛大師。2010年12月,譚偉海為廣州亞殘會閉幕式「葉與脈」篇章開篇獨奏,成為我國第一個在國際運動會上進行笛子獨奏的演員。這些年來,譚偉海還受邀先後赴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演出。

割捨不了的家鄉情懷

和揚州老師合作抗疫民樂

最近,譚偉海開通了網絡直播。每晚7時至10時,他都會坐在直播間裡與粉絲們聊天,演繹迷人的音律。

走紅網絡江湖的他從未忘記家鄉。2011年,他在揚州音樂廳舉辦了竹笛獨奏個人音樂會。

譚偉海告訴記者, 在抗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最近我和邗江中學老師、江蘇省竹笛學會理事龔賢一起合創了竹笛器樂曲《戰舞》,目前這首樂曲已完成了竹笛獨奏錄製。」

龔賢介紹,《戰舞》表達了小精靈樂觀面對生活、勇敢面對挑戰的精神,「疫情來臨,整個世界好像被按下了暫停鍵,那就讓我們用音樂重新按下播放鍵去愛、去奮鬥、去珍惜、去釋懷、去感恩。」

記者 邱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u_sG3EBfwtFQPkdan9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