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酒泉市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科學應對、精準施策,堅持拓展存量和創造增量並舉,各行業目前已全面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4月29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酒泉市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以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酒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效祖,酒泉市發改委主任李明,酒泉市統計局局長余傑和酒泉市衛健委主任張文全共同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劉伯榮主持新聞發布會
主持人: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酒泉市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以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酒泉市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科學應對、精準施策,堅持拓展存量和創造增量並舉,各行業目前已全面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酒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效祖先生,酒泉市發改委主任李明先生,酒泉市統計局局長余傑先生和酒泉市衛健委主任張文全先生共同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中央駐甘、香港駐甘、省市30多家媒體的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的到來。
首先,請酒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效祖先生介紹酒泉市疫情防控和一季度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酒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效祖
何效祖:
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發和持續蔓延,不僅對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且給全省和酒泉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酒泉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科學施策、精準發力,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小,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各行業已全面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取得了階段性的工作成效。
一、疫情防控組織周密全面到位
酒泉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指示精神,舉全市之力、以全民之智應對「非常之疫」。一是築牢高效運行的組織防線。迅速健全工作預案,第一時間與省上同步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建立了統一發布防控措施,統一指揮縣市區、部門防控工作,統一調撥疫情防控物資的指揮體系,及時研究解決具體問題。二是築牢嚴防死守的管控防線。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對來酒返酒人員實行「提前報備、實名登記、無縫對接、全程跟蹤、盯死看牢」防控措施,對四類重點人員進行逐一摸排,堅決阻斷疫情輸入途徑。三是築牢科學有效的救治防線。調整充實醫療力量,確定了16家定點醫院,組成醫療救助專家團隊,時刻準備投入醫療救治。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及發熱門診制度和首診責任制。四是築牢應對充分的保障防線。堅決服從省委命令,第一時間調配醫用防護用品支援疫區,分4批組隊緊急馳援武漢。制定十項措施關愛激勵馳援湖北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為防疫一線醫護人員發放補貼,參加援鄂行動的臨聘醫護人員由用人單位考核聘用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市縣兩級財政投入疫情防控資金3600多萬元,有效保障一線防控工作需求。通過艱苦不懈的努力,酒泉市沒有發生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病例。
二、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向好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酒泉市緊緊扭住經濟建設不放鬆,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有針對性地分區分類分級推進各行各業復工復產。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8.8億元,同比下降4.5%,其中:一產完成增加值10億元,增長1.8%,二產完成增加值54.2億元,下降6.4%,三產完成增加值64.6億元,下降3.5%;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5億元,下降19.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6億元,下降16.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2.9%。從指標數據上看,酒泉市經濟形勢與全國、全省情況基本一致,各項經濟指標全線下滑,新冠肺炎疫情對一季度經濟發展影響巨大,而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現實問題,必須拿出更加有效的舉措積極加以應對。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酒泉市在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增長上狠下苦工、做實硬功,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由1-2月的下降6.7%,收窄到一季度的下降2.1%,提高了4.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2月的下降33.6%,收窄到一季度的下降16.4%,提高了17.2個百分點,這兩項指標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正在加速恢復,市場活躍度不斷提高,消費需求正在持續釋放。
