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姚莉去世時96歲高齡,這已是她人生的第三階段,與她齊名的龔秋霞、張露、吳鶯音、李香蘭皆相繼離世。上海國語時代曲的見證人已悉數離去。在七大歌星中,姚莉可說是歌唱事業上最幸運的人,職業生涯很少受到外界干擾,與胞兄姚敏、知音陳歌辛的合作傳為佳話,也為華語音樂世界留下大量名曲:《玫瑰玫瑰我愛你》,《哪個不多情》,《情人的眼淚》,《人生就是戲》,《春風吻上我的臉》,至今仍然不斷被新的音樂人改編。
姚敏與姚莉實際並未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宋淇在訪問中說姚敏先打節奏,再哼唱曲調,哼出一個調子之後,再用鋼琴記錄。姚家本是富裕之家,但家道中落,兄妹三人自學成才,四處登台表演養家。某次登台,她的表演被周璇聽到,姚莉的偶像也是姚莉的伯樂,周璇將姚莉推薦給嚴華,姚莉其後又引薦了姚敏加入,兄妹二人正式加入了中國流行音樂界。姚莉也遇到了心儀的作曲家陳歌辛。
國語時代曲在當時有極具風情的面貌,中式小調與歐洲爵士音樂結合,在炮火包圍的上海租界唱出一曲又一曲「靡靡之音」。這是姚莉演唱生涯的第一階段,時代曲藉助當時上海發達的娛樂事業進入千家萬戶,陳歌辛為姚莉寫出名曲《玫瑰玫瑰我愛你》和《蘇州河邊》,前者被美國音樂人相中,改編為英文版,登上美國告示牌排行榜第三位,書寫過華語音樂曾經的輝煌。無奈政局變幻,姚氏兄妹南下香港,陳歌辛受夏衍邀請返回上海,在反右運動中被批鬥,饑荒中餓死在農場。
姚莉是少有在同輩歌星中沒有歌影雙棲的幕前藝人,卻又沒有失去電影媒介的支持。在香港的天時地利人和,姚莉將上海的神話延續了下來。那一段為邵氏公司代唱的經歷,通過電影這種媒介傳到千家萬戶,也打動了王家衛、蔡明亮等人。他們在若干年後又再將這些音樂放入自己的電影之中,傳給新的觀眾與聽眾,為她的作品燃起新的生命。姚敏姚莉兄妹感激貴人相助,到了香港之後,作曲及歌唱酬勞從來沒有加價。
初到香港時,她低調了一段時間,很快便藉由國語片風潮,為著名影星鍾情代唱再度爆紅。《桃花江》一片開啟了國語片配樂的熱潮,勢頭堪比後來的電視劇主題曲。姚敏不斷為她寫出一首又一首熱門作品,她也得以從單曲時代過度到大碟,六十年代發過好幾張黑膠唱片。
姚莉的代表作在原創中文歌曲之外還有大量的西曲中詞改編作品。瑪麗蓮夢露演唱的River of no return,經香港作家司徒明(馮鳳三)填詞為《大江東去》之後,在華語地區也流行起來。1999年梅艷芳翻出這首歌做自己專輯主打,把經典又延續了一次。姚莉演唱這首歌時,已經因為嗓疾拋開了自己過去在上海的唱法,學習Patti Page,從清麗轉為醇厚的腔調,讓聽眾認識了她中音的魅力。
1967年姚敏去世,姚莉很快宣布知音已去,不再做幕前演出。公司高層苦苦邀請,她答應留在公司,為其他歌手監製唱片,助力崔萍、潘秀瓊、靜婷、陳芬蘭等東南亞紅星出唱片,延續了國語時代曲的火種。姚莉的監製工作在1978年正式向百代唱片公司請辭。她並沒有徹底淡出大眾視野。九年之後,香港中文電台授予陳蝶衣金針獎,梅艷芳領銜致敬,姚莉也到場祝賀。為表敬意,群星擁簇著她唱了一首《春風吻上我的臉》,司儀毫不費力就把她請上了台。
2003年百代整理印度發行商的倉庫,發現一大批三四十年代上海名伶的錄音母帶,從倫敦力邀電音製作人Ian Widgery製作了一張《百代百年重修舊好》的混音精選輯,姚莉名曲《得不到的愛情》在電音和碎拍烘托下變得銳利又先鋒。差不多同一時期,大馬音樂人楊偉漢因熱愛姚敏的作品與姚莉結緣,前後花了四年時間寫成了她的傳記書《姚莉——永遠綻放的玫瑰》。
2011年,香港歌唱組合鍾氏兄弟因有同樣信仰與姚莉相識,邀得她開金口合唱福音歌曲《親愛主》,是她生前最後一次發行新作。兩年後,一群受到她提攜的後輩為她籌辦了玫瑰傳奇經典演唱會。2015年,百代唱片被環球收購,唱片公司再一次整理出一大批母帶,在「膜拜好時代」復刻系列為姚莉出版了四張復刻專輯,此時距離她最後一張唱片《漁光曲》已經四十多年。
姚莉擔任幕前幕後的三十多年,正好是華語音樂劇變的年代。由外放到內銷,她的音樂經過了跌宕起伏,是名副其實的時代曲。陰差陽錯之間,她坦然走過各種變故,免於疾病和人禍,又順利從明星變為製作人,安享晚年,既是親歷者,見證者,也是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