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銀行螺絲釘 (轉載請獲本人授權,並註明作者與出處)
關注公眾號:定投十年賺十倍
同名微博:@銀行螺絲釘
有朋友問螺絲釘,我們定投指數基金,也會遇到一些波動和下跌,那遇到大幅下跌的時候,是不是需要止損呢?
通常來說,定投指數基金不太需要止損。
如果是購買某一隻股票,是需要考慮止損的。
因為個股經營有風險。一個股票出現股價大跌,有可能是因為背後企業的經營惡化。
最近一年,類似的情況非常多,也就是我們聽到的暴雷。
比如說前段時間財務造假的某隻股票,目前已經變成了ST股,瀕臨退市。後面破產也說不定。
與之相伴的就是股價大幅下滑。
這種下跌,是沒有止境的,極端情況下,會虧掉100%的本金。
但我們止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股價下跌。
而是因為公司基本面出現了惡化,也就是說這個公司不行了。
因為單純的股價波動,其實對A股來說,一年波動30%都是很常見的。
所以我們並不是從價格變化的角度來判斷是否止損,而是從企業基本面的角度來進行判斷。
如果沒有能力判斷企業的基本面呢?
其實這種情況下,就不應該去買這個個股。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我們買個房子都得前後調研好幾個月呢,為何買股票就不調研一下呢?
如果不了解背後的公司經營情況,還是別輕易買個股了。
那麼對指數基金來說,是否需要止損呢?
跟個股不同,指數基金由於具備長生不老+長期上漲的特性,通常是不需要止損的。
比如說滬深300指數,如果當前下跌30%,那就回到5星級的大好投資機會了。這時止損,其實是愚蠢的行為。
正確的做法是在下跌的過程中堅持定投,甚至做到越低估買入越多。
也就是定期不定額的做法。
回想一下2018年4季度,A股出現短期大跌,回到了5星級的好機會,我們就是這麼做的。
到今年很多朋友也獲得了好的收益。
設想一下,如果當時在下跌後止損了,那麼之後的上漲我們也就享受不到了。
為什麼指數基金不需要止損呢?
核心還是背後公司的盈利情況。
下圖是滬深300指數背後公司的歷年盈利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滬深300指數背後公司的盈利是長期上漲的。
指數基金凈值=市盈率×盈利+分紅。雖然市盈率估值漲漲跌跌,但盈利長期上漲,最後也會推動指數上漲。
遇到期間一些小的跌幅,未來還是會漲回來的。
所以,是否止損的關鍵,在於所投資的指數基金,背後公司的盈利是不是長期上漲的。
一般來說,優秀的寬基指數(比如300、500、紅利、價值、基本面、低波動等)和優秀的行業指數(比如消費、醫藥等),都符合這個要求。
不過部分走下坡路的行業,可能盈利一路下滑,最後行業都有可能消失。
這些品種,最好一開始就不要考慮。
當然了,雖然指數基金不需要止損,但如果買貴了,之後遇到的跌幅也是很可怕的。
我們控制好在熊市低估買入,大多數時間裡面對的跌幅都在20%以內。如果是定投下來的話,浮虧就會更少了。
這可以大大降低我們投資的風險。
作者:銀行螺絲釘(轉載請獲本人授權,並註明作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