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類文明精華的匯聚之地,見證了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各個層面的延續與進步!說起我們溧陽城的前世今生,唐建宋興的「團城」在我們的記憶中舉足輕重!
唐天復三年,先民擇水而建了現在老城區這座橢圓形的「團城」,不同於一般城池方形設計是為了緩衝密集的水流,這樣另類凸顯了先民的智慧……
往事越千年,古邑溧陽承襲焦尾餘音、太白遺風的歷史從這裡開始了新的篇章……
謀划走出「團城」之局
1949年4月25日,英勇的南下大軍解放了溧陽,10月1日,偉大的新中國宣告成立,政通人和、百廢待興,溧陽縣委、政府領導帶領全縣人民開始重新建設家園。
但幾十年中,受制於社會發展程度、思想觀念、物質條件等種種因素,溧陽城只能沿著先人留下的基礎行了幾輪建設:
第一輪從1953年始,沿夏橋、平陵中路、清溪路、北大街,先後建設省溧中、燈光球場、百貨大樓、縣委縣政府的標誌建築;
改革開放後,從1987年開始啟動了第二輪建設,沿崑崙南路、南環路、清溪路、鳳凰路等,建設了縣體育場、蘇浙皖邊界市場、現市委市政府大樓、華地百貨、大統華等;
第三輪從1995年開始,沿城東大道、永平大道、團結路、城北大道,建設了燕山中學、汽車客運站、新省溧中、大潤發、文化公園等……隨著時間推移,城市發展空間不足、老城交通擁堵等這些「城市病」開始慢慢顯現出來。
這段時間,相比周邊發達兄弟縣市,溧陽城市建設仍然難以完全突破舊城格局,拉出大手筆橫平豎直的現代城市框架,這讓多任執政者扼腕嘆息!
但隨著第三輪城建中橫、縱主要幹道建成,這片區域內規劃開發相較老城區有了明顯提升,溧陽城市框架開始慢慢有所突破……
2009年,得知國家戰略層面推動建設寧杭高鐵將穿越溧陽城南而過,時任溧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敏銳地覺得,啟動南部燕山新區建設的條件已基本成熟,為此成立市級專門直屬機構——溧陽市重大項目辦公室,全面負責燕山新區建設。
「溧陽城已初步具備拓展延伸的內在要求,東部受制於縣界,北部受制於經開區,西部受制於開發縱深,寧杭高鐵走向一定,溧陽城向南發展幾乎成了當時決策層僅有的選項!」時任市重大辦主任、現任市住建局局長錢棟回憶道。
為此,2009年10月開始,面積為5.6平方公里的燕山新區控制性詳規由無錫城市規劃設計院大手筆操刀設計完成:她向北與當時的溧陽城區無縫對接,東抵規劃中的東環路,南接天目湖,西依燕山公園……第二年,這張設計圖還獲得「全省勘查設計二等獎」。
「新區速度」令人嘆為觀止
面對這次溧陽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規模城市新區建設,當時社會上還有一些不解的聲音,質疑是不是步子跨得太大了?
但這絲毫沒有動搖市委、市政府的頂層設計,也沒有影響燕山新區的建設力度,前期區域內18個自然村的拆遷工作刻不容緩,在溧城鎮、規劃、交通、城管、國土等部門大力配合下,僅僅3個月時間,就完成95%、45萬平方米的拆遷工作量……在接下來一年不到的時間裡,18個自然村順利完成拆遷,這是溧陽拆遷安置工作有史以來矛盾最小、進程最快的一次大動遷。
在大力度拆遷的同時,新區建設資金籌措也十分棘手,畢竟,按照當時全國貨幣流通總量和購買力來說,起碼需要三四十億資金建設,前期建設需要投入16個億,即使對一座縣級市來說,也不是個小數字!