三、三春生產準備充分紮實推進
一年之計在於春。堅持把發展農業作為穩增長、保民生的基礎性任務,利用冬季集中教育和農閒時節,深入鄉鎮村組講政策、送信息、鼓幹勁,全面了解農戶種植意向和生產打算,引導群眾發展高效特色產業,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強農資儲備調運,堅持以供銷社調撥供給為主要渠道,發揮社會經營力量補充功能,通過發布供應信息、公開銷售時間、公布聯繫電話、網絡微信預約等方式,全力保障「三春」生產農資供應。全市調運儲備化肥15.2萬噸、農藥275噸、種子1.3萬噸、農膜0.75萬噸、有機肥6萬噸,主要農資庫存保持在需求量的97%以上,並且聯繫落實了穩定的後續供給貨源,農資價格穩中有降,為「三春」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堅持把戈壁農業建設作為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攻重點,將3萬畝建設任務分解到了各縣(市、區),落實到了具體地塊,制定了建設推進工作方案,先期下撥了305萬元市級財政配套資金,提前發布極端天氣預警,及時指導農戶落實各項防範措施,在電視台開設了「設施、露地蔬菜生產技術天天看」欄目,向廣大農戶宣傳普及蔬菜生產先進技術。一季度全市持續生產的日光溫室面積達到2.34萬畝,新建鋼架大棚6000多畝,不僅保證了疫情期間蔬菜的充足供給,而且形成了農民收入新的增收點。認真做好春灌、春耕、春播等各項工作,經監測統計,全市春播總面積274.4萬畝,比去年增加0.9萬畝,其中糧食作物95.5萬畝、蔬菜33.4萬畝、制種45萬畝、中藥材35.9萬畝、瓜類20.3萬畝、棉花22.3萬畝、油料8.5萬畝、糖料3.8萬畝,其他作物9.6萬畝,總體上糧食麵積與去年基本持平,經濟作物面積增加。紮實做好養殖業育肥、補欄以及畜禽疫病防控工作,強化養殖環節「一對一」監管和消毒滅源措施,一季度全市肉牛、肉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5萬頭和360.4萬隻,增長7%和2.3%。
四、工業經濟有序恢復逐步企穩
經濟強工業必須強。堅持把發展工業作為壯大地方經濟的重中之重,把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作為政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成立工作專班,通過網絡預約、視頻會商、一企一策、一事一議、點對點辦理等多種方式,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原料、運輸等生產經營中的各種困難問題,強化煤電油運氣等要素保障,促進企業穩定生產、釋放產能、達產達標。緊盯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不放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玉門油田公司、奧凱種機、大禹節水等重點企業進行走訪和調研,了解企業需求願望,鼓勵支持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圍繞石油煉化、清潔能源、精細化工等行業,加強生產經營調度,最大程度釋放產能。加大企業升規達標培育力度,篩選52戶發展前景好的企業重點培養,力促早日實現「小升規」目標,夯實工業增長的基礎。截至目前,酒泉市196戶規上工業企業中,持續生產和已復工復產193戶,復工復產率達到98.5%,其中:產能利用率達到100%的企業143戶,產能利用率在50—70%的企業31戶,產能利用率在30%以下的企業19戶,規上工業企業產銷情況趨於平穩向好。
五、第三產業克服困難加速回升
發展經濟必須活躍消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受到衝擊和影響最大的是第三產業,特別是住宿餐飲、批發零售、交通運輸、旅遊消費、房地產和營利性服務業遭受的損失最為嚴重。針對前所未有的困難,酒泉市堅持分區分類指導,在嚴格落實體溫檢測、消毒殺菌、「健康碼」管理的基礎上,分行業、分時段推動服務業恢復經營。全市各大超市、藥店、糧油供應企業在疫情期間保持正常營業,有效保障了居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加大網際網路營銷培育力度,同城網購、微商、跑腿配送、宅經濟等新型業態迅速成長。商貿流通持續回升,全市221戶限上商貿企業全部復工,37623戶商貿流通經營主體(含個體)復工營業,復工率95.4%。旅遊景點、賓館飯店、中小型餐飲、休閒餐吧、音樂茶座等逐步恢復正常營業狀態,三產各行業正處於加速恢復性增長狀態。
六、項目建設迎難而上強力推進
抓發展必須抓項目。針對疫情客觀上對項目建設形成的制約,酒泉市不等不靠全力突破,重點解決好用工、原材料、施工現場防護等問題,大力開展不見面審批和網上辦理,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通過集中開工、強化調度、定期「曬成績單」等措施,全力加快項目進度。落實建設項目「三個清單」包抓責任,對13個省列重大項目,6個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實行日調度,對106個市級領導包抓項目、177個億元以上的項目和政策落實情況實行周調度,對全市719個建設項目實行月調度,強力推動項目建設。定期組織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先後舉行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10次,集中開工123個項目,總投資161.6億元,營造了濃厚的項目建設氛圍。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4.1%。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工建設各類項目467個,占年度計劃的65%。緊盯國家政策導向和投資方向,集中開展項目謀劃包裝儲備工作,謀劃儲備各類項目1090個,分批次推進前期工作、積極向上爭取和對外發布招商,不斷夯實項目建設後勁。持續開展不見面招商,實行項目代辦制,舉辦網絡招商推介會暨視頻簽約儀式,市級層面組織簽約項目8個、金額59.1億元,七縣市區簽約項目40個、簽約金額253.2億元。
七、支持措施堅強有力作用凸顯
