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浠水縣召開交通項目建設「百日會戰」活動動員會。縣長付宇要求,相關部門要咬定目標,一線調度,相互支持,全力為民,把為百姓辦的好事辦實,給百姓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今年,我縣以爭創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為契機,加快推進黃黃高鐵、國省幹線以及農村四好公路等一批重點交通項目建設,助推我縣交通高質量發展。
近日,記者先後來到省道中大線丁麻路口至紅蓮段、巴河鎮張嶺至劉家咀路段、白蓮鎮鐵山村危橋改造等重點項目施工現場,詳細了解項目建設情況。
在省道中大線丁麻路口至紅蓮段施工現場,攤鋪機、壓路機等各類施工機械一派繁忙,配合工人們進行水穩基層的施工作業。
中大線丁麻路口至紅蓮段災毀恢復重建工程是湖北省「十三五」交通重點工程項目,項目全長18.24公里,總投資1.64億元。
該項目是我縣首次採用「建養一體化」的示範項目,於2018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道路增加了中央分隔帶和應急車道,路面也從原來的14米拓寬到20米。 目前工人正在抓緊施工。全線主路完工預計需要2個月左右。
在巴河鎮張嶺至劉家咀路段靠近大廣高速連接口,工人們操控著打樁機,對損毀的水泥路段進行破板修復;在另一頭的望天湖畔,施工隊運來土方,出動大型挖掘機平寬路面。
張嶺至劉家咀路段全長4.95公里,原路面為水泥混凝土及部分土路,局部有破損,被納入「四好農村路」提檔升級改造示範工程。隨著公路的提檔升級,將為當地的產業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施工負責人表示,計劃20天完成施工任務。
交通不僅要通暢,更要安全。在白蓮鎮鐵山村,工人們正在對這裡的一座全長13.3米的「水漫橋」進行危橋改造。這座橋是鐵山村、學院村等周邊4個村唯一的進出通道,當年是由村民自行修建。橋墩高度不足兩米,一到汛期,大水常常淹沒橋面,給村民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2018年「水漫橋」被納入危橋改造項目,於今年6月份正式開工。改造後的橋樑全長69.8米,橋寬6.75米。目前已完成橋樑樁基,預計在國慶節前後完成施工任務。
據了解,今年我縣整合建設資金26億元,推進黃黃高鐵建設,浠散路、國道347陶巴路、國道220等國省幹線建設及「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等。目前,計劃建設「四好農村路」1210公里,已開工562公里,餘下648公里將在8月底動工;危橋改造102座,已動工62座,餘下42座計劃9月動工。交通項目的建設,將極大改善我縣交通基礎設施條件,確保城鄉居民安全、通暢出行,提升城市交通形象,為促進我縣交通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條件。
來源:浠水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洪甜甜 陳仁海 張華
編審:黃習文 郭斯 編輯:春霖 韓菁 周珍
好看就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