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始終相信:好的導演會自帶號召力。
就像拍出《殺人回憶》《母親》的奉俊昊,他的《寄生蟲》奪得金棕櫚,成為最大贏家。
奉俊昊擅長挖掘人性的黑暗面,描寫階級分化的巨大矛盾。
佳作眾多的導演,又是擅長題材,「雙王」條件下創作的影片,可遠遠不止奉俊昊的《寄生蟲》。
他曾拍出《搏擊俱樂部》《七宗罪》《十二宮》。
這麼多年,從未失手。
網友評論:他的厲害在於,不出爛片,個個保質保量,「佳片指向標」一樣的存在。
之後的《班傑明·巴頓奇事》《社交網絡》《龍紋身的女孩》也是如此。
很多人追隨他的腳步,一路看過來。
正如他的鏡頭,他對自己電影的把控,穩得不能再穩。
大衛·芬奇,一個極其擅長社會犯罪心理題材的導演。
影片個人風格強烈,從不屈膝好萊塢。
色調陰冷,重視細節,鍾愛宿命感,從不套路。
人人皆是變態——大衛·芬奇
《龍紋身的女孩》之後,時隔三年,他再次驚艷世界——
《消失的愛人》
豆瓣top250里,排名101,好於97%的懸疑犯罪片。
豆瓣8.7,IMDB8.1。
這片究竟多好呢?
網友評論:150分鐘的時長就像鋪了十幾個定時炸彈,幾分鐘一個爆點,讓人滿臉都是WTF!
廠長也深有同感,一路看下來,記不清自己說了幾句臥槽!
五周年紀念日,男人尼克來到自己開的酒吧小坐,回家後發現妻子艾米失蹤了。
「消失的愛人」開篇點題,毫無廢話。
影片有意的設置了很多時間刻度,用來幫助觀眾理清順序。
比如鐘錶,根據它我們能基本理清尼克這一天的活動軌跡。
紀念日當天——
6:55,回家;
10:30,換了件衣服,出現在酒吧,之後回家發現妻子失蹤,遂報警。
19:10,被警察叫去詢問情況。
因為失蹤案的疑點,全部指向了尼克。
沒有拔插銷的電熨斗,櫥柜上微小的血跡,被砸碎的茶几……
一副賢惠妻子正在熨襯衫,被丈夫殺害在廚房的命案,躍然紙上。
隨著深入調查,廚房發現了艾米大片被擦拭過的血跡。
銀行方面,尼克欠債十幾萬。
幾周前,他還將艾米的人身保險保額提高至一百多萬。
消費記錄上,他還有多筆大金額支出。
特別是尼克的情人前來找他時,為情殺妻的渣男更被坐實。
面對種種證據,尼克百口莫辯,他堅稱自己沒有殺害艾米。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但尼克真沒演,這是影片放出的煙霧彈,騙過所有人,很有心機。
在眾人懷疑尼克時,影片交叉出現了艾米的日記,這是第二條時間線。
通過日記,我們還原了這對夫妻的婚姻生活。
大衛·芬奇善於使用旁白,他的每句旁白都有深意。
2005年紐約,作家艾米邂逅了自由撰稿人尼克。
當時,艾米的自傳圖書《了不起的艾米》轟動美國,她也成為炙手可熱的作家。
兩人在發布會一見鍾情,墜入愛河。
兩年後結婚,直到兩周年紀念日之前,兩人都很甜蜜。
2010年,經濟危機讓婚姻出現裂痕,兩人欠債,雙雙失業。
接著,尼克母親患病需要照顧,他就帶著妻子搬回鄉下小鎮,也就是故事發生地。
重回故土,尼克如魚得水,艾米卻被迫開始新的人生。
她在日記里說:我就像是他的一件行李,可有可無。
為了維繫感情,艾米拿出自己最後的積蓄開了個酒吧,讓丈夫和他妹妹經營。
但丈夫的高頻率的聚會派對,讓她寂寞空虛。
她曾想用孩子來挽救婚姻,但丈夫卻失手打了她。
讓她徹底死心的是看見丈夫與小三的幽會,心灰意冷時,艾米決定復仇。
在當地,強姦案與兇殺案量刑很重,她要讓出軌的尼克坐牢到死。
歷時一年半,艾米精心策劃了這起失蹤案。
寫日記,記錄當初的甜蜜和尼克如今的變心,坐實渣男本質。
交個孕媽當摯友,和她哭訴自己的遭遇,以便自己失蹤後,她挺著肚子為自己博得同情。
還能偽造自己懷孕,家暴殺害懷孕妻子,尼克不死在牢里,也得被淹死在吐沫里。
抽血擦地,留下未擦血絲,以便被警察發現。
摔碎茶几,扶起相框,製造家暴後刻意偽造的現場,蒙過警察。
艾米,絕了。
五周年早晨,在外玩一夜的尼克回家想和妻子攤牌,艾米卻先發制人:我建議你出去轉轉再決定。
於是就出現了影片開頭的尼克換了件衣服,去酒吧和妹妹訴苦。
提高保險保額是艾米的主意,大額的消費也是艾米所為,尼克就像只猴子,始終被妻子操縱擺布著。
「控制」也是台版的譯名。
而且海報里,尼克四下尋妻的身影上方,有一雙虛化的眼睛。
你的一舉一動,都在我眼皮底下。
婊子配狗,天長地久。
心機婊配出軌男,這片子也是絕了!
