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長的野草,簡單拌一拌,清爽開胃,越吃越想吃,還不用花錢

2019-08-10     魔多廚房

這段時間多媽帶著孩子回安徽娘家過暑假,不禁感慨在農村生活就是好啊,農村的集市上很多新鮮的蔬菜水果,比北京便宜很多,家門口還有自留地,種了好幾種蔬菜,隨時都能實現從地頭到灶頭的美食烹飪,絕對的新鮮。除了便宜和新鮮以外,甚至還有不要錢的菜,比如地里自然生長的野草,有些就是可以做菜吃的。下圖中的野草估計見過的人挺多,但是吃過的人應該不多。

這種野草的學名叫做「馬齒莧」,在農村的田地里隨處可見,小時候我們經常去拔它,湊一籃子回來喂鵝或者喂豬,其實用它拌涼菜也是極美味的,開水焯後,用調味料簡單拌一拌,清爽開胃,越吃越想吃,基本上拌多少都能吃光,因為是地里自然生長的野草,還不用花錢買,這道家常菜是不是超實惠呢?

馬齒莧是田間常見的一種雜草,生於菜園、農田、路旁,可供食用及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嫩莖葉可做菜,可像菠菜一樣烹制,味道微酸。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

馬齒莧在營養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於人和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雖然不用花錢,但馬齒莧的營養價值卻是不可小看的,在如今重視養生和天然食材的人們眼裡,馬齒莧也越來越受到了重視,城裡的菜市場或早市裡,偶爾也能看到有人採摘了野生的馬齒莧出售,不過我沒有購買過,價格還真不太清楚,我們愛吃的馬齒莧都是從自家地里摘來的,來隨多媽看一看,這道【涼拌馬齒莧】是怎麼製作的吧!

【涼拌馬齒莧】

【原料】:馬齒莧一小盆、大蒜、鹽、香油、糖、生抽醬油、醋;

【食譜製作過程】:

1、從地里摘來的馬齒莧,因為地里長的多,挑的都是頂部的嫩尖兒,這種口感最好,把摘回來的馬齒莧摘洗乾淨;因為馬齒莧焯水後會有縮小,所以一次要多摘點才夠一盤的;

2、鍋里燒一鍋開水,把洗乾淨的馬齒莧放到鍋里焯熟;

3、馬齒莧很快就會變色斷生,鍋里的水也再次沸騰起來,就可以撈出鍋了;

4、撈出鍋的馬齒莧要放到清水裡過涼,一方面可以把溫度快速降下來,另一方面是經過涼水浸泡,焯熟的馬齒莧口感更清脆;

5、準備一些大蒜,去皮後拍扁切碎,放到小碗里,再加上生抽醬油、香油、鹽、糖、醋等調味料調拌成料汁;

6、把過涼後的馬齒莧擠去多餘的水分,放到盤子裡,再把拌好的調料汁澆在馬齒莧的上面,這一步用小盆來調拌會更方便;

簡單拌一拌,讓食材均勻入味,這道涼拌馬齒莧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簡單呢。不僅做法簡單,口感還很不錯,開胃清爽,蒜香濃郁,是我們全家都愛吃的一道菜,有多少拌多少,拌多少吃多少,每次做它都不會有剩的。

馬齒莧在很多地方都是常見的野草,生命力非常頑強,凡是吃過這道菜的人肯定都會念念不忘,每年只要看到鮮嫩的馬齒莧總會摘一些回家做成菜食用。據說食用馬齒莧還有消除色斑、潤膚養顏、抗氧化延緩衰老的作用,真是即平民又好用還無公害的保健養生佳品。

不過馬齒莧雖好,也有不適合的人,脾胃虛弱、有腹瀉症狀的人不宜食用,孕婦不宜食用。

感謝閱讀,更多家常美味菜譜,請關注我的【魔多廚房】!我是多媽,堅持分享自己喜歡的原創食譜,用簡單、常見的食材製作健康、營養的家常美味,願健康飲食走進千家萬戶,讓廚房更有家的味道!

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贊、收藏、評論、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如果您有更好的做法想要分享,歡迎留言,一起交流下廚的樂趣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nHipmwBvvf6VcSZ5o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