為切實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穩定增長,酒泉市借鑑先進地區好的做法,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加快發展27條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關於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健康發展55條若干意見下發後,我們認真學習研究,制定了具體落實辦法,第一時間通過電視媒體、門戶網站、各類政務APP等形式,把省、市出台的政策對社會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公布,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截至目前,為企業協調辦理貼息貸款8.1億元,653戶企業享受到融資支持,減免小微企業各類費用823.3萬元、租金3346萬元,落實企業穩崗返還資金1932萬元,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8445.51萬元。
一季度,酒泉全力以赴化解疫情不利影響,綜合施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波及範圍廣、影響程度深,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目前,仍然存在整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產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市場消費活躍度較低、項目投資增長支撐力不強等困難和問題,但我們堅信,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隨著中央、省上及酒泉市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全市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是牢固的、潛力是巨大的。酒泉市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各項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堅持目標不降、任務不減、勁頭不松,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堅持拓展存量和創造增量並舉,按照二季度補欠帳、三季度擴增量、四季度保目標的思路,以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決戰就要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全力確保今年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主持人:
感謝何市長的介紹。下面,請酒泉市發改委主任李明先生介紹酒泉市目前復工復產的情況。
酒泉市發改委主任李明
李明:
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酒泉市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部署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應對、精準施策,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安全高效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工建設各類項目467個,占年度計劃的65%。其中:13個省列重大項目除酒嘉繞城高速外,其餘的12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開工率達到92.3%,高於全省5個百分點;177個億元以上省級重點投資項目中,89個續建項目已復工86個,復工率96.7 %;88個新建項目已開工65個,開工率74%。全市19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193戶,復工復產率達到98.5%。從均衡進度來看,一季度完成投資占全年計劃的14.1%,季度投資占比高於全省5.6個百分點。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精準調度管理。酒泉市超前謀劃、主動作為,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兩次對企業復工復產計劃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摸底排查;疫情發生以後,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27條具體措施,強化政策支持,從融資保障、穩定就業、稅收優惠、降低成本、應急保供、優化服務六個方面,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分析研判,逐個項目逐個企業制定了復工復產計劃台帳,緊緊圍繞政策措施末端落實、服務企業解難幫困、重大項目加快進度、持續激發市場活力等重點工作,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分類分批壓茬推進。強化調度管理,實行省列重大項目重大企業日調度、億元以上項目和重點企業周調度、全部建設項目和規上企業月調度工作機制,全方位全領域持續推進各類項目建設和企業復工復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實施「不見面審批」,採取網上辦理、視頻服務、幫辦代辦等模式,加快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為項目順利開工建設保駕護航。
二是採取有力措施,推進項目建設。酒泉市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應對疫情影響補欠帳、保任務的關鍵舉措,按照全市「三個清單」管理機制,持續推進重大項目市級領導包抓、部門包掛責任制落實,梳理出106個重點項目由28名市級領導和19個部門進行包抓,靠實工作責任。成立項目開復工包抓推進專班,抽調相關部門精兵強將組成現場工作組,定期深入一線督促開展工作,力促項目儘早開工建設,全市項目開工率達到65%,好於預期。加強項目謀劃儲備爭取,申報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174個,已到位資金1.5億元;申報新增中央投資項目427個,推送國家發改委213個;已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22個,爭取債券資金14.68億元。玉門老市區工業園創業孵化基地、瓜州工業污水處理廠等重大項目獲得資金支持,爭項目、上項目的力度持續加大。積極探索「不見面」招商,全力做好招商引資項目謀劃工作,不斷加大網絡招商力度,做到招商引資不鬆手,項目洽談不間斷。至目前,全市聯繫目標企業297家,對接意向性項目210個,達到簽約條件的項目59個,擬簽約總額185億元。成功舉辦了招商推介和項目簽約儀式,全市七個縣(市、區)及酒泉經開區共簽約項目48個,簽約總額312.31億元。
