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鄉鎮電視台的《點歌台》嗎?當年土味金曲都有哪些?

2019-05-26     梁鵬飛

大概是人上了年紀的緣故吧,最近變得越來越懷舊。一個人閒下來,總是想起小時候的事情。

我是一個80後,從小在農村長大。在去縣城上高中之前,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方圓十里地。

那個時候娛樂方式很匱乏,不像現在有網絡,只能看看電視,鄉下地方也看不了衛視,只有中央台、湖北台、襄陽台和鎮上的電視台。

所以每天晚上吃完飯,只能看這幾個台,小時候看的各種武打片都是這麼來的。記得湖北台播過《蓮花寶典》,襄陽台播《射鵰英雄傳》那會,都是萬人空巷啊。

一開始沒有鎮電視台什麼事兒,印象中鎮上電視台還像是1997年左右才開播,但是它馬上就播出了一檔王牌節目,瞬間把十里八鄉所有鄉親們的注意力都吸引過去了。

這個節目就是《點歌台》。

當然,我們鎮上電視台當年的圖標不是這種,但也差不多,就是更加土氣一點。

這點歌台是做啥用的呢?十里八鄉的鄉親們,誰家結個婚,過個生日這些喜事,都是要辦個宴席,請親朋好友過來熱鬧熱鬧。

中國人都是好面子,過個事兒都希望更多的人都知道。但是以前沒有點歌台的時候,你最多是自己村熱鬧,頂多鞭炮多放幾串,那聲音也傳不到隔壁村兒。

好了,現在有點歌台了,在電視上點個歌,電視螢幕上兩邊打個字幕,祝某某和某某新婚大吉,早生貴子。周邊的鄉親們都看到了。親戚多的,輪番點十首八首,一個晚上整個鎮上,大傢伙都在看你們家結婚呢。

這面子得多大啊?

而且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嘛,互相之間多少都有點沾親帶故,點歌台上打出名字,爸爸媽媽就說這是誰誰誰家的,今天結婚了;那是誰誰家的,今天過12歲。有時候還能碰上自己同班同學。要是自己家的親戚剛好辦事,那必定要早早守在電視機旁邊,看看父母給點的歌。

因為字幕上一般都是要打出名字,父母給親戚點歌,都會帶上兒子、女兒誰誰誰。要是誰家有錢,有時候直接讓兒子一個人的名字單獨出現,給全鎮人民看看。

想想看,自己的大名打在電視螢幕上,這是多有面子的事兒啊。

所以,當年我們是吃過晚飯,就守在電視機前,看完新聞聯播,看完天氣預報,噹噹噹噹,點歌台就開始了。

那真是一種單純的幸福時光啊。

至於都點哪些歌曲?咱們農村的,點歌自然是越土越好,歌詞要夠直白,旋律要朗朗上口,那些年天天晚上看點歌台,這些歌曲都是爛熟於心。

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記憶猶新啊。

接下來就給大家說說,咱們點歌台最流行的土味金曲。

說到土味金曲,一般都是內地的歌曲。當年港台的情歌早已在內地傳唱,但是這些歌曲一般是讀書的年輕人喜歡,但是去點歌台花錢的都是咱們的父輩,他們更喜歡的還是內地歌曲。

先說結婚必定神曲。第一個肯定是《縴夫的愛》,這是結婚點歌頭牌中的頭牌歌曲,這首歌的開頭,是一段充滿了魔性旋律的前奏,懂的人自然懂。

《縴夫的愛》絕對是90年代中國廣大鄉村地區最流行的金曲,沒有之一。它那魔性的旋律,土到掉渣的歌詞,絕對是土味、土味、土味,最經典的土味。

加上歌曲MV拍攝得也夠土,男主角長得一點也說不上帥,但是這樣挺好,非常接近農村青年的標準,讓大家覺得這樣的人也有妹子,我更是不在話下啊。

大家感受一下,歌詞的直白,「讓你親個夠」。

尹相傑和於文華憑藉這首歌曲,在國內流行樂壇紅了至少20年。後來他們又合唱過《天不下雨天不颳風》

這歌詞簡直了

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

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麼想

又是土到掉渣,直白得很,一點也不彎彎繞那種,典型的鄉村審美風。

這些歌曲的歌詞,其實很接近各地的民歌,特別是那些男女青年愛情的山歌。作詞者借鑑了各地民歌風味,創作出了這種最符合廣大農村地區審美的歌曲。90年代的中國依然是一個鄉土社會,城市化進程還沒有大規模開啟。

