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白衣天使,如今卻成為高危行業!楊文醫生被害細節曝光

2019-12-28     健康plus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醫生竟也成為了大家口中的高危行業了,作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她們本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救治一個又一個病人,卻被自己救治過的患者殺害。

這兩天遇害的楊文醫生,又將暴力殺醫事件推到了大眾面前,在令人氣氛與悲傷的同時,大家不禁想問,到底是什麼不共戴天的仇恨,讓一個人能夠這麼殘忍地對待一個為自己母親治病的醫生。

監控視頻截圖

在一個長達2分多鐘的視頻中,能夠看到兇手沒有一點猶豫,刀刀擊中要害,而背對著兇手的楊醫生沒有任何防備,被殘忍襲擊。

「兇手對楊大夫下手可謂喪心病狂,頸部多處刀傷,其中一刀砍斷了右頸側全部肌肉,砍斷了氣管、食管,連頸椎骨都砍斷了!」參與當晚搶救的一名頭頸外科醫師痛心地說道。

從脖子前面行兇,砍斷了頸椎骨意味著什麼,說明楊醫生可能已經被「砍頭」。

事發已經3天了,楊文醫生的同事沉浸在悲傷的同時,也披露出了當時楊醫生遇害的一些細節。

楊醫生同時講述的細節

這起嚴重的傷醫事件讓廣大網友炸了鍋,紛紛表示要嚴懲兇手,並將兇手一家納入黑名單,不再給他們提供醫療救治。

目前殺人兇手已經被逮捕,但是楊醫生卻再也回不來了。馬上就要過年了,她的家人將承受多大的打擊,讓人不敢深想。如此性質惡劣的殺醫事件,也讓一大批醫生和即將走向醫生崗位的醫學生寒了心。

另外,這件事也從側面說明了目前醫患關係的改善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年頭,有的人努力工作攢錢是為了避免老年困頓,有的人購買保險是為了保障生命安全,而醫生逼不得已竟然關注起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假如有一天,當所有醫生都心生畏懼,不再從事這個行業,又有誰給大家看病呢?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發生的典型暴力傷醫案例至少也有12起,2名醫務人員無辜犧牲。3月14日,安徽省涇縣醫院患者家屬使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將醫生趙某捅傷後搶救無效死亡;6月2日,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值班醫生和患者未能搶救病人被家屬毆打,醫生被逼下跪;12月14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外科醫生的門診正常坐診時間,被一身份不明人員持刀刺傷。

一起又一起惡性暴力傷醫事件令醫生寒了心並產生心理畏懼,醫生出於安全的需要,有時候會委婉的拒絕病人看病的行為,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惹上殺身之禍,這種現象值得反思,如果所有醫生都因為懼怕危險而對患者有所避諱,那麼醫療行業將會陷入寒冬。醫生與護士救死扶傷,本應該是令人尊敬的職業,但是卻因為頻繁的暴力傷醫事件令他們心生畏懼,甚至對自己的職業選擇產生質疑。

​一般來說,患者由於缺乏醫學相關知識,對於自己所患何病,如何治療並沒有充分的專業知識來進行判斷。因此,他們對向醫生尋求幫助的行為是具有超高期待的心理,希望可以遇到良醫、藥到病除。

但是醫學是有邊界的,由於醫療水平的局限性,並非所有疾病都是可以被治癒。迄今為止,醫學科學還處於探索階段,有許多難題並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決。而目前的醫療技術在醫生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確定性。

​另外,由於患者對醫務工作的複雜性和局限性缺乏足夠的了解,會對醫務工作者產生一定的疑慮。例如,有的患者把醫患關係看做經濟關係,認為既然支付了醫療費就應該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得到最滿意的診療效果。但是對於患者醫療知識了解的較少,對醫生期望過高,對於疾病的好轉沒有一個恰當的認識,當治療效果與自己的預期不符時,患者便極易出現不滿情緒。將責任責任全部歸結到醫生身上,認為是醫生沒有盡到職責,繼而與醫院發生醫療糾紛。

針對此種情況,患者以及家屬要學會正確認識醫學的局限性,對醫生多一點尊重和信任, 主動與醫生進行溝通,更好地理解和配合診療工作。

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莫讓醫生寒了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RA5Sm8BMH2_cNUgw1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