由於夫妻倆都是公眾人物,「輿論」是影片重點描寫之一。
一開始種種跡象表面艾米被殺,於是媒體把尼克塑造成喪盡天良的禽獸丈夫,就連小三也迫於壓力站在公眾面前,承認錯誤。
尼克對天喊冤,小三痛哭流涕,警察尋找艾米屍體,艾米則躲在臨州的出租公寓里,看著這齣好戲。
眼看自己快要坐牢,尼克請了最好的律師,在公眾面前真誠道歉,向妻子深情告白,在輿論上扳回一局。
他堅信自己人精妻子沒死,而且倉庫里成山的快遞,也讓警察覺得此案有詐。
風向的轉變的確有點出乎意料,但一切都仍在艾米掌控之中。
影片的「日記線索」幫助我們理清過去,「尋寶線索」則推進著故事發展。
尋寶是艾米為五周年的特意安排,倉庫里的禮物也是她引導著警察尼克找到的。
遊戲遠沒有結束……
大衛芬奇擅長懸疑,還有一特點就是「信息量巨大」。
故事緊湊,反轉伏筆眾多,快的根本來不及思考。
正如網友的這條評論:這片無敵了,故事太尼瑪牛了。
150分鐘的電影,我像是看了一部英劇。
「輿論」「控制」「婚姻」是影片的三大主題。
尼克艾米在人前是恩愛模範夫妻,可經濟崩潰,雙雙失業讓婚姻出現危機。
艾米沒有同尼克商量,就用兩人的存款幫自己父母還了債;尼克也沒有通艾米商量,就帶著她搬回老家。
生活中的瑣事磨光了他們的感情,但他們還是得裝作恩愛。
到後來,艾米回歸,尼克迫於輿論壓力不能與她離婚。
必須繼續忍受艾米的控制與安排,否則外界輿論能壓死他。
艾米的變態控制,影片也早有解釋。
當初那本自傳圖書《了不起的艾米》的背後,她一點也不優秀。
不擅長大提琴,不會打排球,也沒養過狗……
她父母虛構的艾米,只不過是被父母描繪的「了不起」罷了。
一切都是假的,就像他們名存實亡的婚姻。
「孩子」曾經是艾米的自救砝碼,在發現丈夫不忠前,她的確想要一個安穩的家。
尼克也這樣想過,可惜是在自己出軌後,可惜一切都晚了。
「消失的愛人」一開始實指消失的妻子艾米。
但到結尾,才明白片名的深意——
從如膠似漆到形同陌路,兩個相愛的人早已消失。
婚姻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
在閃光燈前擁抱親吻的兩人,尼克噁心的想吐,艾米則享受著丈夫的噁心卻又不能發作。
正如影片台詞:
我愛過你,可後來我們做到一切就只有互相怨恨,相互控制,帶給我們的只有痛苦……這就是婚姻。
接著,影片回到開頭的旁白。
尼克躺在床上,摸著艾米的秀髮,發出靈魂拷問——
相同的台詞,艾米的眼神天差地別,相同的動作,尼克的心情也迥然不同。
這就是大衛芬奇的細節。
沒有合家歡,雖有戲謔輕鬆,但大衛芬奇仍堅持了一黑到底的風格。
至黑至暗,極度致郁,很不利於搞好夫妻關係。
一對和諧的夫婦坐沙發上尷尬地看完了這片……
愛情是一時的順意,婚姻卻是一生的課題。
與一人和平共處五十年,好像的確很不容易,生活中也有不少的表面夫妻。
我們當然希望每一段婚姻都以愛情作為開頭,但當它要以憎恨痛苦作為結束時,還是及時制止的好。
爬滿虱子的袍子再美,也得扔掉。
包括婚姻,也包括一切為了面子放棄里子的事情。
生活終究是自己的。
否則連累的不只是你,虱子會吞噬你,殃及你身邊的無辜者。
更慘的是,最後還要帶著周圍人的怨恨,局外人的嘲笑進墳墓。
然後,看著自己滿身被虱子咬的傷疤,後悔袍子早該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