三是加大幫扶力度,推進復工復產。用足用好國家和省上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扶持政策,自2月29日開始,實行企業復工復產日監測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復工企業積極推廣「先恢復生產、後備案核查」制度,避免工業企業因為手續繁瑣層層審批影響開工。對未復工復產的規上工業企業,建立「四包」工作機制,對企業提出的用工難、原材料緊缺、市場訂單少、防護物資緊俏等問題進行現場辦公,及時紓解企業復產復工面臨的困難問題;嚴格落實疫情期間向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實行定期溝通聯絡,對重點企業落實「一企一策」幫扶措施。對企業和項目的融資需求,「一對一」開展融資對接服務,開闢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貼息、展期、轉貸、續貸等信貸政策,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在疫情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常樂電廠、敦當高速等重點項目沒有停工,玉門油田、清潔能源等重點企業沒有停產,193戶規上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復產面達到了98.5%,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將疫情影響降到了最低程度。
四是加強業態創新,促進三產發展。為最大限度克服疫情對三產帶來的不利影響,酒泉市加快發展新商業模式,大力發展線上線下消費服務,引導鼓勵「網際網路+零售+配送」「網際網路+零售+生產(加工)基地」等新型經營模式,推行「不接觸」配送,在居民小區安裝智能生鮮配送櫃,支持鼓勵房地產銷售企業採取網絡平台開展在線看房等銷售方式,全力穩定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在保證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緊緊抓住「補償性消費」有利契機,深入挖掘消費潛力,積極拓展市場消費增量,採取大型商場和商業街延長營業時間,繁榮夜間經濟,提高夜間消費活躍度等方式,開啟批發、零售、餐飲、住宿等行業增長「快進鍵」,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示範,帶頭進行餐飲、購物等消費,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消除疑慮,放心消費,釋放消費潛能。截至目前,全市37623戶商貿流通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復工營業,復工率95.4%。其中:28201戶批發零售經營主體復工,復工率98%;9422戶住宿餐飲經營者復工營業,復工率93%。
總體來看,雖然疫情對酒泉市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造成了比較大的衝擊,但酒泉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依然比較牢固,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各項決策部署,圍繞順利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這一核心,進一步強化經濟運行監測調度,持續加大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全力推動企業達產達標和提質增效,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攻堅戰,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雙贏。
主持人:
感謝李主任的介紹,下面進行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媒體名稱。
香港商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我們了解到一季度酒泉消費品市場出現大幅下降,請問疫情對消費品市場的影響有多大?預計影響將持續到什麼時候?
酒泉市統計局局長余傑
余傑: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居民大幅減少外出購物和就餐活動,對酒泉消費市場短期形成較大影響。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6.4%,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下降24.2%。商品零售業下降13.9%,餐飲業和住宿業營業收入降幅分別為43.2%和36.8%。
從數據看,疫情確實對酒泉當前消費品市場造成了較大衝擊,主要是受短期外部因素影響,居民消費需求只是暫時被抑制,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並未消失,短期波動不會改變長期向好發展趨勢。後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部分消費得到回補,市場活力會逐步回升,酒泉消費市場將回歸平穩增長。
從政策措施看,疫情發生後,市委、市政府相繼出台了減稅降費、減免租金、穩崗補貼和金融支持等多項政策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進商貿企業復工復市。
從市場潛力看,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不斷增加,消費能力持續增強。一季度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2.6%,居全省第一位,居民消費潛力仍然存在。
從市場活力看,企業復工復產步伐正在加快,消費需求加速釋放。一季度全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降幅較1-2月收窄9.4個百分點。截至4月25日,限額以上單位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復產率達97%,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復產率達90%,分別比2月底大幅提升18個和10個百分點。
主持人:
感謝余局長的解答,有請下一位提問記者。
甘肅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目前仍有報告新增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黑龍江、廣東省連續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請問是否要恢復前一階段防控措施?
