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糖尿病最可怕的並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血糖控制不佳,隨之而來的各種併發症!
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併發症什麼時候會出現,但前期的預防工作是我們都可以把握的,今天要先說一個反面例子,希望引起糖尿病友的重視。
王大爺患糖尿病十多年了,血糖控制得時好時差,前段時間突然感覺腳趾頭有些發麻,但他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有點小毛病也很正常,就沒當回事。
過了一段時間,王大爺跟家人出門旅遊,因為徒步時間比較長,鞋子也不是很合腳,不小心把腳磨破了。這時候王大爺還是沒在意,等旅遊回來,發現腳都要爛掉了。
這可把大爺嚇壞了,連忙跑到醫院就診,結果醫生告訴他,這是糖尿病足,已經非常嚴重了,再來晚點,可能要截肢……
其實在醫院經常會遇到像王大爺這樣的糖友,早期的時候不注意血糖控制,等到出現併發症了,才悔不當初。
其實很多時候,併發症也不是無跡可尋的,當出現以下這幾個信號時,就應該引起糖尿病友的重視了!
皮膚瘙癢
血糖過高會使得皮膚細菌滋生,更易發生感染,導致瘙癢症狀。
這時候切忌抓撓,建議糖友用冷水濕敷癢處,輕輕拍打,嚴重者可使用抗癢藥物。但這些都治標不治本,最主要還是要控制好血糖。
皮膚感染
皮膚感染占糖尿病皮膚病的50%以上,這跟高血糖也有很大關係:高血糖和尿糖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另外,外周神經病變使得皮膚感覺下降,容易受傷,繼發感染。
傷口難癒合
與普通人相比,高血糖患者的傷口更難以癒合,甚至會潰膿、感染。
究其原因,當血液中的血糖過多時,非常有利於細菌的繁殖,降低免疫力,導致傷口久久難以癒合,甚至引發局部壞死。
手腳麻木,感覺變差
長期的高血糖可引起圍神經病變以及血管循環障礙,進而出現四肢麻木、刺痛,變涼,手腳感覺缺失等症狀。
如果糖尿病友經常出現手腳麻木,對痛感、冷熱等的感應都不如從前時,就一定要警惕併發症了。
當糖尿病友出現以上4個信號時,往往說明併發症正在匆匆趕來的路上,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勤測血糖,及時複查,遵醫囑調整控糖方案,保持各項指標(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的穩定,才能更好地預防併發症。
小編推薦你好好看看這門課——《名醫親授:47個糖尿病防治妙招》
這個課,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內分泌科楊曉輝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醫院丁毅主任和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亢澤鋒主講的,擁有多年的豐富經驗和過硬的專業知識,值得信賴。你的擔憂和疑惑,他能提供科學詳細的解答,以及可操作的糖尿病防治指南。
楊曉輝主任,有著豐富的治療糖尿病經驗,聽他細細剖析「糖尿病」的秘密,你將輕鬆走出糖尿病普通人常犯的高頻誤區,避開多數人難以察覺的坑,少花冤枉錢。。
看完這些課,不僅能明糖尿病的早期症狀、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飲食方案以及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等諸多問題,讓你擺脫焦慮。
還能明白糖尿病足、糖尿病引起的其他併發症、血糖高分別有哪些表現,並且針對不同的人群,給出了對應的詳細可操作的糖尿病防治技巧(吃、睡、補、按),以及對應的藥物。
原價99元,粉絲限時特惠29.9元,一經購買,永久回看!
點擊下方免費試看課程
糖尿病的那些事情一次講清楚!
糖尿病的常見疑惑+誤區+防治妙招
課程大綱
原價99元,粉絲限時特惠29.9元,一經報名,永久回看
男女都適用,三大名醫親授,每天只花幾分鐘
無論男女老少都可能患糖尿病,提到糖尿病,很多人會覺得尷尬,甚至覺得自卑,總感覺抬不起頭來,內心彆扭......
這時,你可以選擇在家先聽聽醫生怎麼說,戴上耳機就能隨時隨地觀看課程,很私密。
只要在零碎的時間,花個幾分鐘就好,每天了解1個糖尿病小知識,防治糖尿病很輕鬆!
科學、靠譜、值得看,名醫親授,在家就能獲得專家建議
最省心、靠譜的做法還是聽聽醫生的建議。
現實中,很多人會問朋友,結果對方也只是道聽途說。也有人會自己去網上查,然而又缺乏專業知識,無法分辨網上各種真真假假的信息,結果一不小心就錯信偏方,沒效果還傷身。
可很多人要麼沒時間去醫院,要麼每次去都是「排隊2小時,看病5分鐘」,很多疑惑都還沒來得及問,就讓回來了。
而這門課,就能解決你關於糖尿病的各種疑惑,懷疑自己糖尿病,想防治糖尿病,都適合看這個課。
糖尿病是可預防、可防治的。
在生活中,要改掉飲食、作息等導致糖尿病的不良因素,實在是太難了!可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更該在護糖上多花點心思,防治糖尿病了~
常見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NDsW3AB3uTiws8KQ2Fc.htmlQ:購買課程後,在哪裡收看?
A:支付成功後,請關注【大醫本草堂】頭條號。後續課程的收聽都是在今日頭條APP內收聽。打開今日頭條APP後,請點擊「我的-已購內容」即可聽課。
Q:課程多少集?如何更新?
A:一共5節精品課,乾貨滿滿,正課已全部更新完畢。
Q:課程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A:永久有效,隨時看都可以。
Q:課程支持退款服務嗎?
A:已設置試聽課,請試聽後再決定是否購買。線上課程不支持退款,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