「『三年成名、五年成型、八年成城,十年與老城融為一體!』向各方『金主』展望發展遠景,經過幾番努力之後,銀行終於對新區這塊蛋糕動心了,中信銀行3億元、工商銀行2億元和國開行8億元貸款資金分別落實到位,保障了前期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據時任燕山新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現任蘇皖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葉平回憶。
有幹勁並有了資金,新區建設者運用現代城市發展和經營理念,頭三年便開始大刀闊斧式建設:重塑現代快速交通體系,燕山南路、燕鳴路、育才路、迎賓路、南大街等如期開工;讓新區居民享受新城建設果實,啟動燕河灣、燕陽嘉苑、望湖景苑等70萬平方米拆遷安置房建設;針對新區區域水系豐富,著手燕山河、茶亭河、羅莊河水系整理,無中生有規劃建設燕湖公園……
從一張白紙到「三年成名」,2012年目標如期完成,自此新區建設是一年一個變化!
2013年,寧杭高鐵順利通車,燕河灣、燕陽嘉苑、望湖景苑三個安置小區全部交付,南大街、迎賓路、燕鳴路、燕湖路等主次幹道建成……
2014年,總部園經濟吸引17家建築業企業入駐,燕湖公園在歲末年初正式向市民開放,形成溧陽城市新客廳……
2015年,隨著燕山南路、南大街、迎賓路、育才南路、燕城大道、燕鳴路、燕湖路全面完工,四橫四縱交通體系已然形成,規劃溧陽市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實驗小學燕湖校區、燕山中學燕湖校區、光華高中……
崛起在寧杭生態經濟帶之上
隨著2013年時速300公里寧杭高鐵的開通,已將沿途蘇南浙北一些全國百強縣市串聯成一道道風景,與縣市綜合實力相匹配的城市品質孰高孰低,一覽無餘!
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作出「融入常州、接軌南京」戰略部署,之後又將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最美副中心城市作為遠景目標,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燕山新區建設提出更高要求,認為新區建設是溧陽城市建設的頭等大事、品質提升的重要載體。
為此,燕山新區在合理布局商住、產業、行政、文化、教育、交通、醫療等業態結構的同時,更傾心於城市景觀的精心構置,以燕山、燕湖為核心景觀基點,創意性地構勒出「一山、一水、一站、一廊、一線、一軸」的城市景觀特色。
燕山新區展現出媲美現代化大都市般欣欣向榮的景象:農工商房產、碧桂園、中國恆大、新城控股等一批國內上市房企入駐,燕山一號、燕山公館、觀瀾府、吾悅首府等高檔小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萬達廣場的投運,以及即將竣工的吾悅廣場一東一西布局,為市民提供了便捷舒適的商貿體驗;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投入使用,一年一度的燕山宋團城觀燈節等,增添了城市人文內涵;實驗小學燕湖校區、燕山中學燕湖校區、光華高中的先後投運,合理布局了全市優質教育資源……
難能可貴的是,在新區十年建設工程中,不經意間已然為溧陽今後的現代化城市建設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帶出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
「今晨七點有約」,利用上班前的一個半小時時間,聆聽基層反映情況;「今晚八點開始」,是集中學習、自我提升的慣例活動,同時是解決工作重點、難點的現場辦公會;此外還有「效率新城直通車」「新區開發觀察員」「我的家園我作主」「一對一師徒幫帶」等,都是在十年燕山新區建設工程中「額外的」創新。
「為了確保新區各項建設工作推進時刻受到約束,從重大辦設立那天開始,始終保持著一萬元以上項目支出必須集體研究決定的剛性規定。」時任燕山新區辦公室主任、現任蘇皖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英磊告訴記者,此外,他們還設立預防腐敗室,邀請市紀委、檢察院同志全過程參與每一項工程招標、建設、驗收等環節。
在燕山新區日新月異變化的同時,市委、市政府也斥巨資對老城區「團城」進行濱水綠地建設改造,運用一些古建築點綴其中,儘量恢復人們記憶中唐宋時期古溧陽城的風貌。
燕山新區
未來已來
融自|溧陽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k84q20BMH2_cNUg9f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