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抑非:在流暢自如的大草書中追求「拙樸」的超人境界

2019-08-03     藝術929

陸抑非(1908-1997),傑出的中國花鳥畫大家和卓越的美術教育家。江蘇常熟人。名翀,初字一飛。1937年後,改字抑非。花甲後自號非翁。古稀之年沉疴獲痊,又號蘇叟。

陸抑非早年就讀於蘇州桃花塢中學,後因病輟學,從李西山習花鳥畫 。1931年初,由朱屺瞻介紹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助教 。

1931年初,陸抑非由朱屺瞻介紹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助教 。1937年在滬舉行個人畫展,此間得覽內兄孫伯淵收藏的古名畫,並在張大千指教下進行臨摹 。

陸抑非後拜吳湖帆為師,又三次參加「梅景書屋」畫展 。五十年代,被聘為上海國畫院畫師 。六十年代初受聘為浙江美術學院教授。

陸抑非先生不僅是一位海內外著名的花鳥畫大家,同時也是一位有成就的書法大家。

陸抑非先生曾警惕自己說:「書法對於畫有重要影響,不注意書法的練習,就很難畫出中國畫的韻味來,很難體現中國畫深沉的藝術意蘊。就不能立體地去欣賞它。」

陸抑非先生很早即注意書法的臨摹與勤練。早年從晉唐入手,長久摹習懷仁集《聖教序》,中年後致力文徵明,尤對其行書著力更深,寫得惟妙惟肖,幾可亂真。

陸抑非先生對楊維楨、董其昌諸家法帖也用心過,隸書則練習過《史晨》《乙瑛》等漢碑,草書則用功並得益於孫過庭《書譜》、懷素的《自敘帖》等。

陸抑非先生擅長行草書,而他的行草書用筆並無一定之法,更不在乎魏晉二王的清規戒律,而是點畫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得不止

陸抑非先生在草書線條運行中,時見顫抖之筆,更多有壓、劈、簇、刺、裹、轉、滾、抖、拖等各色技法,看他的行筆,幾乎是在點染花卉一般。

轉自:美體油畫攝影博客,致謝!

【 版權聲明 】

我們尊重原創,《藝術929》所推分享內容和圖片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將及時改正並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hUtY2wBUcHTFCnf5A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