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之山東模考作文題目(7):手機該不該進校園?

2019-12-01   高中語文在線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手機該不該進校園」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說,學生玩手機會分散注意力,干擾教學秩序,影響學習和集體生活質量,還可能接觸到不良信息。也有人說,手機可以作為學習工具,輔助教師教學,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是學校職責之一,不能一禁了之。還有人認為,課堂上和課餘時間應該區別對待。對此,文德中學準備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學生、教師、家長代表的意見,然後再決定是否出台相關規定。

請結合材料內容,在學生、教師、家長中任選一種身份,寫一篇發言稿,闡述你的觀點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手機不該進校園

各位家長,同學們:

作為老師,我認為手機不該進校園,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玩手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習是一項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動,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就會很差。我們都知道弈秋的故事。弈秋是全國的下棋聖手,讓他教兩個人下棋。一個人專心專意,只聽奕秋的話。另一個呢,雖然聽著,但心裡卻想著有隻天鵝快要飛來,要拿起弓箭去射它。這樣,即使跟人家一道學習,他的成績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為他的聰明不如人家嗎?自然不是這樣的。聰明孩子被手機耽誤,最讓人可惜。所以我反對手機進校園。

如果只是耽誤他自己,後果好像並不十分嚴重,問題是手機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老師上課都不帶手機的,但如果上課學生的手機響了,就會分散學生們的注意力,干擾教師的教學,甚至會引起課堂的混亂,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課後再討論一下,甚至好幾天學生的心都收不回來,後果很嚴重。

有的學生住校,中午晚上,在宿舍玩手機,直接影響自己和他人的休息和睡眠質量,進而影響下午和第2天的學習效果。如果別人勸阻,還會誘發矛盾衝突,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手機牽扯時間和精力,的確影響學習效果。有人會說,學習學習,教師就光知道讓學生學習。其實學習還是次要的,網上有很多不良信息,色情、暴力、兇殺、欺詐。學生正在三觀形成時期,很容易被這些信息誤導。思想品質和心理狀態變壞了,後果就更嚴重了。

當然手機也並非一無是處。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有手機,有的甚至還不止一部。但我們是因為工作和生活需要,學生要手機有什麼用嗎?我們的書不夠看嗎?我們的題不夠做嗎?我們的老師不足以答疑解惑嗎?需要查資料嗎?我幫你查,你也可以到我辦公室電腦上查!聯繫家長嗎?用我的電話!手機對學生確實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應該像煙草一樣被嚴厲禁止。

手機確實方便我們的生活,但也稀釋了生活的厚重。想想那麼多名人偉人在沒有手機的條件下,得出那麼多成績,我們對於「玩物喪志」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設想朱自清活在現在,忽然有一天傍晚,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便悄悄的出去,看到月下的荷塘,拿出手機咔嚓一拍照,再發到朋友圈或者微博,寫上一句「月下的荷塘很美」,然後就沒有了下文,文字沒有了,荷塘月色沒有了,散文沒有了,人情人性沒有了。

手機可以有,但不是現在,不是在校園,不該在學生手裡。希望家長和同學們理解學校的良苦用心,並全力配合,謝謝大家。

手機可以進校園

尊敬的老師和家長們:

作為學生,我認為手機可以進校園。

沒錯,正如剛才老師所說,手機有很多危害,但那是玩手機,是對手機的不正確使用造成的。正如不能因為兇殺的存在,就沒收所有的菜刀;也不能因為車禍的發生,就銷毀一切車輛。關鍵在於怎麼使用,使用得當,不僅不會影響,反而會促進學習。

當我有個字不認識,而手邊沒有字典時;當我有個題不會做,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時,手機就是我最好的幫手。是的,有老師,但不能所有的老師整天跟著我們吶?!白天在這兒,那晚上呢?這科老師在,那別的老師呢?問別人,就會干擾別人!第2天問老師,老師也很忙啊!老師有時也需要上網查,其實我們可以自己分擔一下的。

有的老師可能會說,要獨立思考,考試不讓帶手機,平時學習也不應該讓。我們當然知道學習和考試是不一樣的。考試考的是能力的運用,當然還有對知識的積累,但學習是利用一切手段來積累運用,包括手機網絡。君不見網絡課程遍地開花,誰不知老師也要年年遠程研修的。信息時代,誰能例外?誰例外,就是閉目塞聽,就會孤陋寡聞,就會甘做井底之蛙,而自絕於世界!