酒泉市衛健委主任張文全
張文全:
酒泉市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防控策略因時因勢進行過3次大的調整。在全國各地輸入性疫情階段,嚴格實行「提前報備、無縫對接、實名登記、全程跟蹤、盯死看牢」,將武漢來酒人員摸排清楚,嚴格管理。在全國各地出現社區傳播階段,嚴格落實「7個精準,分類施策」(強化動態摸排,精準管控重點人員;強化社區管理,精準實施居家留觀;強化企業責任,精準落實內部管控;強化集體防疫,精準推行分類施策;強化預檢分診,精準做好診療服務;強化追蹤管理,精準排查密切接觸者;強化物資保障,精準把握供需平衡),對湖北、武漢來酒人員集中觀察、其他省外來酒人員獨居觀察,省內來酒人員居家觀察。在全國全省疫情趨穩階段,尤其是我省降低應急響應級別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分級分區防控的要求,判定轄區7個縣(市、區)均為低風險區,在全省率先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疫情防控工作由靜態轉變為動態,由全民防控轉變為精準重點防控,由全面防控疫情向恢復發展經濟同步推進。當前疫情防控的主要焦點集中在防境外輸入和無症狀感染者篩查管理方面,讓「健康的人」走出去、將「有風險的人」(入境人員、密切接觸者、無症狀感染者)管起來,做到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疫情防控兩不誤。近期,黑龍江、廣東省連續報告本土病例,從相關資料上看,大多與境外輸入病例相關聯,我們相信國家和相關省份會有強有力的應對措施,不會出現快速大範圍的蔓延。從傳染病疫情的發展規律來說,在全球仍然快速擴散的大背景下,我國局部疫情出現小規模反彈不可避免。酒泉市將根據省內外疫情態勢,適時調整防控策略,必要時採取新的防控措施。
主持人:
感謝張主任的解答,由於時間關係,再請記者提一個問題。
科技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請問酒泉市在促進復工復產上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發揮了什麼樣的效果?
李明: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酒泉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和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切實將各項舉措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政策導向和酒泉工作實際,制定出台了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加快發展的27條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業恢復生產、擴大產能,穩定經濟增長,在五個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是金融支持方面。全力落實信貸投放力度,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發揮融資擔保作用,提高信貸審批效率,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全市共為企業辦理貼息貸款8.1億元,為123戶貸款到期的企業給予了展期、轉貸、延緩計息支持;各銀行向防疫用品生產銷售和重點保障物資生產銷售企業發放貸款1.06億元,向非防疫企業發放貸款12.77億元。
二是穩崗就業方面。通過落實返還失業保險費、緩繳社會保險費、足額發放就業補貼、扶持開展職業培訓、補助孵化園區減免租金、加大創業擔保力度等6項措施,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幫助員工穩崗就業。全市減免小微企業各類費用823萬元,減免租金3346萬元,返還企業穩崗資金1932萬元,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共計8445.51萬元,發放高校畢業生進企業就業各項補貼533萬元。一季度,酒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214元,增長2.6%,居全省第1位;城鎮新增就業2621人,環比增加184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69%,低於年內控制目標。
三是稅收減免方面。堅持從最大程度上和最大範圍內落實稅收困難減免、延期繳納稅款等政策,有效緩解了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和經營困難等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累計對4162戶納稅人減免稅金500.44萬元,對21戶因受疫情影響申報有困難的納稅人,依法辦理延期申報;對109戶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企業,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9805萬元。
四是降低成本方面。減免企業商戶房租,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用水、用能和物流成本,優化用電需求調整,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盡最大努力全方位降低經營者運營成本。全市為3775戶企業、商戶減免租金3346萬元,向5.92萬戶電力用戶兌付5%優惠電費807萬元,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氣費用99.39萬元,為全市旅行社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1772萬元。
五是優化服務方面。通過加快項目前期進度、優化項目建設服務、加快扶持資金兌現、加大清欠工作力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等措施,大力推行「不見面審批」,開闢網上辦公「綠色通道」,完成186個復工項目的備案審核,辦結了9個項目「兩證一書」等前期手續。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清理拖欠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帳款工作的有關要求,加快或提前支付帳款進度。建立政策支持機制,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加強調查研究,堅持「一業一策」精準扶持,積極引導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化危為機,共克時艱。
為確保上述政策措施發揮最大效應,我們逐項制定了72條配套辦理流程,設計了辦事路線圖,第一時間通過新聞媒體、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政務APP等形式,面向社會廣泛宣傳公布,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從目前實施情況看,各項政策措施均得到了比較好的落實,綜合效應正在顯現,為穩定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主持人:
謝謝李主任的解答。記者問答環節就到這裡,希望新聞媒體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和法治宣傳教育的宣傳報道,增強全社會疫情防控意識。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今天的發布嘉賓。感謝各位媒體朋友,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sluzHEBnkjnB-0zTr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