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確診4515例,死亡106例,可通過接觸傳播!附最新版診療方案

2020-01-29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國家衛健委消息:1月27日0-24時,30個省(區、市)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771例,新增重症病例515例,新增死亡病例26例(湖北省24例、北京市1例、海南省1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9例,新增疑似病例2077例。

截至1月27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0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515例,現有重症病例976例,累計死亡病例106例,累計治癒出院60例。現有疑似病例6973例。

目前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7833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914人,現有44132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香港特別行政區8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例,台灣地區5例。

可通過接觸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最新版診療方案出爐


日前,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在新版的診療方案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接觸也可傳播。


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要求各有關醫療機構在醫療救治工作中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較之前的第三版診療方案,

此次公布的第四版方案共8大明顯不同點!


最新公布的第四版診療方案中稱,在病原性特點上,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 60-140nm。其基因特徵與 SARSr-CoV 和 MERSr-CoV 有明顯區別。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 SARS 樣冠狀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達 85%以上。


第四版診療方案增加了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學特點介紹,具體包括:明確了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傳播途徑依然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亦可通過接觸傳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



在臨床特點上,增加了臨床表現,「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少數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見於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同時,實驗室檢查中,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在診斷標準上,疑似病例增加標準項,即:除發病前 14 天內有武漢地區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發病前 14 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外,增加有聚集性發病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



在臨床分型上,增加普通型表述,即具有發熱、呼吸道等症狀,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鑑別診斷主要與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狀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鑑別,與肺炎支原體、衣原體肺炎及細菌性肺炎等鑑別。此外,還要與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機化性肺炎等鑑別。



在病例的發現與報告上,增加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流行病學關聯的,即便常見呼吸道病原檢測陽性,也建議及時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疑似病例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方可排除。



在重症和危重症治療上,在對症治療的基礎上,要積極防治併發症,治療基礎疾病,預防繼發感染,及時進行器官功能支持。除了呼吸支持、循環支持等治療措施外,還增加了「患者常存在焦慮恐懼情緒,應加強心理疏導」的內容。



方案稱,本病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房之氣,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進行辨證論治。同時在中醫治療上,分為醫學觀察期和臨床治療期。


其中,中醫治療方案有二:


在醫學觀察期出現乏力伴胃腸不適,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


出現乏力伴發熱,則推薦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防風通聖丸(顆粒)。


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

擴散周知!

萬眾一心,抗擊病毒!

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國家衛健委、央視新聞、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王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FrT7W8BjYh_GJGVAB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