當然老師的擔心並非多餘,其實我對自己也沒大有信心。但是,不分青紅皂白對手機一禁了之,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難道自制力的培養不是學校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嗎?這種武斷一刀切的做法,對過去是割斷我們生活的歷史,對將來是把責任推給社會。

去年有件事情,說的是一個高中畢業生,大學報名時遭遇電信欺詐,得知真相後誘發心臟病猝死的事情。網上有假惡丑,我們知道,但這就更需要有人指導啊,家長固然有責任,但並非所有的家長都有這個能力,如果學校組織專業老師指導我們,甚至聯繫公安部門給我們做下培訓,進而,我們再回去傳遞給家長,教育反哺社會,也利於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安寧。果能如此,善莫大焉。

當然,老師們擔心的主要還是玩遊戲和交朋友。在此我鄭重承諾:

第一,絕不玩遊戲,不看色情、暴力、兇殺的圖文信息和視頻。

第二,不交陌生朋友,絕不私自離家出走,會見網友。

第三,嚴格時間限制,上課絕不開機,晚自習查資料一定靜音。

如有違反,手機沒收,任憑學校處罰。

願擁有手機的同學,如虎添翼,為我們的學習錦上添花。再次懇請學校和老師們同意手機進校園。

關於手機進校園的一點意見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孩子們:

作為家長,其實我對手機的心情很複雜,一方面怕孩子光玩耽誤學習,熬壞了眼睛;另一方面,又希望他們能利用手機學點習,當然還有感情上的聯繫。

我和她媽工作忙,小時候孩子是老人帶大的。雖然不在身邊,但飲食起居還是關心的,老人不會用手機,於是給孩子配了個手機,便於聯繫。學習也照顧不上,於是又給他報了輔導班,上下班的安全,以及作業的布置和反饋,也都離不了手機。現在上高中了,初中幾個要好的同學還經常聯繫,也要用到手機。

當然,孩子想的,更多的可能是玩遊戲,為此我還給他摔過手機。但不爭氣的是,我又給他買了一個,因為我認識到,玩遊戲也得動腦子,只要適可而止,不會影響眼睛和學習。反而有個好心情,會提高學習效率,甚至學的好了會讓他玩上一局作為獎勵。

還有有很多部門的工作任務,實際上是家長做的,其實應該學生做,而且學生完全可以做。比如前幾天市區禁毒辦舉辦的網絡課堂和知識答題,幾乎都是家長做的,做後很少有效傳遞給學生,也就是說並沒有很好的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讓學生統一帶手機到學校,觀看視頻,親自答題,那收到的效果會更好,答完手機收上來,放學手機拿回家,也不用擔心孩子玩遊戲。

孩子住校,整星期見不著,只要老師找就是出了問題。我想有些問題可能學生更願意和家長交流,需要的話,家長再聯繫老師,這樣更利於解決問題於未萌。我說手機可以聯絡感情,不僅限於父母子女之間,還有老人和孩子之間。前幾天老人過生日,孩子都沒能參加。孩子也很知道好歹,臨上學說,「奶奶您過生日,我得上學,沒法參加中午的家庭聚餐,在這裡我祝您老人家生日快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其實中午孩子可以給老人打個電話的,但是沒有,因為沒有手機。老人很遺憾,我也很內疚。

說到這裡,我覺得我們對手機的理解可能過於狹隘了,它不應該只是智慧型手機,應該也包括老年機。我想給孩子配個老年機,可以打打電話,發發簡訊,也是好的,反正也不能玩遊戲。

當然,學校有學校的考慮,省里也出台了政策,嚴禁手機進校園,如果學校執行這一政策,我們絕無意見,全力配合。如果學校允許孩子帶手機,我們一定加強家校聯合,把孩子的學習搞好,避免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犯錯誤。

孩子是學校的希望,是家庭的未來,只要我們聯合起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一定會為孩子贏得一個美好的明天。謝謝大家!


本文由語文閱刊(yuwenyuekan) 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致原創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無意中侵犯了您原創版權,請聯繫,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