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時分,去濱河路上散散步;或者貢覺林卡走走,都能不時地看見成群的鳥兒飛過。
它們時而排成「人字形」,時而轉換為一個「一」字。在大的鳥群後面,又有飛鳥自成小隊伍,緊跟大隊的步伐,不一會兒就消失在群山之後。
+++++
那麼這到底是什麼鳥呢?
沒錯,它叫赤麻鴨。小名叫黃鴨或者紅雁。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鴨科雁鴨類。嗯,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會飛的鴨子鳥。(這是什麼奇奇怪怪的解釋)
鴨科是鳥綱雁形目中的一個科,也是游禽類最大的一科,除了南極以外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比如我們熟知的天鵝,它也屬於鴨科。
+++++
如何區分雌雄鳥呢?
赤麻鴨雄鳥頭頂棕白色;頰、喉、前頸及頸側淡棕黃色;下頸基部在繁殖季節有一窄的黑色領環;胸、上背及兩肩均赤黃褐色;下背稍淡;腰羽棕褐色。
尾上覆羽黑色;翅上覆羽白色,微沾棕色;小翼羽及初級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外翈輝綠色,形成鮮明的綠色翼鏡,;下體棕黃褐色,其中以上胸和下腹以及尾下覆羽最深;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雌鳥羽色和雄鳥相似,但體色稍淡,頭頂和頭側幾乎白色,頸基無黑色領環。
+++++
赤麻鴨等鳥類是西藏冬季的常客
赤麻鴨非常耐寒,分布範圍為東南亞及亞洲中部,冬季會飛到印度和中國南方越冬。在我國呢,它們廣泛繁殖於東北和西北,及至青藏高原海拔4600米,會遷至中國中部和南部越冬。
而西藏在每年的冬季,也會迎來赤麻鴨、黑頸鶴、斑頭雁等珍貴鳥類在一江兩河流域地帶(指西藏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年楚河的中部流域地區)越冬。
(來西藏越冬的黑頸鶴)
所以這些日子我們在年楚河附近常常看見的赤麻鴨,是在努力的翻山越嶺,渡過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季吶。
想想這麼小小的一個生物,都在努力地奔赴溫暖,我們又何嘗不該向它們學習呢?
太陽強烈
水波溫柔
一層層白雲覆蓋著
赤麻鴨
光腳踩在河灘上
——改編自海子《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本文為玩轉西藏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玩轉西藏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版權均屬原作者!
玩轉西藏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113808338@qq.com獲取更多信息。
▌文字:日喀則旅遊
▌圖片:日喀則旅遊
▌編輯:玩轉西藏【主編:肖楓丨編輯:白瑪】
西藏旅行交流群開通啦!
一群熱愛西藏熱愛旅行的追夢者
關於西藏旅行的話題都可以在這裡討論
想入群的小夥伴可以添加管理員微信
西藏旅遊政務網
http://lyfzt.xizang.gov.cn/
西藏旅遊網
http://lyw.xizang.gov.cn/
」,進入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