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中的「臨時工」可能轉正嗎?應該何去何從?

2019-06-03     濟寧考研信息網

機關事業單位里的臨時工,人人都有一顆「入編」的心。但是由於各種因素,很可惜不能成為正式工也是大多數。畢竟編制有限,同時機關事業單位的臨時工、合同工就成為很多落榜考生的去處,其中不乏一本院校的畢業生。

關於臨時工,有些小白可能不太懂,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

在機關單位里,大量技術性和專業性工作需要由正規招錄的公務員來完成,但同時還有很多基礎性的工作,如打字複印、窗口接件、接聽政務服務電話等基礎性工作卻以工作量大而著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

而編制不足是大多數機關單位面臨的難題。於是,「合同工」(俗稱「臨時工」)的出現應運而生,完美解決了這一難題。

臨時工轉正可能性有多少?

臨時工有沒有機會轉正?只要優秀是不是就會被提拔?對於有這想法的同學,筆者只能打消你們的積極性,撂下一句話:你想多了。別期望直接轉編制,能夠同工同酬就不錯了。所謂編制,常規理解就是機關的行政事業編,這類人員是在組織人事部門登記在冊,享受國家財政供養及政策福利的。但也有人把國企的正式工稱為編制人員,以凸顯國企在冊人員的優越,這種所謂的編制只是口頭上的叫法,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編制。

機關事業單位編制。按照公務員法和事業單位管理條例,現在都要求「逢進必考」,獲取編制必須通過考試,否則一切都是免談。特別是公務員考試,現在的公平公正公開性不亞於高考,很多噴子說公務員都是有關係的人進的,純粹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事業單位的招錄權在地方,考試時間的方式相對靈活,有筆試面試,也有直接面試考核的,無論哪種方式,都還是要通過考試,經人社部門公示無異議後才可能錄用入編。在事業單位招錄考試中,特別是直接面試考核的,不排除少部分人在報名條件上動手腳,但也僅限於很小很小的空間,筆試過不去,怎麼費盡心思都白搭。


現在的時代與以往不同,過去那種只要領導打招呼就可以從臨時工直接轉事業單位再轉公務員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除了人才引進計劃的「綠色通道」,所有帶編制工作必須逢進必考,不論是事業編制、參公編制還是行政編制。而且,剛離開校園那幾年是你應試能力最強的時候,隨著你年紀增大、應試水平下降,競爭對手卻越來越多,你只會離「編制」這種東西越來越遠。

剛畢業的應屆畢業生,糾結這樣的工作到底是否值得嘗試?

如果你家不差錢可以讓你繼續啃老、不需要你養家餬口,並且你有進入體制長久幹下去的打算,不妨選一份有意義有價值的合同工作試試,就當用應得工資的一半交學費。工作時,你大可一邊感受政府部門的氛圍、積累經驗學習技能;下班後也不用像企業那樣天天加班,可以一邊安心學習準備考試,千萬別想著在這裡待一輩子。最多別超過3年。

如果你沒什麼家底,卻急切地希望通過工作得來的血汗錢存夠第一桶金,用來買房、買車、結婚、改善生活的話,我勸你還是有多遠跑多遠吧,上述那些夢想,靠這工作幾乎不可能。

免責及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ePqCWwBmyVoG_1Z9j2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