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2020-07-13     也可自話

原標題: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說到大氣磅礴,必然少不了李杜、蘇辛啊,偉大的詩人和普通的詩人,不同之處就在於,普通詩人的大氣,流露於表面,而偉大的詩人,除了字句之外,還能從內心給人一種感發,分別舉李杜、蘇辛的詩句,來看看他們最大氣磅礴的風采。

李白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江上吟》

這是一首七言古詩,李白作詩,最棒的就是古體詩,因為古體詩在創作上非常自由簡直跟李白狂放瀟洒的個性渾然一體,所以對於李白這樣的詩人,一定不能有束縛,比如七言律詩,因為有太多的限制,相比之下,李白在律詩上的成就,就要稍微遜色一些了。

我們說李白狂,你看他這首詩,「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只要我的詩興大發,落筆就可以撼動五嶽,詩成之後,便是笑傲江湖。

「撼五嶽」,是說自己的筆力雄健,「凌滄洲」,是說氣勢恢宏,李白可能會有失意,會有落寞,但是只要給他一桿筆,他就會把失意和落寞,也賦予桀驁不羈,藐視一切。

杜甫

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宗武生日》

人們對杜甫的印象永遠是「抑鬱頓挫」,那是因為杜甫憂國憂民,心繫天下,實際上,杜甫也不是沒有狂過,還是個小孩兒的時候就「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年輕的時候登泰山,寫下「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也敢於直接抒發自己的抱負「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一生求仕,但他從來不是為了功名利益,而是為了再使風俗淳,這是多麼偉大的理想。

再看這首《宗武生日》,宗武是杜甫的兒子,他對兒子說:作詩,就是我們家的事情!你瞧瞧這口氣,把作詩的責任,直接寫進家訓。老杜之所以這樣說,也跟他的家族有關,他的遠祖杜預,就是魏晉時期著名的學者,他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的代表詩人,杜甫的母親家,他的外祖母本是唐宗室。

因此,老杜要作詩,要再使風俗淳,不是流露於表面的吹牛,他是真正的有這樣的家族傳統。

蘇軾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沁園春》

蘇大鬍子能說的太多啦,他那些豪放詞句,即使你不愛好詩詞,也多少聽人說過,比如「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比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比如「詩酒趁年華」。

人們把李白叫詩仙,把蘇軾叫坡仙,因為李白和蘇軾,有太多仙氣,但是在我看來,蘇軾和杜甫,也有許多共同點。

你看這首《沁園春》,和杜甫多麼像,老杜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蘇軾也要致君堯舜,我有妙筆在手,我胸中有萬卷,我求仕的目的,是輔佐君王成為堯舜那樣的聖君,這簡直是理所當然的。

致君堯舜,此事何難,這小事兒一樁,有什麼難度嗎?你要知道,「致君堯舜」對於古代士人來說,那可是最崇高的理想啊,孟子都說「使是君為堯舜之君」,蘇軾卻說此事何難?

惹不起惹不起。

辛棄疾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賀新郎》

辛棄疾,真正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真正的文武雙全。一生為收復祖國山河奮鬥不息,可生不逢時,昏君當道,奸小橫行,他只能把滿腔熱血寫在詩詞中——「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創作這首《賀新郎》時,他已經閒居四年,但心中的理想絕不會消亡,整首詞句句有典,不愧用典狂魔,但每一個字,每一個典,都在抒發他的豪情壯志,這句「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你也許比較陌生,但是不是有點李白的味道——「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W6tR3MBiuFnsJQVriJ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