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 作為 海南 省會,相較於海濱城市 三亞 ,存在感還是稍低的。而直飛 三亞 價格較高,更多時候, 海口 則是遊客去往 三亞 前的中轉站,它就像內斂文靜的姐姐,更年長、更安靜、且更有文化內涵,給 三亞 這個調皮的弟弟以依靠。
海口市
海口 不算是旅遊城市,不像 三亞 有眾多的海濱旅遊資源,但是同樣值得遊客去細細品味。沙灘大海不會熙熙攘攘,景區不會過分商業化顯得走馬觀花。它有的,是人生百態,是島民的裊裊炊煙。所以不妨留幾天時間給 海口 ,細嗅海風潤物,輕踩椰香流華。
「 海口 八景」是 海口 之精華,古鐘新聲、 平湖 秋月、椰風海韻、聖祠疊彩、瓊崖豐碑、金廈銀燈、粵東正氣、勛亭劉芳。問您可能一一分辨,哪家是哪家?
古鐘新聲
【古鐘新聲】相信是比較好猜的一個點,作為八景之一,它即是我們常說的「 海口 鐘樓」。 海口 鐘樓是 海口 的地標旅遊建築,最早是為適應對外通商而建立,始 建始 建於1929年。如今的 海口 鐘樓是1987年 海口 市人民政府根據城市建設的需要,依照舊鐘樓原貌撥款改建。建成後也就成為一大景致,故命名為「古鐘新聲」。2012年,它被列為 海口 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跟大部分鐘樓一樣, 海口 鐘樓的大鐘建在頂層,每30分報時一次,提醒著質樸的島民,歲月已經在我們身邊,慢慢流逝。附近的居民,早已把這悠揚的鐘聲,當做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別推薦:海口丁村萬人海鮮廣場位於海口市龍昆南路延長線,項目按4A級景區標準規劃建設,總占地面積160畝,總投資1.3億元。廣場設有海鮮平價超市、遊客自助用餐區、集散廣場、生態停車場、海洋文化展示館以及兒童遊樂場等配套設施,其中共有海鮮加工檔位88家、小吃檔位40家、海鮮零售檔位150家。
海口的海鮮品種繁多,也是品嘗海鮮的好地方。海鮮主要在於一個「鮮」字,有的海鮮店過分渲染,調料掩蓋了海鮮的鮮味,就不好吃了,今天跟大家介紹一家——香水灣3號四川小鬍子海鮮店,無論是辣炒,椒鹽,清蒸,蔥香,蒜蓉都把調味品和海鮮緊密結合,以作料的鮮味襯托出海鮮的鮮味。
推薦店鋪:香水灣3號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地址:龍華區丁村萬人海鮮廣場內香水灣3號
海口騎樓老街
其實, 海口 鐘樓的對面,就是騎樓老街。
廣義上的「騎樓老街」其實是一大片擁有騎樓風格建築的舊街區。街區內現在仍是 海口 人民的日常活動範圍,五金店、花店、菜市場等等一樣不缺。包括博愛北路、博愛南路、新華北路、新華南路、水巷口街、振東街等。這些街道仍保存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騎樓風貌,充滿了滄桑的年代感。
而我們說的景點「騎樓老街」則是專指 中山 路步行街。
海口騎樓小吃街
從 中山 路向周邊輻射,也有一些知名的點 比如 :東門市場以大規模、好品質的海產乾貨和鮮貨批發市場聲名遠揚,一條街賣乾貨,一條街賣鮮貨;水巷口有著最正宗的 海南 湯飯清香;解放西路是老 海口 最繁華的商業街,也是許多 海口 市民的童年記憶,小時候逛街都來解放西;有著大小六百多棟小樓的得勝沙路,是上世紀南洋歸國華僑所建現今 海南 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新華南路有傳統的裁縫店、平民服裝鞋店、茶樓、小食店;騎樓小吃街,是現在必到打卡的 海南 本土小吃一條街……
東湖
【 平湖 秋月】指的是 海口 市人民公園的東、西兩湖,兩湖恰似兩面晶瑩的明鏡鑲嵌於園門大道的兩旁,猶如 海口 市區的一雙秀眼。可以說,這裡不僅是 海口 市民、也是外地遊客的一個精神家園。而如今, 海口 西湖環湖道路正式開通,如同給西湖戴上了一條項鍊,走在湖邊小路上,景色更加迷人。
海口五公祠
在 海口 市區內,還有一個較為出名的,也是 海口 八景之一,他就是------五公祠。五公祠即是八景中的【聖祠疊彩】
五公祠也稱「 海南 第一樓」,因它是 海南 的第一座高樓而得名。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的一組古建築群落。蘇公祠 、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形成一組文物古蹟群,人們習慣上統稱為五公祠。素有「瓊台勝境」、「瀛海人文」和「 海南 第一名勝」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