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山等你們!
同學們,這些日子以來,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寫點什麼呢,給你們。在寫與不寫,寫什麼與怎麼寫之間,猶豫良久。
直到昨天晚上(2月13日),發生的一件事,觸動了我。
一
正月初二下午始,我每天都在學校。北門進,測體溫、登記。走過崇文廣場,抬頭看看空蕩蕩的高二教學樓。穿過西連廊時,望望手球隊孩子們上課的教室。穿過杏園,在柿林廣場停下來,盯著紫微園、逆襲園裡,你們學哥學姐的照片,看了很久。想到熱鬧非凡的柿子節,你們在柿子樹下,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笑著走過……現在,一切都安靜下來。
兩幢高三教學樓,靜悄悄。在這裡,有時會遇見你們的值班老師,保持一米以上,或更遠距離,轉看校園。生活老師背著噴霧器,消毒。空氣里瀰漫著84消毒水的味道。
我會在樹人大道上停一會兒,各個角度,拍張照片,或是空曠校園全景,或者柿樹向天而生的老枝,或者暖陽下正在勃發的小草。小鳥在樹稍上喳喳叫著,飛來飛去。
慢慢地,走過餐廳,腦海里閃過你們下課後湧向餐廳的景象,生龍活虎的樣子,向前沖啊向前沖。
走走停停,就到了博文樓。東邊是高一,西邊是初中。一邊文冠園,一邊楓櫸園。2019年4月,我寫過兩段話:
一園,因一樹而名。不滄桑,不鋒芒,秉持生命的詩意。把心跳,和信念,給開花的文冠樹。盛開,為無限可能。
一樹濃蔭的美,是驚奇。驚奇是直面而來的,親密接觸。四季更替,總有一場好戲。一幕幕,楓櫸。
有點詩歌的意味,相信你們,能讀懂。
然後,我到辦公室,208。
每天的校園行程,重複兩次,上午、下午。然而,並不孤單。樓宇樹木雖不語,但散發著最大密度的光芒,如水,如春天,如一切想像的存在——環繞身邊的豐富生命,壯闊山河,萬里星空,和你們。
你們不在文山的日子裡,這個校園,日日夜夜,依然有人守護。
二
昨天晚上10:13,在高一6班學習群,劉迎飛老師說:等到花開疫散,我們一起迴文山!我說:我在文山等你們!發送瞬間,一個個「好」字,不同字體、不同形狀、不同顏色,齊刷刷像約好一樣,從螢幕那端,飛到我眼前……
老師很想你們,孩子們!沒忍住,有淚流下來。
老師,期待花開疫散,文山再聚!
又一波「期待」,飛過來,擋住我的眼。
幾近一夜無眠。凌晨3:26,看見迎飛老師在學習群里發的「正月二十一政治學習安排」。此時,孩子們,正熟睡。
兩波文字,一段情懷:好期待——迴文山,聚文山,等你們!
我明白,絕不是校園生活多美好,師生情感多純粹,更多的,是遠隔山海的日子,你們更懂得愛。家是養育的家,校是成長的校,國是你在的國——全民戰疫時刻,每個人都置身其中。此時,你們發出的,是一個班級的聲音,一個級部的聲音,一個學校的聲音:
好期待,花開疫散!
在期待的日子裡,老師們為你們準備了各種課程:心理老師提醒你們,正確看待「疫情」,保持健康生活;體育老師為你們居家鍛鍊提出六條建議;音樂老師和你們一起唱響《讓世界充滿愛》;美術老師們用畫筆和毛筆告訴你們:致敬英雄,善待自然;語文老師組織了「抗疫情」空中演講賽;政治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別具一格的愛國課程;班主任組織了形式多樣的特殊班會;學生會自發錄製小視頻,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生物、化學老師,和你們一起解讀「新型冠狀病毒」等新名詞……你們的各科老師,竭盡全能,和你們在這場戰役中共成長。
你們的老師,同樣是第一次面對,也許做的不夠好。他們,同樣需要來自你們的認可與掌聲。
同學們,很多事,曾經認為遙不可及。現在,觸手可及。各種信息錯綜複雜,希望你們擁有基本的價值判斷;各種聲音風起雲湧,希望你們能夠保持青春的理性;各色人物輪流上場,希望你們認清誰是真正的英雄。
三
一個人的成長有兩種:一是通過讀書知道了自己原來不知道而且也沒有的東西,叫知識成長;二是通過親身經歷,心智被喚醒、激活,並因此生長、開花、結果,叫精神成長。
這兩種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正在經歷著。
我辦公桌上有很多書,對我影響最大且百讀不厭的,有三本書: 《毛選》《紅樓夢》《瓦爾登湖》。在這裡推薦給你們,希望你們能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能夠讀懂,有收穫,有感悟。據我了解,很多同學在讀四大名著,在讀偉人詩詞,在讀中國經典書目。我們是閱讀成長路上的同道人。
當下,你們和我們,正在共同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精神成長。前幾天,我給高三的同學打電話:你們的學術夢、報國志,這個時候,唯有更加努力!昨天晚上,我和高二的同學視頻,什麼也沒說,只做了一個「加油」的手勢。線上輔導,我會靜悄悄地「闖」進空中課堂,打開視頻,你們看著我,我看著你們——彼此守望,更有力量。同學們,這次大考,每個人都是答卷人,你們自己要答好「生命教育課、科學教育課、公德教育課、自我教育課」這四張答卷。這個過程,每個人都確實需要配備一定份額的操勞,或者擔心,或者困苦,正如一艘船需要一定的壓艙物,才能走出一條筆直和穩定的航線一樣。這些,和過去以及未來那些,你們在教室里清晨誦讀的時光,在校園堆雪人的日子,在體育場上喊聲震天的跑操,以及那聲嘶力竭的宣誓,都會構成你們生命中最深刻的部分。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這樣寫過春天:這是從地上出來的霜,這是春天;這個春天先於萬木披綠、百花盛開的春天,正如神話先於有規則的詩歌。
同學們,永遠記住:要對這個春天充滿信心,要對這個世界保持樂觀,並保有善意!
春來,花開,疫散,我在文山等你們!
於子芹
2020年2月14日
來源:昌邑市文山中學
整理髮布:《濰坊教育》雜誌