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檢專刊】回首2019,我們這樣走過

2020-04-25     贛州南康檢察

來源:贛州檢察


「未」

回首2019,我們這樣走過


2019年,贛州檢察機關全面落實新刑事訴訟法各項規定,努力探索涉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新路徑,積極提升工作實效,在有效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信豐縣檢察院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市檢察院王樂獲評「贛州市三八紅旗手」、南康區檢察院胡琅獲評「贛州市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


立足辦案,強化雙向保護

1

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注重關愛救助未成年被害人

以零容忍的態度,從嚴從快批捕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在量刑建議中注重適用法定加重、從重情節,2019年批准逮捕194人,提起公訴241人。建立未成年被害人保護機制,綜合運用法律援助、心理疏導、司法救助等手段,關愛救助未成年被害人。


守護明天

關愛成長

2

依法懲戒和依法從寬相結合,精準幫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堅持寬容不縱容,對涉嫌輕微犯罪、有悔罪表現的未成年人依法從寬,落實「少捕慎訴少監禁」辦案要求,2019年不批准逮捕120人,不起訴92人,附條件不起訴45人;對涉嫌嚴重犯罪、主觀惡性大的未成年人依法嚴懲,共批准逮捕265人,提起公訴375人。按照全市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統一部署,發揮未成年人檢察特殊職能作用,依法辦理未成年人涉黑涉惡案件。依法落實合適成年人到場、犯罪記錄封存、法律援助等特殊程序,保障涉罪未成年人訴訟權利。運用心理干預、親職教育等手段,依靠社會專業力量,建立觀護基地,開展精準幫教,幫助涉罪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



3

準確把握刑事政策,推動恢復性司法

2019年,全市檢察機關審結未檢刑事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97人,適用率為71.85%。一審判決認罪認罰從寬未檢案件共105人,法院採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93人,採納率為88.57%。以恢復性司法為目標,將推動和解、諒解,化解社會矛盾貫穿辦案始終。

加強工作創新提升質效

1

加快推進未成年被害人辦案救助工作

為破解強姦、猥褻未成年人性侵等案件取證難、指控難、認定難的問題,同時避免對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切實維護未成年被害人權益,市委政法委、市檢察院等13家單位聯合推行了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機制。該機制從建立「一站式」取證場所、提前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心理救助、醫療協助、社工介入、從業限制、復學就業等方面架構了贛州市被害人「一站式」救助工作的框架。目前,該項目被確立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創新實踐基地項目、被江西省委政法委納入全省政法領域改革亮點項目、被贛州市委政法委納入《關於做好中央政法委聯繫點工作的實施方案》。

2

探索開展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建立未成年人公益訴訟辦案組,主動與市場、食藥等監管部門溝通、協商試點工作措施,印發《贛州市檢察機關開展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試點工作方案》,全市兩級檢察院統一開展為期15天的全市校園周邊煙草製品銷售專項監督行動。全市涉未公益訴訟立案10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8件。



3

積極構建社會協作體系形成工作合力

市檢察院與市教育局、市婦聯建立贛州小榕樹團隊,為未成年人開展安全預防、提供綜合司法保護,現共有169名志願者;推出「一校一村一老師」項目,旨在逐步實現全市中心小學以上每所學校、幼兒園,每個村均配備一名兒童保護志願者、講師,形成全市未成年人防性侵、安全全覆蓋的保護網;與全國性公益組織「女童保護」基金協作,共培養了129名兒童防性侵課程講師。


廣泛開展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

1

紮實做好「法治副校長」工作

全市檢察機關共有307名幹警擔任「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開展法治宣傳活動350次,覆蓋303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和17萬餘名師生、家長,有效增強了老師、家長的法治意識和學生的自護能力。同時,市檢察院成立20人組成的法治課件組,以專題形式彙編課件,形成資源共享,提升授課水平。

2

把握普法重點、熱點、節點

契合檢察開放日、國際禁毒日、六一、開學季未成年人保護宣傳周、等不同時間節點,緊扣「攜手關愛,共護明天」、「呵護青春花蕾 關愛兒童成長」等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引導未成年人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依託贛州檢察微信公眾號平台,每月推出未檢專刊,一年來共推出25期51篇。

3

加強案例指導評選

組織開展「贛州市檢察機關首屆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優秀案件」評選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度贛州市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情況,並對外發布優秀案件,以案例加強對社會的法治教育、釋法說理,多家媒體應邀出席並進行了報道。


狠抓「一號檢察建議」監督落實

1

加強檢教協作,共同推進落實

各地採取召開座談會、呈送「一號檢察建議」脫密版等形式,主動加強與教育部門聯繫溝通,將「一號檢察建議」傳達到每一個學校、每一位老師。市檢察院與市教育局建立性侵犯罪信息共享會商、校園安全教育、聯合督導調研等常態協作機制。



2

借力專項督導活動,促進有效整改

全市兩級檢察院積極聯合公安、教育、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單位,共同開展「掃黃打非•護苗2019」專項檢查行動,推動案件規範司法、統一標準。與教育部門聯合開展全市校園犯罪預防工作情況調研,共實地走訪督導中小學和幼兒園共76所,發現問題57個。


3

主動參與校園綜合治理,推動完善校園安全管理機制

市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在贛州市部分中小學學校周邊存在占道經營、交通擁堵等問題,於是主動作為,集中暗訪贛州市中心城區周邊28所中小學及幼兒園,並向職能部門發送了關於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的檢察建議。探索建立了強制報告及入職查詢制度。對於學校教職員工在工作中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強姦、猥褻、虐待、遺棄等非正常損傷、死亡情況時,應當在24小時內向公安機關報案並記錄備案。推動教育部門對學校在職教職員工、新招入人員進行違法記錄查詢,對有性侵等不良記錄的立即解聘或不予錄用。

lh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gzHsHEBiuFnsJQVKT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