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老鼠》導演去世,他把湯姆和傑瑞永遠留給了我們。

2020-09-08     新設技

原標題:《貓和老鼠》導演去世,他把湯姆和傑瑞永遠留給了我們。

絕大部分中國觀眾根本就沒看過吉恩·戴奇執導的那13集貓和老鼠,電視上也根本沒有播過。。。

今年的4月20日,

執導13部《貓和老鼠》的導演——

95歲的 吉恩·戴奇(Gene Deitch)

在布拉格的公寓里意外去世。

而戴奇的離開,

也意味著貓狗大戰的四位主創導演

全部離我們而去。

吉恩·戴奇1924年8月8日生於美國芝加哥,1959年移居布拉格。

相信在你童年最喜歡看的動畫片 List 里,一定也有 Tom and Jerry 。

這部由高梅電影公司1939年開始創作、1940年播出的動畫,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畫片~

零台詞的《貓和老鼠》吸引了包括成年人在內的無數粉絲。只有短短7分鐘一集,卻5次提名奧斯卡,7次拿獎。

其實除了《貓和老鼠》外,戴奇導演的職業生涯中還有一部著名的作品——《大力水手》!

說起來有點難以置信,這個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動畫人物已經步入耄耋之年了。

1929年「大力水手」波派首次出現在美國漫畫家E·C·西格的作品中,今年他老人家已經91歲了。

從1960到1963年,戴奇和與倫勃朗合作製作了《大力水手》系列動畫片,並為米高梅公司製作了13部《貓和老鼠》短片。

「湯姆和傑瑞」的典故,源遠流長。它是在19世紀倫敦年輕人常使用的俚語,意為「吃喝玩樂的浪蕩子」。

Tom and Jerry 最早起源於皮爾斯埃根(Pierce Egan)的《傑瑞霍桑和他的優雅的朋友科林斯湯姆》。

1939年,米高梅公司旗下的兩名動畫新人威廉·漢納(William Hanna)和約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創作了第一部以貓和老鼠為主角的動畫短片《甜蜜的家》。

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

當時,貓和老鼠的名字還不是湯姆和傑瑞,而是Jasper 和 Jinx。

《貓和老鼠》第一部劇集

這部動畫的誕生,也打下了貓和老鼠互相追逐的模式。

《甜蜜的家》

在初步獲得市場認可後,1940年,米高梅公司通過投票的方式,正式啟用了「湯姆」和「傑瑞」兩個名字。貓和老鼠有了新名字,觀眾們也就有了經典的貓鼠微笑對望的片頭 Logo。

自此,《貓和老鼠》的黃金創作時代開啟。自1943年起,《貓和老鼠》斬獲無數獎項,其中包括屢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1957年,因《貓和老鼠》所帶來的盈利日趨減少,米高梅在無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解散了該劇的動畫部。次年,米高梅對外宣布不再製作動畫,這也就意味著《貓和老鼠》不可能再重現螢幕。漢納和巴伯拉無奈也告別了湯姆和傑瑞。

1960年,一名導演帶著團隊從捷克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向米高梅申請繼續製作《貓和老鼠》,這名導演就是吉恩·戴奇

基恩·戴奇在1961年-1962年期間共執導、製作了13部《貓和老鼠》。

戴奇導演的《貓和老鼠》

戴奇版的《貓和老鼠》與之前的短片相比並不過於注重畫風,他們創作的短片動畫效果有限,色調陰暗、動作生硬、音樂低沉、背景藝術更加簡單、稜角分明。

戴奇導演的《貓和老鼠》

但受其酷愛太空的興趣愛好影響,戴奇版的《貓和老鼠》往往腦洞大開。

之前的短片的場景一般都設計在室內和室外,而戴奇的短片則選擇了更具異國情調的地點,如19世紀的捕鯨船、古希臘衛城或狂野西部。

短片里的貓和老鼠常常上天入地,不好好在家呆著,矛盾也變得針鋒相對、充滿暴力情節。

戴奇版的《貓和老鼠》風格迥異

1961年,《貓和老鼠》系列成為當時最賣座的動畫短片,取代了占據榜首16年之久的《兔八哥》,並持續到1962年。

儘管有人認為戴奇導演的短片是《貓和老鼠》系列中最糟糕的, 稱這13部動畫是《貓和老鼠》的黑歷史。但仍有很多粉絲寫信給戴奇,稱他的湯姆和傑瑞是他們的最愛。

無論如何,這一版本的《貓和老鼠》獲得了巨大的商機,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動畫短片系列。 也正是基恩·戴奇的大膽之舉拯救了這部經典動畫,讓它得以延續下去。

很多人都很費解戴奇的風格突變,但其實,每一部「好玩」的動畫片背後,都隱藏著導演的個性、時代背景以及殘酷、現實和理性的另一面。

比如1943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揚基都德鼠》,就是在為1942年中途島戰役的勝利高唱讚歌;

劇集《揚基都德鼠》海報

在那一集裡,湯姆和傑瑞照例開始了一場世紀大戰,它們用酒瓶當大炮,用雞蛋當炮彈,用老鼠夾和西紅柿當坦克,玩得不亦樂乎。

但當湯姆最後被雞蛋炸中,雞蛋液從他臉上流淌下來時,正與牆上的納粹海報如同一轍;

而最後取得勝利的傑瑞,乘著紙飛機飛上天空,身邊燃放的煙花是一面美國國旗。

這樣的暗喻在《貓和老鼠》中比比皆是。《休戰雙方》一集中的大狗和湯姆、傑瑞始終無法在分肉問題上達成共識,其實是對雅爾達會議的嘲諷;

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使得《貓和老鼠》影調一度變為暗黑風格;而《太空三部曲》影射的是星際殖民活動。。

儘管受經濟影響,《貓和老鼠》的創作班底幾經整合、也再次遭遇過部門關閉、米高梅併購等事件,但湯姆和傑瑞的故事至今仍在創作,而且它們的關係越來越和諧、越來越融洽,也越來越有趣。

2004年, 基恩·戴奇因對動畫的終生貢獻而獲得了溫莎·麥凱獎(Winsor McCay Award)。

2006年,《貓和老鼠》的原創者約瑟夫·巴伯拉與世長辭,這一回是他先離作品而去,《貓和老鼠》仍活了下來。

約瑟夫·巴伯拉

今年,基恩·戴奇與世長辭,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粉絲們紛紛在網上致敬,感謝他成就了自己的童年。

誇張的動作創意,天馬行空的劇情,高水準的古典樂,細膩的製作方法,無可挑剔的細節處理,讓時隔80年的動畫在如今看來依然毫不遜色,再看時依然會被其中的創新精神與人文關懷所打動。

《貓和老鼠》每集動畫都帶給我們諸多的感動,教會我們明是非,辨善惡,其實我們懷念的不是動畫片,而是回不去的童年。。

而這也是它為什麼能夠火爆至今的原因,這就是經典的力量。

《貓和老鼠》之所以令人難忘,原因之一是因為傑瑞永遠都古靈精怪,逢凶化吉;而湯姆總是外表兇惡,內心善良。

更關鍵的是,他們亦友亦敵,永遠不會失敗,也永遠不會死亡。這也是《貓和老鼠》永遠充滿著生命力的秘訣所在。

一起重溫下戴奇導演這部經典的《揚基都德鼠》:

即便導演已經去世,但《貓和老鼠》的故事沒有就此結束。

湯姆和傑瑞的人生就是一個追一個跑,有歡聲笑語,也有一地雞毛。

而我們的人生,何嘗也不是如此呢?

感謝,

有你的陪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AXOdHQBeElxlkkaDq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