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究竟怎樣才算是強大?像怪物那樣,擁有強大的力量,可以做出很多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才算是區強大嗎?可奇怪的是,同樣是稱讚一個人能力強大,怪物和神明的意思完全不一樣,怪物的存在令人生懼,怪物一直都是貶義詞。
可見就算是強大,也不一定通通是好的。動畫《怪物事變》中的主角夏羽便是如此,他是強大的,這種強大還是跟隨著生命的誕生而出現的,可問題是這種強大的存在,最終換來的是什麼?
是姨媽的偏心,與他人的惡意傷害。當強大存在的本身失去了自我保護的意識,也失去了對生活的追求時,這種強大就成為一種廢品。強大不應該只是身體上的強大,心靈的強大也同樣重要。只可惜的是,獲得身體的強大很容易,不斷鍛鍊就可以了。但是心靈上的強大卻需要一個人不斷修行,不斷了解真理。
生活在陰暗角落的生命
1.成長是痛苦的
這部動畫真的算是所有遭受苦難的少年的成長史。這是一部完全脫離現實,卻又取材於現實的動畫。動畫中的人物不是從小被虐待,就是從小失去家人、被雙親拋棄等等,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不過還好有異於常人的能力,才得到了庇護。可無論最後的生活看起來多麼幸福,都無法隱藏他們內心裡遭受的傷害。
就像夏羽的遭遇一樣,他做錯了什麼?恰恰相反,別人欺負他的時候,他選擇了忍受,沒有任何反擊地被人殺害過,只是因為強大的身體,他最後恢復原樣了,但迎來的並不是讚嘆的目光,而是周邊人都認為夏羽是一個噁心又恐怖的怪物。
在鄉下的時候,夏羽就是不被允許的怪物,如果沒有隱神的出現,夏羽一輩子都會被充當免費的勞動力,麻木的生活只會讓他繼續麻木下去。只是等到了隱神出現之後,他採取了更加激烈的手段將夏羽帶走了,才結束了夏羽可能遭受的悲苦人生。
沒有誰的成長是一帆風順的,可這也不意味著那些不停傷害他人的人們就有了正當的理由。對於所有正常人來說,夏羽是可悲的;可對於傷害夏羽的人們來說,默不作聲的忽視和冷待是他們保全自身的方法,而刻意的傷害,則是隱藏心中恐懼帶來的快感。
怪物沒有傷害他人之前,那些歧視怪物的行為,才是最殘忍的。
2.苦難並不能成就一個人,它只會讓那個人變得麻木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出現了一種「感恩苦難」的聲音,好像只有在苦難中,一個人才會更快的成長並且強大起來,不信的話,夏羽就是最好的例子。
仔細一看的確如此,因為從小到大的遭遇,夏羽變得冷漠麻木,心中沒有任何恐懼,也正因為如此,他能做到很多孩子無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徒手撿起怪物蟲子,不怕任何疼痛等等,因為在夏羽的成長過程中,被打被罵才是正常的。
可這種經歷真的好嗎?夏羽的強大毋庸置疑,但這份強大的背後是被所有人唾棄,是所有人都可以去打他一拳,也是從小到大沒有人關心照顧。在忍受了漫漫孤寂的生活之後,夏羽才變得強大,這種強大其實也是他湮滅人性的過程。
人性消失之後,一個人會變得怎樣?最簡單的樣子就是行屍走肉,因為從未得到過溫暖,所以無所謂了。這種無所謂在作戰的時候當然表現得能力突出,因為你根本不在乎自己,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你要在乎自己。
所謂的強大,只是經歷了尋常人沒有經歷過的痛苦所以無所畏懼了
1.歷經挫折成長的人,不是怪物就是神明
心靈上的強大是很難獲得的,其實怪物與神明之間的間隔也就是心靈是否強大的區別。這種心靈的強大來源於一個人對真理的了解,對自身以及未來發展的了解。神明之所以成為萬人仰慕的對象,是因為神明的智慧,神明知曉一切,帶來規則與道德。
可是怪物的存在就好像破壞規則一樣,因為他們足夠強大,會反抗的怪物自然惹人害怕,不敢反抗;不會反抗的怪物就是人人輕賤,仿佛所有人都能從怪物的身上找到優越感一樣。
所謂心靈強大的力量,可能就是教會人如何反抗,如何正確地反抗,以及如何不去反抗卻能活得很好吧。
2.世人所仰望的不過是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強大
其實仔細去想神明與怪物的強大,究竟是誰給這兩種存在定義的呢?是身處不同位置的人們。就好比在一場戰爭中,對於作戰的士兵來說,英勇善戰的將軍自然如同神明,但對於敵軍們來說,將軍就是妖怪。
對自己有利的強大是神明,而有損自己利益的強大就是妖怪。世間的一切褒義詞、貶義詞都是這樣,文字也是語言,都是一種精神攻擊的武器而已。一個強大的人如果從小生活在不停被攻擊的環境中的話,那麼無論他怎麼強大,那種精神上的傷害都不會消失。
只有威脅到自身利益時,人們才能感受到強大的好處
強大真的好嗎?如果強大失去了前提的話,那麼談論好壞也就沒有意義了。這個世界上活著的大多數人還是平凡的普通人,對於普通人來說,強大可以保護自己,也會傷害到自己。天賦從來不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成長環境才是。
這種話聽起來可能有些可笑了,可正如動畫中夏羽的遭遇一樣,他的強大不被正視之前,就只能做一個種田的小男孩,沒有人在意他的死活,包括他自己。
精神上的強大永遠比身體上的強大更加重要。誠然磨難與挫折有時候能夠讓一個人的身體得到鍛鍊,但這些糟糕事情背後對一個人精神上的傷害是永遠不會磨滅的。有些人或許能夠憑藉著自身的毅力度過來,但也有些人很有可能會因此永遠記住自己是「失敗者」的結論,甚至永遠留有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