所以尹相傑的流行,反映的正是咱們國家90年代的基本國情。

在尹相傑於文華之外,90年代結婚金曲的另外一個代表,是楊鈺瑩。她當年被稱為甜歌皇后,和鄧麗君的聲線非常相似,唱的歌曲都是甜甜的,非常耐聽。

90年代楊鈺瑩的幾首代表金曲,像《茶山情歌》、《風含情水含笑》、《心相印手牽手》等也都是結婚必定金曲。

這首歌的MV版本,除了楊鈺瑩的,還有一個是兩個大頭娃娃的

80後的小夥伴們一定很熟吧。當年看這個MV,還覺得很奇怪呢。

楊鈺瑩其它的歌曲也都很紅。

楊鈺瑩本身長得也很甜美,嬌俏的面容,甜甜的歌曲,組合起來簡直絕配。要論格調,比尹相傑那四四方方的傻小子形象,更得廣大鄉親們,尤其是年輕小伙的厚愛。

楊鈺瑩除了獨唱的幾首情歌很紅,當年和毛寧合唱的《心雨》也是經典傳唱啊。

說起來,結婚點歌,最喜歡的還是情歌對唱。除了上面尹相傑於文華,毛寧楊鈺瑩,還有付笛生和任靜夫妻的經典歌曲《知心愛人》,每次想起片頭的旋律,都覺得猶在耳邊。

歌詞寫得也非常好,比尹相傑的土味金曲要高雅得多了。

(男)不管是現在

(女)還是在遙遠的未來

(合)我們彼此都保護好今天的愛

不管風雨再不再來

(女)從此不再受傷害

(男)我的夢不在徘徊

(合)我們彼此都保存著那份愛

不管風雨再不再來

除了上面這些,結婚點歌比較受歡迎的歌曲還有幾個很有代表性。其中火鳳的《大花轎》。也是土氣金曲,歌詞也是淺顯直白,「抱著我那妹妹上花轎」。

還有黃鶴翔的《九妹》,也差不多的感覺。不過歌詞寫得很有意思,把九妹比作一幅畫,寫得很美。

你好像春天的一幅畫

畫中是遍山的紅桃花

藍藍的天和那青青籬笆

花瓣飄落你身下

畫中呀是不是你的家

朵朵白雲染紅霞

哥哥心中的九妹你知道嗎

上面這些都是帶點鄉村味道的土味金曲,還有一些傳唱度很高的情歌,鄉土氣息就少了一點,但是也很流行。

比如高林生的《牽掛你的人是我》

還有戴軍的《阿蓮》,這個就基本沒有鄉土味道了,而是充滿了城市氣息。

基本上當時最火的土味情感都在這裡了。還有一些情歌也有一定傳唱度,但是比不上這些,不過也還不錯。

比如景崗山的《我的眼裡只有你》

林依輪的《愛情鳥》,我愛的人她已經飛走了。

林依輪還唱過一首《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也很好聽,歌詞尤其寫得好。

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

依稀看到你的模樣

那層幽藍幽藍的眼神

充滿神秘充滿幻想

一種爽爽朗朗的心情所有煩惱此刻全遺忘

只想只想在你耳邊唱

唱出心中對你的嚮往

但是呢,歌曲寫得太含蓄了,和戴軍的《阿蓮》一樣,就不太符合農村口味了。所以結婚點歌就很少出現啦。

如果要給這些結婚必點土味金曲排個名的話,我覺得按照當年的傳唱度和歌手的知名度,應該這樣排。

第1名:尹相傑於文華《縴夫的愛》

第2名:楊鈺瑩毛寧《心雨》

第3名:付笛生任靜《知心愛人》

第4名:楊鈺瑩《心相印手牽手》

第5名:尹相傑於文華《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

第6名:火鳳《大花轎》

第7名:黃鶴翔《九妹》

第8名:高林生《牽掛你的人是我》

第9名:景崗山《我的眼裡只有你》

第10名:林依輪《愛情鳥》

這些點歌台大概是1997年左右出現,最火的時候大概就是90年代那幾年。那些年,我們真的是天天晚上守著電視機看各種點歌節目,如痴如醉。但也就那麼幾年,後來點歌台就漸漸沒人看了。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原因就是21世紀以後,隨著各地農村的青年都逐漸出去打工,廣大農村地區就只有老人和留守兒童了。年輕人都出去了,農村都成了空巢。你再去點歌,都沒有人看了。自然就沒有人再去花這個錢了。

一段歷史就此成為過往。也成為今天永遠留在我們80後心目中的記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eByAmwBmyVoG_1ZnX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