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北京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計劃報告」)提請會議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根據計劃報告,預計2019年北京GDP比上年增長6.2%左右。今年,本市GDP增長增速安排在6%左右,將繼續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力推動首都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平穩增長。
2019年首都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穩」既體現在經濟增速6.2%左右,處於合理區間,符合年初的預期,又體現在北京的經濟增長基礎更為穩固。數據顯示,去年占本市經濟比重達83.1%的服務業增長穩定,其中金融、信息、科技三大優勢產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5%以上。
「進」,則體現在發展的質量效益逐步提高。2019年北京人均GDP約2.4萬美元,全員勞動生產率超過26萬元/人,保持全國領先。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4%左右和3%左右。
2019年,北京高質量發展新的動力源在加快形成,「三城一區」建設統籌推進水平全面提升;副中心城市框架有序拉開,北京新的「一翼」加快打造;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成通航,首都航空進入「雙樞紐」時代。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藥健康為引領,高精尖產業發展新動能正在加快塑造。
2020年GDP安排在6%左右,如何考慮?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確定2020年經濟增長6%左右的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諸多因素。
從國際形勢看
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9年10月份將2020年全球貿易額增速和全球經濟增速分別下調至3.2%和3.4%,較7月分別下調了0.5和0.1個百分點。
從國內看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但既有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和經濟轉型升級陣痛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等機構分別預測2020年我國經濟增速為6.1%、6%、5.7%。
從目標銜接看
根據近幾年經濟增長情況,2020年GDP增速達到5.9%左右,就可實現「十三五」規劃「GDP年均增速達到6.5%」目標。
從產業看
近年來占比超過80%的服務業增速比較穩定,2011年以來增速比GDP平均高0.5個百分點左右,預計2020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特別是占全市GDP比重超四成、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合計65%以上的金融、信息、科技等重點行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從實際支撐看
本市經濟布局加速優化,創新優勢持續增強,產業發展更加聚焦,質量效益逐步提升,營商環境改革全面深化,都為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增添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綜合考慮經濟運行態勢和實現就業、居民收入等重要目標的需要,2020年的GDP增速安排在6%左右。
新一年,目標初定。相應的措施也已在計劃報告中一一明確:持續優化創新生態,系統打造「三城一區」創新高地,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鞏固提升現代金融發展優勢,促進消費提質增容,精準加力有效投資……
2020年,北京將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科技、人才資源優勢,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大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平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